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味 > > 新鸦片战争 > 第65部分

第65部分(2 / 2)

上海火车站原本显得十分零乱,巨大的广场上毫无规划的拥挤着摊贩。  原本干燥地泥地被小吃店老板的污水弄地泥泞,扔的满地的垃圾引来飞舞的苍蝇。  然而今天这种零乱得到了最大化的清除。  尽管仍然有挥之不去的苍蝇,那些垃圾已经被清除了。  摊贩们都老老实实的待在自己地店铺里,门外的巡警阴冷的目光让他们咬牙切齿却又无可奈何。

火车站的主体建筑在当时是十分新潮的,整个建筑没有用斜顶而是方方正正的平顶,主要的建材是砖和水泥,它的形状像一个倒过来地凹字形,中间便是火车站的大广场。  面向广场的的主建筑上有一面巨大的牌匾。  牌匾上有何绍基手书的“上海火车站”几个大字。  挂着牌匾地位置便是火车站的候车室。  候车室里车站的工作人员正在用扩音话筒高声通知着:“请各位旅客注意,今天所有的班次都晚点,具体到达时间另行通知。  有需要进餐的旅客,可有到右边车站餐厅就餐。  ……。  ”

虽然晚点是常有的事情,可所有车次都晚点还是火车站开通以来罕见的事情,引得人们议论纷纷起来,大家在猜测是不是增援上海的军队到了,毕竟和英国开战的事情早已经流传开了。  定海那边打起来了的消息。  早已经成为候车室里最热门地话题。

也难怪旅客们地猜测,今日火车站的情况地确有些让人吃惊,广场上的巡警比往日增加了许多,在车站的主要进出口守候着服饰新颖的新军士兵。  进入火车站的里面,长长的站台上相隔一米便站立着一名新军战士,地上还铺着一条长长的红地毯。

*************************

刘寄到达上海是在傍晚时分。  天色已经暗了下来。  火车的汽笛刺耳的鸣叫着,吵得刘寄放下手中的一张奏折,这张奏折是龚自珍呈上的一份作战计划,马上就要见到龚自珍了,刘寄将奏折放到了一旁。  他从座位上站了起来,走到了火车的车窗旁。  这时车速已经慢了下来,窗外的景物随着车速慢慢的退向后方。  这一路风景变化的让刘寄有些惊奇,尤其是到了上海附近,工厂多的让他以为到错了地头,这那里还是1839年的中国。

一股温暖的香风飘了过来。  刘寄知道是李巧儿从梳洗间回来了。  回过头刘寄的眼中一亮。  重新梳理过的李巧儿穿着一件红色的旗袍,旗袍胸口的位置一朵绣工精美的荷花栩栩如生。  仿佛风一吹过便可以闻到花蕾里的香味。  其实那是李巧儿身上的香水味。  李巧儿身上的香水可不是现代的化工产品,它是从玫瑰中提纯出的天然香水。  李巧儿的头上挽着发髻,鬓角插着一朵翡翠雕成的荷花,上下两朵荷花相互呼应,随着李巧儿的行走摇曳生姿,映衬着李巧儿白里透红的脸蛋,让刘寄感叹造物主的偏心。

“臣妾第一次跟皇上出来,要是能不带着这一大帮人,只有臣妾和皇上两人那该多好。  ”

刘寄拍了拍李巧儿水嫩的脸蛋,意味深长的说道:“高处不胜寒,当皇上自然不会轻松悠闲。  朕若是陪着爱妃去游玩,就要辜负四亿亿子民。  现在中英在打仗,这一仗决不能输,若是输了,中国会积弱百年,长久的落后西方。  ”

李巧儿毕竟在宫外多年,又执掌互助会,虽说会中的具体事务早已经交出,可毕竟是当过会主的人,她的见识在妃子中是最强的一个。  刚才她也是一时兴起之说,听皇上这么说,李巧儿回道:“皇上放心,臣妾只是想想而已。  现在国难当头,最要紧是赶跑英国人,然后奋发图强,咱们中国人也要有自己的工业,造出和英国人一样强大的战舰。  ”

刘寄笑了起来,他知道李巧儿是顺着自己的心思说给自己听的,毕竟让这个时代的知识分子弄明白工业也是困难的事情,更别说李巧儿了。  不过这也说明,君主集权制在国家起步阶段的重要性。  周围的人所以要顺着自己大谈工业(虽然闹不懂),就是因为皇帝权利。

两人说着话的工夫,火车已经停了下来。  宽敞的车厢外响起了敲门声,门外响起近卫军统领董宪周的声音说道:“皇上,上海到了。  ”

刘寄步出车门时,外面响起了音乐声。  往声音处一看,原来车站外有一支中国人在用西洋乐器演奏着中国宫廷乐曲,“武王颂”。

在庄严的乐曲声中,陆军大臣龚自珍、两江总督曹顺、江苏巡抚赵盛奎、上海知府曾望颜等率领一干下属全部跪了下来口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第二章惊涛骇浪一百六十五鸦片战争13

第二章惊涛骇浪一百六十五鸦片战争13

下了火车整个人都感觉踏实多了,刘寄一边打量着四周一边淡淡说了声:“都起来吧。  ”

看起来上海火车站跟刘寄记忆中的火车站还有些区别,各种设施都还十分简陋,站台处连避雨的设施都没有,只是一条青石砌成的长台,如果刘寄这里不是一号站台,那么在进站的过程中还需要跨越一条铁道,要知道这在没有电灯的时代是多么的危险。  刘寄回身打量了一眼载着自己来到上海的那节车厢,这节车厢在站台的风灯下显得十分独特,这趟列车中还有相同的几节车厢,它们主要是起到安全的作用,除了近卫军统领董宪周随也不知道皇上在哪节车厢里,这样的车厢被涂上了明黄色的龙凤图案,窗口处装饰着漂亮的纹帘,每一扇窗户都镶嵌上了玻璃。  因为车厢里的灯熄灭了,玻璃里反射着车站候车室那庞大的影子,里面的点点灯火和拥挤的人群也能看得清清楚楚。

刘寄忽然想起了自己当初考上军校,在学学校的途中等候在候车室的情景,那是他刚刚18岁,初次离开家乡的感觉有点惆怅,更多的却是一点点兴奋。  如今自己鬼使神差的成为了一国之君,当年的自己还有多少影子。

“报告皇上,近卫军集合完毕,应到1080名,实到1080名,请指示。  ”

董宪周的汇报声让刘寄转过头去,他向董宪周点点了头。  算是回了他的军礼。  那1080名近卫军已经集合在长长地站台上,每一名士兵都是站的那么笔直,远远看去犹如昏黄的灯火下一条绿色的城墙。

“咱们走吧。  ”

听到皇上发了话,本地上海警察局的张管带指挥着手下当先开路去了。  刘寄和身边的一帮从员以及龚自珍等人往站台外走去。

顺着红地毯出了站台,外面早已经准备好了轿子。

上海知府曾望颜趋步到了刘寄面前跪下说道:“皇上请登轿。  ”

刘寄并没有马上走上轿子,他朝着四周打量起来,要不是天已经黑了。  他打算好好的转上一圈,看一看上海地纺织工业。  造船工业的发展所带来地巨大变化。

刘寄携着李巧儿躬身钻进了轿子,随着轿外的吆喝声,轿子平稳的抬了起来,往城内走去。

“皇上,臣妾感觉龚大人有些话想说,却又不好说的样子。  ”

听李巧儿这一说,刘寄也感到龚自珍今日有些异常。  他探出头向守护在轿外的董宪周吩咐道:“让龚自珍的轿子靠上来。  ”

“喳。  ”

“宣陆军大臣龚自珍靠前。  ”

龚自珍的轿子虽然靠了前。  可始终保持着落后半步。  刘寄知道龚自珍碍于君臣之礼不敢靠近,他见能已经能讲话也没有苛求,将头探出了轿外向龚自珍问道:“尔玉,你可有话说。  ”

龚自珍左右看了一眼,压低了声音说道:“回皇上,定海失陷。  ”

虽然刘寄有一定地心里准备,他心中依然有些震动,抬头看着龚自珍。  这位陆军大臣低下了头不敢对视皇上的眼神。  刘寄从轿外缩回了头,有些郁闷的坐在轿子里想到,看来自己到前线来鼓舞士气,倒走错了地方。

李巧儿察觉到了皇上的情绪不安,她温柔的靠在皇上胸口乖巧的一动不动。  刘寄轻轻的抚摩着李巧儿柔顺的头发,一股玫瑰地香味幽幽的钻进他的鼻子里。  自从李巧儿生下皇子后就变了许多,以前那个爱弄刀舞剑的李巧儿再也看不见了,有时倒令刘寄有些挂念。

在李巧儿无声的安慰中,刘寄冷静了许多。

一到了下榻之处,刘寄立刻命令龚自珍觐见。

定海失陷的情况从龚自珍地口中详细的讲述了一遍,让刘寄有一种亲临现场的感觉。

在英军上岸后的第二天凌晨,他们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定海知县姚怀祥亲自坐镇南城,英军火炮将南城一角轰塌,姚怀祥手臂受伤仍然顽强抵抗。  眼见英军势大,姚知县着令林正阳、罗建功等人掩护居民从北门撤出。  以保存实力。  而他自己则仍领亲兵、乡勇20余人。  作最后抵抗。  四更时,英军在东门登梯入城。  城陷。  姚怀祥退出北门时呕血数升,大呼:“臣无能,未能守好定海。  ”尔后投梵宫池死。  逃回镇海的兵勇中有一人见到典史全福?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