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味 > > 心理控制术 > 第11部分

第11部分(2 / 2)

新鼻子和新鞋子都无法确保成功

不妨想想围绕迈克尔·乔丹设计的那个著名广告计划,其口号是“我想成为迈克尔那样的人”。几乎没有哪个年轻人的身体条件足以复制迈克尔,乔丹那样的表现,即便他们同样拥有乔丹那样极为严格的纪律性、敬业精神、职业态度和永不言败的灵魂。如果这种广告计划的目的是无害的,只是为了推销运动鞋和运动服,那倒还好;如果对某些人来说,它能起到积极的激励作用,能成为奋发向上的动力,那倒也值得肯定。然而可悲的是,对另一些人而言,它唯一的作用就是树立了一个不可能实现的理想,或者更糟的是,使一些年轻人从自我存在的中心漂移到自我存在的边界,而当他们发现一双新运动鞋产生的魔力,和手术刀造出的新鼻子产生的影响差不多时,就只能以失望而告终。

如果以更成熟、更睿智的眼光看待迈克尔本人和这一广告计划,我们就不会受到它的“反向催眠”,而是将其转化为动力,看成是过眼烟云,而是更加深入地分析那些造就乔丹成功最大原因的特质和行为,不是沉迷于追求天生而非凡的身体天赋。这种特质和行为可以存于一个人内心,你可以强化它,甚至模仿它。我们甚至可以说,一个生来身体条件就不如乔丹的篮球运动员,如果以乔丹为榜样,也可能在篮坛比肩乔丹甚至超越他的成就。

具有自卑情绪的人总是通过追求卓越而错上加错。她的感受产生于“我不如别人”这一错误前提。从这个错误前提出发,一个完整的“逻辑思维”和合理感受便得以建立。如果她由于自认为低人一等而感觉不佳,那么救治的良方就是使自己变得和所有人一样好,而真正感觉良好的唯一途径就是使自己高人一等。这种追求卓越的心理会给她带来更多苦恼,导致她更加灰心,有时候甚至会造成以前从未有过的神经衰弱。她变得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痛苦,而“越是努力地尝试”,痛苦就越深。

自卑和优越是同一枚硬币的两个对立面,治愈自卑感的途径在于认识到硬币本身就是人造出来的。

只有这几句话才是你的真理:

你并不低人一等;

你也不高人一等;

你不过就是“你”。

“你”作为一种客观存在,不应与任何其他人形成竞争,因为在这个地球上没有任何人和你一样、和你处在完全相同的水平线。你是一个个体,是独一无二的。你不“像”任何其他人,也永远不会“像”任何其他人。你不应该去和任何其他人相像,也不能指望其他人像你。

上帝并没有创造一个“标准”人,并通过某种方面给此人打上一个写有“这个人”的标签。他把每个人都创造成独一无二的个体,就像把每一片雪花都创造成独一无二的个体一样。

上帝造出矮个和高个,魁梧的人和小巧的人,瘦人和胖人,黑种人、黄种人、白种人、棕种人。他从来没有对某种尺寸、体形或肤色表现出偏爱。亚伯拉罕·林肯曾经说过:“上帝必定喜爱普通人,因为他创造了那么多普通人”。他说得不对。世上没有“普通人”——不存在标准化的普通模式。他应该说:“上帝必定喜爱不普通的人,因为他创造了那么多”。这样也许更接近事实。

自卑情绪和与其相伴的每况愈下的表现,在心理学实验室是可以相互转变的。你要做的事只有一件,就是设立一个“标准”或“平均值”,然后让你的实验对象相信他达不到这个标准或平均值。我在本书首版中介绍了一位心理学家,此人希望搞清自卑感对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哪些影响。他让学生们参加一整套例行测试。“但是随后他郑重宣布,那些‘普通人’只花了测试所要求时间的1/5就完成了任务。测试进行中,铃声响了,这表示‘普通人’所要求的时间已经到点。事实上,这时候一些最聪明的测试对象反而变得战战兢兢、不知所措,认为自己才是笨蛋。”(《你的头脑里有什么?》,《科学文摘》,1952年2月)

试假设一下。如果你对高尔夫无甚了解,第一次被人带到高尔夫球场,别人向你演示这项运动的基本技巧,并告诉你新选手的平均成绩是80杆。如果你相信这句话的正确性,那么在你打完第一轮高尔夫时,对其结果有什么感觉?

或者再假设,如果你对保险业知之甚少,但打算进军保险业,并且相信新加盟的保险代理人一开始每月酬金是2万美元。第一个月下来,你对收入的结果有何感受?第二个月呢?

还可以想想把自己和某种非常不公平的“田忌赛马”式标准对照,会带来什么危险。比如说,如果我拿自己图书作品的销售量与小说家汤姆·克兰西或斯蒂芬·金的相比,以此来衡量我作为一名作家的价值,那真是和龙王比宝了。

不要拿自己去与“他们的”标准比。你不是“他们”,所以永远赶不上他们的标准。同样,“他们”也不会拿你的标准去追求——他们也不该那样。

如果用心理控制技巧与你的自我意象交流,你的目标就不应该是觉得比别人高上一等,也不应老是觉得比别人逊色一筹,而应该是形成自己的独特人格,取得独一无二的成就。

怎样通过放松来解除催眠

肉体的放松在催眠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我们眼下怀有的信念,无论是好是坏、是对是错,都是在毫不费力、不带紧张感、不经过意志磨炼的情况下形成的。我们的习惯,无论是好习惯还是坏习惯,也都是通过同样的方式形成的。由此推断,我们必须运用同样的过程去形成新信念或新习惯,也就是说,要处于放松的状态下。

如果能每天坚持肉体放松练习,就能带来与之相伴的“精神放松”和“态度放松”,而后者是能使我们有意识地更好控制的自动机制。从本质上讲,在解除消极态度和消极反应模式对我们的催眠作用这个问题上,肉体的放松也具有强大作用。

心理控制训练(每天至少练习30分钟)

舒服地坐在一把椅子上,或者面朝上躺着。尽可能有意识地“放开”各种肌肉群,不要在它们上面使劲。再有意识地注意身体的各个部位,让它们也放松点。你会发现自己总能自发地放松到某个程度。你可以停止皱眉,让前额放松下来,也可以减轻下巴的紧张感。你可以让双手、胳膊、肩膀、双腿处在比平时更放松点的状态。大约花5分钟做这些,然后不再注意你的肌肉。如果时间更长,你可能通过有意识控制想改变这种状态?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