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以,关东军为了彻底控制伪军和限制伪军的发展,不断的将伪军往南线抽调。抗战爆发之后,又抽调了一部分伪军去关内作战,这才渐渐的将伪军的数量控制在一个关东军能够接受的过程中。
或许,从这一点,蒋介石看到了希望。
伪军为什么不反抗,甚至夺取rì本人在满洲的利益,将满洲国合法化?
相信,不仅当时的国民zhèng fǔ会从后方给予支持,另外苏联也会给予在各个方面的援助。是伪军将领的短视?还是那些拥戴溥仪,有从龙之功的将领,不过想做一个山大王,当上土皇帝,过几天舒坦rì子?
那是这些人没有感觉到疼,现在,伪军被关东军层层严压之下,反抗之心自然会起来一些。
平心而论,站在曾一阳的立场上来说句公道话,戴笠领导的军统,在情报侦察和敌后暗杀等方面并不弱于rì本的特高课机关,唯一让戴笠无法和rì军特工组织相提并论的是战场的主导权。
丢失的国土太多,想要仅仅靠着军统一个部门就掌握所有的中国战场的消息,显然有些强人所难。
但戴笠一直对东北有着很大的期望。
这不仅仅是蒋介石对这块丢失近十年国土越来越重视,尤其是rì苏在蒙古的战争更是暴露了关东军在外部的局势并不明朗。加上曾一阳入满之后,东北内部将越来越不平静,西南国民zhèng fǔ派兵自然不可能,可放着这样的好机会从眼前溜走,蒋介石心中也是不舍。
权衡之后,给戴笠出了一个难题。
让戴笠筹备一个能够集中情报收集,和敌后伪军将领接触,加上游击战术的小分队,用观摩战场的名义,送抵东北境内。
好在国民zhèng fǔ和苏联的关系因为抗战继续,而并没有全部停止两国的交往。
就斯大林的个人想法,是希望用中国拖住rì本进攻的步伐,防范东西两面受到夹击的困难局面。可曾一阳在东北干的不错,关东军自顾不暇,哪里还有jīng力去对付苏联,rì军高层中也产生了一些消极的想法。中国战场再打下去,rì本就别想其他的战场了,整个国家都将被拖死在中国战场。
而德国的战争机器却让rì本人在羡慕之余,开始审度本国的战略。
进攻中国是个错误吗?
按照中国当时的国情,如果没有中rì之间的全面战争,中国国内的南京zhèng fǔ肯定会雄心勃勃的和西北**军队死磕。不仅对rì本造成不了太大的影响,而且南京zhèng fǔ甚至可能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表面上中立,暗地里坑英国佬一把。
可惜,说什么都晚了。
军统chóng qìng本部,罗家湾18号内,一百余从zhōng yāng军中抽调出来的爆破、侦察、指挥人才已经在这里集训了差不多半个多月。而作为行动全权指挥的戴笠,刚刚在会场的讲台上说了一段热情洋溢的话,勉励中jǐng示着所有准备进入东北开辟所谓敌后情报站的人员,不能公开的和**满洲的人员闹摩擦。
话糙理不糙,戴笠的潜台词很简单:“你们是去给鬼子添堵的,想要活下去,就不能给曾一阳下手的机会。”
就像是在第三战区,新四军从和三战区**合作,到互相的提防,开始摩擦。
都是因为一些小事引起的,当然顾祝同在当时的情况下的推波助澜的作用也不能忽视。
说了一大段白话,戴笠匆匆坐上他的汽车,赶去码头。
他还要去黄山官邸汇报情况,蒋介石重视的国民zhèng fǔ的大义,这个‘大义’有时候确实很好用。但在各方势力交错的战区,连一点实惠都捞不着。
金沙江南岸的黄山,云雾缭绕,终年绿茵缭绕。
在山腰上的一片平整出来的平地上,错落有致的散落了一些建筑,整体是一座中西结合的二层小楼,青砖绿瓦,在山林中有着异样的别致。
“委座,戴笠在门外等候,是否让他进来!”
作为蒋介石的公文秘书,陈方自然要随叫随到,因为老蒋喜欢用手令,此时国难时期,一般官员的手令并没有约束力,但蒋介石是一国首脑,这手令和国府政令没多大的区别。深怕这些手令和zhèng fǔ政令冲突,所以在侍从室内部,留一份底稿,作为参照。
“哦。”蒋介石其实早就看到了戴笠的身影,每天蒋介石都会将从chóng qìng买来的报纸,仔细的研读。这功夫,一般他喜欢坐在二楼的阳台上,躺在藤椅上,身边的茶几上一杯白开水。
就这样,蒋介石静静的看着当天的新闻。
在读报的时候会小声的骂些家乡的俚语,比方说‘娘希匹’之类的,说明他动了震怒,或者是极度高兴的时候。
但今天,蒋介石在端详戴笠。戴笠在外的名声不好,这一点蒋介石是很清楚的,他不可能给一个人无限的权力之后,却失去对这个人的控制。而戴笠,非常有心的总会做出一些出阁的事情来,比方说流氓习气很重,喜欢调戏良家。多年以来,戴笠的名头就像是军统的声望一样,与rì俱增,当然都是不好的方面。
这其中有戴笠的本xìng使然,何尝不是戴笠的聪明之处?
用自污来取信蒋介石,这个办法虽然名声上不好听一些,但戴笠本来就出声街头混混,在帮派中混过,深知名声都是假的,唯有实力才是真的。加上本xìng演出,更是如鱼得水。
别看戴笠在人前那神奇的派头,把人不当人看的跋扈。但真要到了黄山官邸,他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声,深怕触动了蒋介石的忌讳。
其实,蒋介石下这个决定的时候,内心是非常担心的。
东北不同于三战区,曾一阳也不是叶挺有那么多的顾忌。戴笠选的人能在东北立足吗?
蒋介石闭着眼睛,冥想了一会儿,感觉神清气爽,便吩咐道:“让他进来。”
每一次进黄山官邸,戴笠总是打起十二分的jīng神来,这种神经紧绷的感觉,能够让他对周遭的事务有着特别的敏感度。
“陈先生,校长心情如何?”
面对陈方,戴笠也带着十二分的小心,侍从室是蒋介石最近亲的人,他在外跋扈,但在陈方面前还是谨小慎微的一副模样。
“委座还没有看‘那边’的报纸,所以尚可……”
陈方笑吟吟的回答,戴笠给他面子,他当然不能把自己当成大爷一样给供起来,熟知戴笠无赖手段的人,都会对这么一个chóng qìng第一滚刀肉敬而远之,陈方但求不得罪对方,就已经烧高香了。
“多谢,陈先生。改rì一定重谢陈先生。”
这句话,戴笠说了至少有千八百遍了,陈方也知道当不得数,摇了摇头,将戴笠让进了官邸。
!@#
第四二六章 一群土包子
第四二六章 一群土包子
戴笠没想到的是,蒋介石竟然没跟他多解释什么,直接让戴笠准备的人手,带上装备从chóng qìng出发,赶往苏联的阿拉木图。
并从阿拉木图转机,抵达蒙古,最后一站是伯力。也就是苏联的哈巴罗夫斯克,从三江根据地进入东北。全程大部分都是飞机,将直接动用5架轰炸机来运送人员和设备。
显然这些准备都是周至柔一手包办的,让戴笠惊悚的是,他竟然对此一无所知。
当然,周至柔是空军司令,又是直接听命于蒋介石、宋美龄的侍从室高官,没有必要给戴笠汇报些什么。从一个比喻来说,侍从室是蒋介石zhèng fǔ的大脑,而戴笠不过是其的眼睛,甚至连眼睛的功能不见得有,蒋介石用军统最多的反而是藏在衣服袖子下的那把匕首。
大脑无法替代,但工具用的不顺手,自然可以换。
所以,戴笠对上侍从室的那些中将高参,从内心来说,是没有底气的。他也不敢去质问周至柔为什么将所有的事情都背着他,不让他知晓,只能气鼓鼓的离开黄山官邸,却他军统总部作威作福,发一通脾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