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味 > > 新纪元1912 > 第66部分

第66部分(2 / 2)

理倒是这个理

双脚踏上连云港的时候,孙善根打量了一下眼前的连云港,这显然是连云港站的“郊外”,虽说路边盖着两层的小楼,可却显得冷清许多,只不一些敞着门的店铺,生意似乎很是一般。

不过虽是冷清,孙善根却注意到这街上远比自己到过的任何地方都要干净,这路上甚至都见不着多少树叶,显然每天都经过精心打扫。对此他倒是不觉的稀奇,过去两月前,就是因为随意倒污水,有一个人被判了六年徒刑,来的路上,身旁的萧子新甚至还特意和自己交待一番。连云港的规矩多,而最大的规矩就是这街道卫生,甚至每个月还有卫生处的人上门督查卫生,连续两次不合格,就会吊销营业执照。

“现在连云港比过去热闹多了,过去,这街上都是酒馆、窑子、赌场,现在,你瞧瞧那边,街两边的店铺里头东海县有的,这也都有,东海县没有的,这里也有,就是……嘿嘿,就是街上女人少。”

萧子新嘿嘿一笑,然后又自顾自的说着。

“那劳工团人差不多都是光棍汉子,在这里落户的都是那些大工匠,都是公司给盖的房子,那房子,一个个那是好看,说是将来,其它人也能住上那样的房子,只要好好干活就成,俺到是成巴着那些人赶紧落户这。”

“哦,为啥”

孙善根,这下倒是好奇了起来。

“你不知道,这铁路没修到东海县的时候,这地头上,人海了去了,那生意,一天都能卖掉几百斤酒,可现如在,铁路朝西边修着,那修路的工人也就离开连云港了,卖酒的生意自然就不比从前,你瞧这街上,过去小一半都是窑子、赌档、酒馆,现如今都改了,要不就是随着工人朝西迁,那边不是人东海站嘛……”

嘴上说着的时候,萧子新满面尽是遗憾之色,自己舍不得丢掉这地方,要不然也跟了过去。

“唉,孙大哥,你是这来做生意的吧”

瞧着身旁这孙先生的模样,萧子新能猜出个十之**来,像他这样的人,十之**是来这投资办厂的。

“嗯,来这看看,看看能不能瞧着机会……”

孙善根到是没有隐瞒的意思,自己从徐州来这,就是想在这地方看看寻着合适的机会,办家工厂。

“哦,孙大哥,若是你想办厂的话,怕是得快点去招商局”

这一路上聊得投机,萧子新这才连忙提醒了一句。

“嗯?为啥?”

“孙大哥,您不知道,前些天,李先生去青岛的时候,和那个,德、德华,对,就是叫这名字,”

“德华?是所大学吧”

听着这名字,孙善根不禁一愣,自己的侄子今年也去青岛考过德华大学,可是却没能考上。

“对,就是所大学,这不,李先生请德华在连云港建所分校,这不,工业区不少厂房除了**自己的工厂没停,其它的都停了下来,上万个建筑工人都到河西去盖那大学去了,那大学老大了去了,公司在河西征了好几千亩地,说是要办咱中国最大的大学……”

“啥?**要办大学?”

孙善根眼睛一睁,几乎都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消息,这没见报纸上提过啊。

“俺也不知道,反正孙大哥,若是你来这办厂,若是不抓紧时间,只怕是一年两年的,都不一定能找着合适的厂房,所以孙大哥您可得……”

萧子新再说些什么,孙善根已经听不清楚了,这会他的脑海子里只有一个念头,这**,不对,这连云港要办大学,还是全中国最大的大学……

(明天三更求月票拜谢)。

第113章 担挡(,三更万字!)

第113章担挡(第一更,三更万字!)

站在浦口镇河西“连云港德华大学”的工地上,看着那些工人在德国建筑师的指挥下,用石灰勾型,用线车固定地基方位,数十名德国建筑工程用之于测量工具细化着这片土地,而更多的工人却在那里规整着土地。

未来这里将来耸立起一座大学,一座亚洲第一流的理工大学,也许百年之后,这所“cIT”将会成为全世界最优秀的理工大学。

想着这一切,李子诚只觉得内心抑不住的涌起一阵激动的情绪。

“这是个伟大的工作,这是个很好的事业。”

一声自语从李子诚的嗓中迸出来,和着寒意十足的海风,李子诚只感觉自己似乎看到了一年后,这所大学主体建筑屹立于此的模样。

“今天的德华,明天的中国理工大学”

心底这么思索着的时候,穿着大衣,头戴礼帽的凯贝尔却拄着拐杖走了过来,看到朝自己走过来的凯贝尔,李子诚挤出一些笑容。

这位可是未来德华大学连云港分校的第一任校长啊。

“凯贝尔先生”

手指着远处那一个个穿着蓝色粗布劳动服的建筑工人,李子诚笑着说到。

“我曾告诉过你,只要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明天十月前,可以容纳两千名学生的教室、宿舍、图书馆,就可以投入使用”

说话的时候,李子诚整个人变得有些得意,如果说后世在大型国企工作一年的经验,自己学到了什么,恐怕就是“集中力量干大事”,后世的那一个个大型国企,无一不是“集中力量干事”的表现,5o年代的时候为了建设包钢,从全国各地抽调的基建工人就达到十数万之多,从工厂基础建设,再到水库的修建、工业铁路的铺筑,无一不显现着一个最简单的真理。

“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就可以在短期内达成目标”

而现在为了规划中的六幢三层高的德式教学楼、试验楼以及十幢三层高的学生宿舍以及265座位于海滨的德式别墅,那是为学校的教授准备的,自己一共从劳务公司抽调的近7ooo名建筑工人,相当于把连云港一半以上的基建工人都调到了这里,甚至不惜暂缓那些出租用基建厂房的建设。

“李先生,现在我不得不承认一点,你的确履行了你的诺言”

凯贝尔点头说道,在青岛时面前的这位李先生向他承诺,明年十月份开学,而且是在“德华大学连云港分校”的学校内时,他还曾以为这不过只是一个吹嘘之词,可是,现在,在《合作办学协议》签字不过一个星期之后,看着眼前的这片工地,凯贝尔总算是相信了明年十月,德华大学一定会如期开学。

“相信我,凯贝尔先生,很快,我们就会办成这所大学,还记得我们的之间的承诺吗?”

李子诚笑着反问一句。

“当然,李”

凯贝尔用力的点下头。

“你提供一座学校,而我负责把这所学校建成亚洲,甚至全世界第一流的学校,我向你保证,这所学校内会拥有德国第一流的学者任者,而且它的教学仪器也是最先进的,同时我本人将会向“德中学会”申请一笔经济资助,相信我,他们一定会乐意向您的大学提供这笔资助。”

凯贝尔信誓旦旦的说着,对于他个来说,他相信随着这所中国最大规模的大学建成,很快自己的将会达到人生荣耀的最顶点,自己将会开创一个历史,也许二十几年后,在这所大学中,还会出现自己的塑像,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自己的名字将会随着这所大学一同几十年、几百年的传承下去,即便是一百年以后,只要这所大学存在着,自己的名字就必将为世人称道,而想要实现这个目标容易且简单,那就是把这所大学办成一流的大学,只有一流的大学才不会被时间所淘汰。

“这所大学,在建成之后,我完全交给你,请你记住一点,我希望这里能够培养出具有世界水准的工程师,并能成为一针催化剂,他们和他们的学识将会重塑这个垂头丧气、喑哑沉沦的国家”

认真的盯视着凯贝尔,了解他的野心和愿意的李子诚明白,在很大程度上,他和自己的利益是一致的,无论出点如何,两人都希望把这所大学办好。

“李,请你相信,这所大学将会成为真正的科学福音的圣殿”

此时凯贝尔用一种极为神圣的口吻说道,他相信自己可以把这里变成科学的圣殿。

“李,还有一个问题,你的副校长也就是学校的总稽察选择好了吗?我们需要的是一位极具名望的中国文人,而且他必须要懂得教育,因为,我们……”

不待凯贝尔把话说完,李子诚却看了一下时间,然后微微一笑。

“凯贝尔,相信现在德华大学的总稽察应该已经快到了连云港”

这里就是连云港

从马车上下车之后,先看一眼那宽敞的黑色的柏油街道,再踏上马牙石铺成的人行道。

估且算是城市吧

蔡元培在心里嘀咕一声音,这会属同盟会,却于数月前丢下一纸辞呈同唐绍仪一共辞职的前教育总长,这会正在用一种好奇的眼光打量着这座算不上城市的城市。

道路远比任何一座中国城?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