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好像在平静的潭水里扔进了一块石头,刘寄的话刚一说完,下面的群臣像开了锅似的议论起来。
发布大臣们都有些愕然,这第一件事情是皇上一直反对的,今天怎么提出来要讨论呢?第二件事情皇上也没有提过有这样开关的打算,陛下怎么突然谈到这些事情。第三件事情对朝臣们来说,简直是匪夷所思的问题。要知道不久前皇上还在号召大家节俭办事可以治理好一切困难,今天居然将惊世骇俗的事情提出来讨论。
发布大臣们虽然不敢明说,可心里都在想。你说这那一件事情是好事。取消海禁,开放通商口岸与外国人。那禁烟咋办?那海上犯事的咋治呢?开放关外,那可是爱新觉罗家族的风水宝地,龙兴之地。这得整出多少事儿?再说向那蛮夷戎狄之地派遣学生,这是天朝大国应该干的事儿吗?众人心里都有这心思,陛下是不是脑子出毛病了。
发布这下朝臣不干了,最先出来反对的是内阁大学士兼军机大臣伯麟。
发布这伯麟何许人也,伯麟字玉亭,号梅坪。满洲镶蓝旗人。乾隆辛卯繙译举人,由笔帖式官至大学士、太子太保。
发布伯麟高声说道:“陛下,体仁阁大学士伯麟有事要奏。”
发布见有人说话了,众臣停止了说话,朝堂上顷刻间变的鸦雀无声。
发布刘寄见到群臣议论便知道自己是下了一道猛药,开始在朝臣中起反应了。他见到胡须花白的一品大员伯麟站出来说话了,心里暗暗为自己鼓了把劲开口说道:“准奏。”
发布伯麟语速缓慢的说道:“陛下,奴才以为方才所议三事不妥。现在回疆张格尔尚且在作乱,陛下冒然开放海禁准许洋人通商,奴才担心生出许多事端。而开关一事,有违祖制,奴才认为需要从长计议。所议最后一事,奴才以为最不可取,想我天朝上国有诸子百家,何需去学习奇技淫巧,不是伤吾天朝上国的体面与体统。”
发布刘寄耐着性子听完了伯麟的讲话,他脑海想着如何和这些一点也不知道世界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古人沟通。想了片刻刘寄觉得除了把这些人送出去看看外,实在是找不到一个好的办法。他强自带着微笑向伯麟说道:“爱卿,红夷的大炮、洋枪想来你是见过,红夷停靠在广州的洋轮你也见过,可是红夷的国家谁见过,为什么这些洋人能跨过万里的海洋来到这里,谁想过?”
发布刘寄的话让伯麟一时讲不出话来,的确谁想过这些事情,谁又去过万里之遥的欧洲。这些朝堂上的大臣们都只是见过洋人的枪炮和钟表,当然还有“福寿膏”。
发布就在这时,让刘寄出乎意料的情况,发生在了他原本最瞧不起的穆彰阿身上,这人在人群里呼道:“奴才左都御史穆彰阿有奏。”
发布刘寄有些疑惑的开口准了奏。
发布只见伯麟退了下去,穆彰阿越众而出说道:“奴才以为,燕雀安知鸿鹄之志。陛下的高瞻远瞩又岂是奴才等人所能见到。想那洋人既然能造出红夷大炮,洋钟洋表,又怎么就没有一点可学之处呢?又怎么不可以和洋人做一些买卖呢?在说那关外十里不见一村,百里不见一店,红毛夷人出没在盛京等地,实在是无人镇守当地之因,奴才以为陛下所见真乃高见,奴才真心拥护陛下实行此等利国利民的大事。”
发布穆彰阿的话想来是不得人心的,他说完后乾清宫里一时静悄悄的,只听见盘龙柱后面记载圣录的人写字的声音。
发布刘寄知道这家伙是个拍马屁的,不过现在来说这家伙是在帮自己的大忙。他朝堂上扫视过去,希望在有一个帮着自己说话的。当刘寄的目光看向曹振镛时,这个道光皇帝的知己果然没有令刘寄失望。曹振镛站出来说道:“武英殿大学士曹振镛有奏。”
发布等刘寄准了奏,年纪一大把的曹振镛依旧硬朗的站了出来侃侃而谈,通篇空而无物,不过是在卖弄文采。好在刘寄知道他是在赞同自己,在刘寄看来这个内阁大学士尚不如穆彰阿言之有物。
发布这一下有了两个同盟军,可朝堂上刘寄仍然处于逆势。大多数朝臣都站在了伯麟一边,理藩院尚书禧恩在曹振镛发言后接着表了态。这家伙的说辞和伯麟如出一辙,对刘寄所提三点进行了一一驳斥。
发布刘寄决定表明自己的态度,这样讨论没完没了的能办什么事情。等禧恩一说完,刘寄开口说道:“朕所言三点,朝会之后内阁必须将事情草拟出来到朕这里来,下午朕希望能和军机处的大臣们拿出一个方案来。而且朕还有一事要让诸位爱卿早做些准备。”说到这里刘寄吊了一下朝臣的胃口,他停顿了下来等朝臣们都注意起来这才继续说道:“出洋考察的人也要从诸位中选拔,内阁、军机处和各部衙门以及翰林院、督察院、理藩院都要派人轮流出洋考察。”
发布
第十一章接见英使
刘寄的话让朝堂上的诸位大臣紧张起来,刘寄静静的看着下方低头站立的群臣,心里知道这些人担心出去就回不来了。恐怕在他们的心目中,欧洲是一个蛮荒和充满危机和诡异的国度。他知道一时也和这些人说不清楚,好在这时皇帝的权利是如此的神圣不可侵犯,虽然大家的心里都不服气,可谁也不敢出言反对,刘寄趁热打铁开口又道:“这事就这样定下了,明天各衙门都要将出洋考察的人定下来,将名单上报到朕这里。”
刘寄说完这翻话后,朝臣们已经知道这些事情不需要再讨论了。虽然大臣们都在心里嘀咕着,可这些事情毕竟没有触动士大夫阶层的核心利益,不过是加强和洋人的来往,至于去不去西洋,到时候这些官油子自然都能找到不去的理由,所以事情就在刘寄的坚持下通过了。
接下来今天朝会的另一件事情是接见英吉利使节,通常接见外国使节都是在圆明园,而刘寄将接见的地点选在了紫禁城乾清宫的朝会上,让一些大臣们心中不解,其实刘寄的想法是让臣下们都对洋人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很快太监们将话传了出去,等候在大殿外多时的英吉利公使萨克雷被带了进来。
对紫禁城产生了震撼般认识的萨克雷,遥想着当初马可波罗走进这座宫殿的心情跨入了神秘的东方王国的殿堂。他心情复杂的取下了头上的礼帽,在一名御前太监的率领下步进了大殿前面。
萨克雷睁大了好奇的眼睛,不时打量着四周。对这座庞大的宫殿他已经完全着迷了,当他看见殿中突起的金銮宝座时差点惊呼出声,这座流光溢彩的宝座绝对是一件举世无双的艺术精品,宝座前的大象、角瑞、香亭和仙鹤让萨克雷目不暇接。他注意到宝座上一名穿着明黄色龙袍的人,这人微笑着看着他。亲切中带着一种高贵,神态中有一种洞察一切的超然。
萨克雷意识到这个人就是中国的皇帝,他单膝跪了下去,由于无法吻到刘寄的手,他只是背着一只手放低礼帽深深的鞠躬下去。
虽然在萨克雷看来这已经是一个大礼了,但是殿堂中有一名官员站了出来喝道:“蛮夷之邦如此无礼,还不赶紧跪下。”
萨克雷自然是听不懂的,他带着的一个洋买办吓的簌簌发抖,连忙向他卑微的说道:“大人,你赶紧双膝跪下吧,在中国冒犯皇帝是要杀头的。”
萨克雷的神情变的不平起来,在他看来除了耶稣以外,谁都不能让他这样下跪。更何况萨克雷有着代表日不落帝国的自觉。
就在双方要发生争执的时候,刘寄挥手让出列的礼部尚书汪廷珍退回序列。
以刘寄大学时为了考托福下过苦功的英语,他还是能基本听懂萨克雷和洋买办的对话。对眼前穿着燕尾西服,打着领结,戴着高顶礼帽的年轻人。刘寄决定要好好的利用一下,让萨克雷成为自己和西方一道桥梁。所以他阻止了殿上一定要英人跪拜的礼部尚书汪廷珍。让萨克雷将来意叙述了一遍。替萨克雷翻译的洋买办转述着萨克雷的话,话中多次提到要中国皇帝保障英国人在中国的安全,开放更多的通商口岸。最后提到了要求中国皇帝调查死在中国的英国船长,并在调查后作出适当的赔偿。
刘寄看了殿堂中群情激昂的群臣一眼,那名洋买办说话的声音也小了下来,额头上的冷汗涔涔。别说刘寄深厚的英语功底,他就是用猜也猜得出洋买办后面的话已经开始在篡改了,把萨克雷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