大约一周后,雅儿早起开门,被呆坐在医馆门口的小吴吓得尖叫。
姜仁之跑出去,发现小吴双眼发红地坐在门边,整个人没有一丝生气。姜仁之看着他,心下一沉。干瘦的年轻人轻声说:“姜大夫,奶奶走了,她走前让我告诉你一声,多谢你。”
姜仁之没来得及说一句安慰的话,小吴对着他一拜,起身头也不回地离开。
“后来很长时间,我都没见过他……”
姜仁之又吃了口面,说了这么长时间话,筷子一直搅着,面都有些化了。
李盟说不上来自己的感觉,如果这仅仅是个故事就好了,但他清楚地感觉到,姜仁之周身那股沉重寒凉。
姜仁之吃的很慢,每一口都嚼得仔细。低垂的眼睛一直没有抬起过,纤长浓密的眼睫遮住眼眸。李盟几乎怀疑,那双眼睛现在含着泪水。
“面坨了,舀勺汤吧。”
姜仁之抬起眼看向李盟。
并没有想象中的泪水,漆黑的双目,甚至难以区分瞳孔和虹膜。那双眼睛凉冰冰的,即使现在挂着笑,满是无赖地要求李盟给他盛汤,凉凉的眼珠也还是没有任何感情。
李盟怔了一阵,姜仁之竟然也毫不避讳地望回去,直到姜仁之薄薄的眼皮垂下,隔断两人的视线,李盟才恍然觉得自己刚才失态了。
“我、我去盛碗汤。”
“嗯。”
两人各自加了一勺汤,沉默地吃着已经有些凉的午饭。
李盟吃饭很快,大老爷们儿呼噜呼噜几口就把一碗饭干掉了,姜仁之吃饭倒也不是多秀气,就是吃的很慢。
李盟看着他,皱皱眉。
姜仁之垂着头,那种感觉怎么形容呢,好像只能用认真形容。每一口都吃的很认真,吃饭在姜仁之那里,似乎变成了一件亟需费心思的事。
啊,对了!
李盟突然想到姜仁之这个样子会在哪里出现!
高考考场,考生们对付每道题都会出现的那种认真,绞尽脑汁般努力又全身心投入。
李盟抖着腿,四周围吃饭围观的人散得差不多了。他倒也不催姜仁之,看着他低头认真的样子,李盟突然很不想打扰。于是趁着没人注意,李盟掏出根烟点上。
姜仁之也不觉得自己让人等有多么不合适,一口一口的,慢慢把一大碗面吃完。
李盟看着他咽下最后一口食物,把筷子横放在碗上,轻轻呼了口气。
姜仁之抬眼,勾起一点笑容道:“看你吃饭真香。”
李盟抽了口烟,回道:“看你吃饭真累。”
姜仁之脸上的笑容泛开,雪白的牙不经意咬了咬唇,他似乎不习惯脸上出现这么剧烈的表情,赶紧又抿起嘴,调整一下情绪道:“李警官午休么?”
“我没那习惯。”
“那好,我还有些事想和你说。”
作者有话要说:
☆、变合作的怪医生(下)
李盟带着他又回到接待室,说来奇怪,虽然姜仁之没给自己进行辩解,但李盟却开始相信,姜仁之只是了解案情的知情人。
嗯,还是个合作的知情人。
姜仁之坐在阳光下,接过李盟递过来的茶杯。
李盟看了他一眼,道:“不坐这边吗?那儿怪晒的。”
午后的太阳很毒,明晃晃的叫人眼晕。
“这儿挺好,暖和。”
李盟点点头,注意到姜仁之手捧着杯子,似乎很怕冷的样子。
“要是我没估计错,我最后一次见小吴,应该是小吴出事前……”
那时候天气已经渐热,因贪凉导致的肠胃病人特别多,小吴常年饮食不周,仗着年轻糟蹋身体,上吐下泻了一阵,终于绷不住来姜仁之这里看病。
再见小吴,姜仁之一眼就认出他了。他变化挺大,衣服穿的很时髦,手里用的也是最时兴的手机,虽然还是瘦,但好歹不像以前那么干瘪。
手臂上多了些伤痕,人倒是开朗许多。
姜仁之在里间坐着看诊,听到外面一个男声咋咋呼呼和雅儿说话。给平常时候,雅儿早就牙尖嘴利明嘲暗讽上了,那天她居然没生气,和那声音的主人嬉笑着,打帘从外间带入一个人。
小吴笑嘻嘻地凑近,对姜仁之喊道:“哟~姜医生!几年不见你都不见老啊!果然中医养人!”
姜仁之笑笑,“你倒是成熟了许多。”
他两人闲谈一阵,姜仁之给小吴看诊,原来是下雨天吃了热东西,又喝冰镇啤酒把肠胃刺激坏了。
就闲聊的这一会儿,小吴又接了几个电话,说话的内容很隐晦,似乎是在就什么买卖讨价还价。
“爱卖不卖,我就这价了,你要能找着比我价格高时间快的,你自己就找去吧!”
说完就压了电话。
姜仁之注意到,小吴打电话用的手机和他手上玩着的手机完全不是一个档次,那部手机看起来很旧,笨拙的古老款式,明显还拆装过多次。
小吴收了手机,又笑嘻嘻地和他聊了一阵,姜仁之开过处方,叮嘱他注意养胃,又说过段时间再来复诊。
“但他之后没来,再有他的消息,就是你找上我的医馆,说他已经出事了。”
姜仁之轻轻叹息,揉了揉双鬓。
李盟仔细询问他们再见时聊天的内容,试图从中搜集些有用的信息。
“其实我们没聊多久,因为还有病人排队看诊,也就是我号脉的时候他随意说了几句。大致是说,这几年都在各地跑生意,做点儿倒买倒卖的事儿。”
“倒买倒卖……那他有没有说是在倒贩什么货物?”
姜仁之摇摇头,“没有,我问过,他含糊过去了……”
李盟眯起眼,姜仁之说:“所以我怀疑,是不是小吴转手了什么不该转的东西,导致别人起了杀心?”
“有可能吧……”
“对了,还有那个赵先生,老实说……虽然我这么说没有证据,但我觉得……他应该是和小吴认识的……”
李盟看了他一眼,姜仁之微微皱眉,低声道:“我只是有这种感觉,不一定正确……”
“为什么这样说?”要知道李盟可是对这两个人做了多次人际分析,也走访了两边的许多亲友,没有一个人能指认他们的关系。
小吴也就罢了,他孤家寡人,跳脱得很,赵某可不一样。他已经有一个和睦的家庭,是某个医疗器械厂家的分销代理,在他家人眼里,赵某虽然总因为生意到处走动,但却是个对亲友周到对家人坦诚的“好好先生”。
姜仁之犹豫一阵,“因为……赵先生去我那里看病时无意间漏过一句话……”
“他说,‘我有个朋友介绍我说,你这里看病很灵,医德也好,医生是个正经好人,我出门在外,就怕小病给人宰成大病。’”
李盟看着他,仔细回忆姜仁之说过的话。
“就因为那句‘正经好人’?”
姜仁之面容平静,不过没由来的,李盟觉得自己能感知到姜仁之平静下的尴尬。
“这个词是……吴家奶奶对我的评价,除她之外,从没有人这样说过我。”
李盟注意到,姜仁之细微地抿了抿嘴。
“所以你从这个词推断出他们认识?”
“……嗯……”
姜仁之轻叩下巴,“我怀疑,他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