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新桐瞧出他们的不情愿了,“几位大人,他们既然不愿意便算了,我也不强求了。”
同时,陆云开从袖口中摸出一张写满了字的状纸,“几位大人,这是状纸,烦请交给县令大人。”
“不。。。。。。”姗姗来迟的许老头子大声嚷着,“你们几个去,给你们宋大叔认个错。”
许家的几个孙辈齐齐喊道:“阿爷。”
“我说的话你们还不听了是吧?”许老头子嘶哑的嗓音大声喝道:“赶紧得快去,别耽误了正事儿。”
被逼着出来的孙辈们不得不走了出来,很不情愿的跪下了,说道:“我们错了,你原谅我们吧。”
说完之后就直接起身,也没磕头烧香。
宋新桐嗤了一声,“你们这样的认错我们可受不起。”
许家孙辈当即火了:“这里哪有你一个女人说话的份儿?”
“既然不愿意就算了。”陆云开将宋新桐护在身后,将状纸递给衙役:“我要状告许家侵占内子阿爷生前土地以及造谣损害阿爷和阿爹的名声,请县令大人为学生做主。”
衙役其实想着是过来一趟拿了银子算了事的,可没想到这许家的人太不识时务了,不耐的扫了几人几眼,“来人啊,将他们。。。。。。”
话还没说完,许家老头子就战战巍巍的走到坟前,“我来。”
“阿爹/阿爷,不可以。。。。。。”许家人齐齐的喊道。
许老头子推开几人:“走开。”
宋新桐皱着眉看着给阿爷磕头认错的许家老头子,他为了保住许家的名声,保住许家村长的位置,多么不甘愿也要来认错。
权势,可真的是个好东西。
等许老头子认了错,许家的后辈眼眶腥红的瞪着宋新桐,“现在你满意了?”
宋新桐嗤了一声,“你阿爷这样,是你们逼的,我要是有这么不孝顺的儿子孙子,早都打死了。”
“你。。。。。。”许家人火大的就要动手,被许老头子一棍子搭在他的腿上,然后朝着宋新桐说道:“宋家人,可行了。”
宋新桐怜悯的看着他,淡声说道:“许家老先生,我阿爷他原本是可以活着的,可他为了救你们,所以死了。那个时候他和你们说了请你们照顾我阿爹的,你们只要每人省一口粮食给他,他就不会饿死,他就会好好的生活在这个村子里。”
“但你们没有。”宋新桐抿了抿唇,想不出眼前这个为了家族能下跪的古稀老人当初是多么的残忍。
“我。。。。。。”许家老头张了张嘴,却说不出话来,他也想不起当初是怎么一回事了,儿子他们回来说是宋猎户害死他们?还是说了什么?
宋新桐并不是得理不饶人的人,只要你们认错了她也就会收手,“就这般吧。”
等许家人走后,宋新桐眉心紧拧的看着一地的纸钱和鞭炮纸,阿爷,阿爹,你们听到了吗?虽然不太诚心,但总归是为你们讨回了一个公道。
☆、第二百六十三章故人来寻
宋新桐他们回到朱家的时候,杨树刚从小农庄里回来,正和朱大爷商量着田地里应该种些什么。
“只能先空着了,或者后面放干净水种油菜小麦。”朱大爷说。
杨树说:“但我瞧着这边没河水,到时候要是想重新蓄水可不好弄。”
“隔了两三个村有河,但要从别人田地里引水过来,这也是有点麻烦。”朱大爷说。
“那确实不好办。”
宋新桐说:“我昨儿瞧着那些田地中间有两三块地势比较低洼,可不可以挖深了蓄水?到时候那些地差不多都能用上水了,若是真的遇上个旱灾什么的,还正好能解决问题。”
杨树想了想,“姑娘说的地方我知道,但那处差不多三四亩,用这么宽的地方来蓄水?实在是有些浪费。”
“那少用一点也成,但旁边的地最好用挖起来的泥堆高,要不然到时候蓄水了也会将他们淹住的。”宋新桐说道。
杨树说:“那我等一下再和朱大爷过去看看,到时候等村子里的人忙完了,我们就可以开始挖。”
宋新桐点头:“可以,那就劳烦朱阿爷帮忙看看了。”
等朱大爷走后,正在厨房里忙活的朱大娘走了出来,一边剥蒜子一边问道:“新桐你们咋还买地了?这么多地得花多少银子啊?”
“是姑爷他买的。”宋新桐知道他们都认为宋家没银子,银子都是陆云开的,她也不会为了这种事情去单独解释一下,而且要给足男人的面子的嘛。
“原来是这样,陆姑爷对你真好。”朱大娘忍不住说道:“这次还替你阿爷做得这么体面,真是有孝心。”
听到别人夸陆云开,宋新桐心底也开心着呢,脸上不自觉的溢出了笑:“他待我们是很好的。”
“看得出来,虽然容貌有损,但心好就对了。”朱大娘又说:“你们买了这么些地怎么种啊?你们离这里也有些远,也不能时时刻刻的盯着。”
“不远,快马加鞭不到半日就赶过来了。”宋新桐大概描述了一下清江县那边的距离,“以后朱阿奶你们要是有空了就来我们村子找我们,那边还有一个码头,坐船去岭南城也不过一日光景,可比走官道快多了。”
“那成,以后有空了就去寻你们,你们有空也来杏花村。”朱阿奶说道。
“成,都行。”
吃过午饭之后,宋新桐他们也要告辞了。
“这就走啊?”朱家人都在家里,都有些舍不得,尤其是鸭蛋和小菊两个六七岁的小孩,更是舍不得双胞胎这对玩伴走了。
“该走了,在这里待了好些日了。”
“回去也没有多远,这么着急干嘛?多待几天啊。”朱大娘说。
双胞胎说:“我们要去岭南城玩儿,不回家。”
“去岭南城啊?坐马车过去?”朱大娘还记得上午的时候宋新桐说过做船很快的,“咋坐船呢?不说坐船一日便到了?”
“回去时再乘船,现在顺着官道走走,还能多看看沿路风景。”宋新桐将双胞胎往旁边拉了拉,让他俩比别闹腾。
“那你们走了,这挖蓄水池子的事情咋办?”朱大爷问,
宋新桐和朱大爷他们说道:“等过几日你们的稻子割完了,到时候你们都有空闲时间了,杨大叔他们再过来招人去挖。”
“那也成。”朱大爷抽了一口水烟,“我们这边干完最多就七月中旬,到时候就有空帮你做了。”
“离得远,不能时常过来,以后地里就劳烦朱阿爷你们帮着看着了。”宋新桐说。
朱大爷说“行,应该的应该的。”
朱大娘说:“我们家也佃了你们的地呢,到时候就在那一片,肯定都能看到。”
“对了新桐,村子里们的人已经听说那片地换了主了,还想着要和新主人签订契约,你们可还要租给他们?”
宋新桐说:“现在说这个还早,等杨大叔他们回去制定好了规则之后再过来,到时候若是要租种也要签订新的契约。”
“新的契约?”朱大娘有些担心会不会太严苛了?
宋新桐问道:“你们之前是要交五层给主家,还要自己纳税?”
“是的。”朱大娘叹了一口气,一年下来存不到什么粮食,只能勉强温饱。
“朱阿奶你们放心,之后我的契约肯定没这个严苛的。”
“那可真是太好了。”
宋新桐:“若是有谁向你们打听,你们便也这么同他们说便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