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味 > > 新鸦片战争 > 第109部分

第109部分(2 / 2)

沃尔利斯没有顾忌将军恼火的表情,他认真地向达豪施建议道:“将军,我认为军官们都要裹上印度人的头巾,不然前线的军官伤亡太大,这对我军战斗力的影响很大。  ”

参谋官的建议让达豪施公爵越发恼火,一个基督教徒居然要用异教徒的头巾躲避灾难,不过达豪施公爵并不是古板的人,他沉默了下来,似乎是默许参谋官,过了半响却说道:“我们的神射手呢?”

一名刚刚从前线回来的上校,带着一身的烟尘和疲惫转了出来,他借过了达豪施的话回答道:“将军大人,我不知道该为他们庆祝还是默哀,因为他们已经离开我们到上帝的伊甸园去了。  ”

达豪施公爵看到来人上前擂了他一拳,口里笑道:“你小子还活着,知道中国人枪法为什么这么准吗?”

上校军官,摘下了帽子回答道:“中国人连年征战,已经来到印度一年多了,打了这么多的大仗,熬到现在的人枪法想不准都很难。  ”

达豪施公爵叹了口气,在心里想到,是呀,经过战争历练的老兵是军队里最宝贵的财富。  只可惜达豪施手中的老兵都是一次次败退的毫无士气的老兵,而且都是些懒惰的印度佬。

听到的总是不好的消息,达豪施公爵回到了总督府中。  在这里他接到了一个更加不好的消息。

正因为加尔各答发生的激烈战斗,英属印度已经变成了一颗核桃,它所有的军队都集中在加尔各答50公里处。  此时它的内部格外的柔弱,所以发生在密拉特的士兵、农民和手工业者的联合起义很轻易的成果了。

这则消息传到达豪施公爵耳中时,起义者已经攻下了德里。  他们拥立莫卧儿皇帝巴哈杜尔。沙二世为印度皇帝,成立了领导机构──由10人组成的行政院。

可是达豪施公爵无力对付印度起义,他此刻唯一能做的便是渴望获得中**队的友谊。

第三章大国崛起二百七十三新的领土

第三章大国崛起二百七十三新的领土

额尔金伯爵在谈判桌上无言以对,如果不答应中国的条件,印度的局势简直无法收场,可是答应中国人的条件,额尔金伯爵心有不甘。  中国人的条件也是太刻薄了,额尔金伯爵看着中国人出示的地图,那些原本属于英属印度的土地,现在都被中国人圈的五颜六色。

他们居然要求归还廓尔喀被英军强占的土地,归还侵占缅甸的土地,归还抢占不丹的土地,除此外在战争中被中**队占领的大部分土地也归中国所有,并要求在中国和英属印度之间建立孟加拉国和锡克国。

“不行,决不容许你们玷污大英帝国的尊严,如果你们要这样,那就让我们的士兵在战场一分高低吧。  ”

额尔金伯爵的声音虽然吼的大,模样也愤怒无比,可杜受田心中格外笃定,印度战场的局势他是一清二楚,而且那边的战争仍然没有停下。  英国人的主力军队被全部拖在战场,恐怕由不得他们不答应中国的条件。

从2月20日开始,双方已经谈了23天了。  双方的谈判不时的陷入僵局,这中间英国已经几次拒绝谈判,可最终他们都没有离开新加坡。

3月14日,这场艰难地谈判终于有了结果。  尽管条件对英国人来说有些苛刻,可局面摆在那里,英国人若不答应,恐怕整个印度都不得安稳。  为了挽救印度的局势,英国不得不签署了新加坡条约。  条约承认中国在藏南地区建立地藏南省以及早先建立的锡金省。  又承认了新建立的孟加拉国和锡克国,退还1814年英廓战争中侵占的廓尔伦的土地,退还了1824年英缅战争中侵占缅甸的土地,退还了1829年侵占不丹的土地。

北京城,圆明园,四宜书屋。

春天地到来使得圆明园中的花木苏醒了,绿芽悄悄地出现在岸边的柳树上。  园中的花枝上不知几时添了几匹嫩叶,湖里的冰雪已经化为了一池春水。  向四宜书屋的窗外望去大地渐渐地走出了单调而枯萎的冬季。

刘寄欢畅的看着屋檐处不知那里飞来地燕子。  他环抱着德温公主的肩头说道:“今天朕的心情很好,和英国人的战争终于结束了。  ”

“臣妾不懂战争,只要皇上高兴,臣妾也就高兴。  ”

刘寄拉着德温公主白皙的手走到墙上的大地图前站定,他自顾地说道:“爱妃看这里,咱们在印度洋有了一个出海口,今后将铁路修到昆明。  再从昆明修到密支那,又从密支那将铁路连接到吉大港,这样我们的船便可以不经过马六甲海峡,从印度洋直接和西方进行商贸。  ”

德温公主乖巧的偎依在刘寄怀中,陪着刘寄看着墙上地地图。  刘寄在那里继续说道:“有了藏南省,整个中南半岛就依靠在中国的怀中。  今后中国和英属印度,除了西藏西部有地方接壤以外,其它地方都隔着另外的国家。  这样我们和英国也有了一个缓冲的地方。  我知道英国人必定不服气。  可这个世界讲的是实力,靠得是拳头。  在亚洲,他英国也得按照我们的规矩办事。  ”

说到这里,刘寄背着手在地图上仔细看了起来。

德温公主接着刘寄地兴头问道:“皇上,我们的孩子一个人在欧洲还好吗?臣妾有一点担心,欧洲那么远。  又没有人照料他,他甚至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谁?”德温公主说到这里,偷偷擦拭着眼角的泪水。

谈到孩子的事情,刘寄的心里沉重起来,他有的时候在怀疑自己到底在干什么,将自己亲生的孩子留在宫外,任其自生自灭,如同放羊。  可另一个声音在提醒着刘寄,自己也许可以多活几年,可终归要死。  那么自己死后。  这一切该怎么办?让一个守旧的皇帝把中国又带回封闭盲目的中世纪。  奥斯曼帝国便是一个极好地列子,虽然奥斯曼很早就接触到了西方地文明。  并且在实战中很早就用到火器,可奥斯曼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无法进行深入社会的改革,其最终地结局是悲惨的,一个横跨欧亚的大国变为了列强争夺的肥羊。  一想到奥斯曼的悲惨下场,刘寄便感到继续深入改革的重要性。

可是中国的改革急不得,中国土地广袤,有着根深蒂固的守旧思想。  自己从工业化开始入手,如今已经在中国取得一定的成效。  可这一切还根本没有将中国带入到良性循环的轨道,在体制上激发国民爱国热情的改革,在经济把资本从土地解放出来的改革,等等这一切都需要时间,所以刘寄必须要培养一个合格的接替人。

为了刘翰的成长,刘寄花费了许多的苦心,他有意要给刘翰创造一个恶劣的?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