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元1824的4月20日是农历的谷雨,这一天也是英国商务领事馆正式开始运作的日子。
这些日子在刘寄查办了庄亲王绵课,免除了工部尚书穆克登额后,那些王爷们似乎又老实了下来。不管是董海川处,还是朝臣中传来的消息,看起来都很平静。这让刘寄脑海中绷紧的弦松了下来,也因此刘寄决定参加英吉利商务领事馆的开馆典礼。刘寄相信他的参加会让朝臣们更多的主动去了解洋人的事情。
今天天公作美,下了几日的雨在昨天就停了下来。领事馆外的道路虽然还有些泥泞,可挡不住周围看热闹的人们。因为皇上要来,虎枪营的官兵们早早的到了这里,把周围观望的民众隔离了开来。
停在领事馆外的轿子左右相接占满了馆外的空地,另一边栓马桩前的马匹更是拥挤成一团数不胜数。簇拥在馆外等候的红顶子连成了一片鲜红的帽海,淹没了其中独特的几顶黑色高帽。
刘寄在来途中将英国人的告状信看了一遍,他们的商人在缴纳了提高的关税后,依旧没能摆脱海关的官员们索要的额外好处费。这事刘寄暂时也只能苦笑,五处通商口岸每处都如此,海关的人已经撤换了几次,可新来的人仍然要向英国商人索要好处费,不给就不办事。现在刘寄把中央一级的官员盯的很紧,可地方上的官员,刘寄实在有些无可奈何。大量的地方官员阳奉阴违,总不可能把所有当官的都撤换了。刘寄打算在年底银行转入正轨后把官员们的俸禄长上去,希望能借此缓和一下长期整治官员造成的一些不满。
还有一个困扰刘寄的问题就是今年以来,从各地来的情况显示鸦片的流入在增多。这些情报中刘寄看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山东巡抚琦善缴获的数量最多,这琦善不是和洋商勾结吗?怎么反倒缴获的最多。
一路想着心事很快刘寄的十六人大轿很快就到了东江米巷,前面开路的侍卫高声吆喝着回避,龙舆在两旁人群的观望中到了英国商务领事馆的大门前。
大轿在仪仗队的拱卫下停在了红地毯前,刘寄披上了一件黑色披风从宽敞的轿子里钻了出来。他飞快的扫向了等候在这里的百官一眼,只是这无意间的一瞥,刘寄警惕的发现了人群中三位官员的不妥。
这三人在刘寄到来时不仅没有跪下迎接皇上,反而向怀中摸去。
刘寄意识到什么,他全身畜势待发,目不转睛的看着三人。
果然三个官员从怀中各掏出了两把火铳,一手握了一把向刘寄瞄准。
这个动作说是迟,那是快,大约只是一息的时间,刘寄刚下了轿子,领事馆外的空地上就听见“呯、呯”的枪声。
刘寄连忙矮身往前一扑,他身边几个侍卫发出惨叫倒在了地上。
刘寄一扑到地上,立刻听到有人叫了起来。“保护皇上,抓刺客。”很快有嘈杂的声音和惨叫声传来,接着传来大声的叫骂声:“狗皇帝,咱们这些作官的,当牛作马给你办事,你说撵就把人当狗一样撵走,你不得好死,狗皇帝。”
刘寄感到身边有人扶自己起来,他回头一看是镶红旗领侍卫内大臣晋昌。刘寄推开了晋昌的手自个站了起来,他这才感觉到肩头凉悠悠的。晋昌关切的说道:“圣上的肩头出血了。”
刘寄低头看了一眼,那里的血迹浸透了龙袍染红了外面的黑色披风。刘寄没有顾得上检查伤势,他大步走向还在怒骂着的几个扮着官员的刺客。
见到刘寄冷漠的走了过来,侍卫们将几个怒骂的刺客的嘴塞了起来。刘寄走到他们的面前,将起先骂的最凶的一人口里的破布扯了出来,冷冷的问道:“你原来是大清的官员吗?”
这人“呸”了一口,又骂道:“老子瞎了眼,给你这狗皇帝办事。”
刘寄见到他污言不断,把手一挥说道:“拉下去,立斩。”
刘寄又走向另一个人扯出了他的塞口布问道:“为什么要刺杀朕,如实回答朕免你死。”
刘寄的这句话起到了莫大的作用,这人的嘴张开后不敢在乱骂了。他犹豫了片刻低头回答道:“在下是一名捐官,你……,皇上,把咱们解散了,我原有的钱都买了官,现在老婆改嫁了,父母饿死了,自己孤身一人,生不如死,所以,所以就……。”
刘寄又向身后的侍卫说道:“带下去,给他好吃好喝的,稍候放他回家。”
刘寄又向最后一人走去一把扯下他的塞口布说道:“如实回答,不但活命,而且有赏赐。”
第四十三章诸王之乱
这人抬头看向刘寄身边的晋昌,还没有开口。这位镶红旗领侍卫内大臣突然从怀中掏出短火枪向刘寄开火,这一变故惊的在场的人目瞪口呆。眼见刘寄就要丧命于此,只见一人飞快的将晋昌的手臂一抬,同时刘寄将身一矮,一声巨大的枪响,铁砂从刘寄的背上飞过。
那搁开晋昌手臂的人,一个错骨手法很快制服了晋昌将他的火铳缴了械。
刘寄脸色发青的直起身子,他这才发现救自己的人是侍卫统领程廷华。
刘寄立刻反应过来,这事有大阴谋。除掉自己最得利的大约就要数那些王爷们,特别是恪亲王绵恺了。自己一直顾忌除掉亲王们影响太大,没想到这些人先动手了。刘寄双目中射出一股摄人的光芒,向程廷华吩咐道:“立刻召集所有领侍卫内大臣,各旗各营满蒙汉都统到军机处议事。”
程廷华看了地上的晋昌一眼问道:“皇上,怎么处置。”
刘寄抬手在空中虚劈了一下说道:“就地解决。”
**********************
恪亲王府坐落在离国子监不远处的翰林胡同中,在王府的后花园中有一处密室,在阴暗的光线中这里坐满了一屋子的人。这么多人没有一人说话让屋子里的气氛十分沉闷。
门外传来了有规律的敲门声,吸引了人群的注意。随着一人上前打开了门,屋外走进来一人。
屋外的亮光随着门的打开,照射进来。屋里人群的身影显现出来,这些人当头一名年轻人穿着前后胸和肩头都加了龙的和硕亲王服,这人正是恪亲王绵恺。更惊人的是其他人中还有怀亲王绵忻、端亲王绵愉、郑亲王乌尔恭阿、肃亲王敬敏、豫亲王裕全、怡亲王载垣。
随着进来的人把门关上,屋里的光线又黯然下来。
这人压低着声音有些惊慌的说道:“刺杀皇上失败了。”
又一人说道:“什么旻宁没有死。”
屋里的人顿时乱了方寸,相互议论起来。
恪亲王大声说道:“我们怕什么,带人杀过去。”
这时从屋子的角落里站立起来一人说道:“皇太后有消息传来吗?”
听到太后议论的人群仿佛一下有了依靠,大家的目光被吸引到了说话的人身上,这人穿着一品大员的武官服,细一看原来是正黄旗领侍卫内大臣文孚。
有人答道:“这天杀的旻宁,已经派人把寿康宫围了起来,皇太后的消息已经传不出来了。”
恪亲王不耐烦的叫道:“还说什么,我们有皇太后的旨谕,大家随我立刻杀进宫去,废了旻宁,另立新君。”
文孚走到前面来说道:“王爷,莫急还是按照我们事前的约定,等神机营和火器营的人开始进攻旻宁的新军,咱们再带领前锋营和护军营的人进攻皇宫。”
说到这里文孚转头向正红旗领侍卫内大臣阿霖问道:“军中反对的人都已经摆平了吗?”
昏暗的光线中阿霖的肯定的回答让文孚松了口气。
**********************
阴沉的天气笼罩着北京城的上空,黑压压的乌云低的让人喘不过气来。京城的人们见多识广可也没见过今天的阵势。有上了年纪的老人,经历过当年嘉庆爷缉捕和鞘北本┏蔷琶欧馑蠼中∠锷喜悸吮。筛裉旄烦敲欧较虼吹穆÷∏古谏冉掀鹄矗臼切∥准笪琢恕K淙唤裉斓木┏侵蟹吹辜坏酵找溲锿那灞擅舾械娜嗣且丫じ械奖本┏墙幸怀⊙晷确纭I踔劣谢食歉淮吹娜舜裕灞技械侥抢锶チ恕?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