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味 > > 血战旗 > 第413部分

第413部分(1 / 2)

>    从榆树的作战中,他看到关东军在作战中的思路也在转变,这有关东军高层对于重兵围剿的效果不佳,才转出现的新战法。

谢维俊一度担心过绥化的战斗不好打,可没想到的是,部队主力刚刚抵达巴彦,担任侦察任务的侦察大队就源源不断的将日军主要兵力的布置给送到了指挥部。

而曾一阳从各种情报中,一眼瞅准了日军在该地区的炮兵和骑兵部队。

仅仅一出手,就让该地区的日军最高指挥官,田中信男的小辫子捏在了手中。而日军呢?一处被动,处处被动。

接下来的作战,对于前线指挥部队作战的王利发来说,将是非常简单的围点打援。就像是切西瓜一样,将抱成一团的日军主力,一点点分剥开来,一口口的从容吃掉。

平时日军也不会这么容易露出败相。

在兵力日军也不弱于曾一阳现阶段能够调动的部队数量,关键还是绥化日军被捏住了命门,而田中信男又太固执造成的。

曾一阳像模像样的夹着一本教案,向前敌总指挥部走去。还没有走出打谷场就远远的看到等在一边的谢维俊和肖龙两人,两人也随即迎了去:“日军又有新行动了?”

“田中就凭借手中的3000步兵还想翻本。在进入庆安之后,不到一个小时,就派出了两个中队,在庆安东南防线的呼兰河边设立的河防阵地。而城内的鬼子也不消停,像是有开拔的迹象。”

肖龙的带来的情报不算太重要,但说明了一个重要的信息。

田中信男并不知道曾一阳手中的兵力情况,原本1纵两个旅围困主力绥化骑兵14联队一部,一个大队的兵力,捎带着将野炮兵20联队的一个大队逼开了公路。

完成这些部署之后,王利发立刻抽调了两个团的兵力,直扑北线的望奎,和青冈,在绥化的外围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包围圈。日军增援部队想要通过这些区域,都要经过1纵这两个团的防区。

在这种情况下,留给田中信男最好的办法就是不惜一切代价,用步兵突破警卫旅防线,急行军至绥化城内,然后固守待援。

时间拖的越久,对于田中来说就越危险。

但结果是,田中信男考虑到铁道线已经不安全,步兵沿着公路急行军,容易在靠近绥化的时候被伏击,这样一来损失必然惨重。还不如主力直接和被围困在庆安北部的骑兵和炮兵两个大队汇合,用兵力优势,压垮警卫旅的防线,在外围歼灭警卫旅外围兵力,达到不用城防战,就解决绥化危机的窘境。

“田中既然想要大打一场,告诉闵中原鬼子北可以,但绝对不能再放鬼子回庆安,把后路给我断掉了。”

曾一阳沉吟了一会儿,才对肖龙下令道。接到命令的肖龙,马就去派人下命令。

“是否命令王利发和马文军,将围困在岗的日军歼灭掉?毕竟日军骑兵在不计伤亡的时候,在接到南线增援的情况下,突破重围,和田中支队的主力会合。”

谢维俊倒不怕日军的炮兵还有机会从包围圈里逃跑。

“绥棱的守军有没有动?”

曾一阳突然问道,司令部前期对巴彦、庆安和绥化这几个县了解的比较充足,但对于绥棱,在请报有些空白。

一来是绥棱日军兵力驻扎不多,人口稀少。又不在交通要道,并不是部队的主攻方向,自然在防备也不是那么严密了。

曾一阳这么问,可就让谢维俊犯难了,他对绥棱的情况也不是太了解,就知道这个县日军总兵力驻守也不超过一千人,还不到一个满编大队的兵力。

料想绥棱的日军守备部队要是再南下,这个地区就真的成了真空地带了?

“日军没有行动?”

曾一阳一看谢维俊的表情就知道了大概,绥棱的重要性并不凸显,除了有几处矿藏被鬼子占着之外,土地也不多,人口更是稀少。集中并村之后,整个县也只有几个像样点的大村庄。

“没有行动,这才是大问题!”

曾一阳略有深意的说了这么一句。

第三零六章 伪军的心思

回到指挥部的曾一阳,给前线下达了一个命令,让王利发和马文军立刻对包围的日军部队进攻,并派出侦查人员,严防可能出现的庆安援军。

从种种迹象来看,日军30联队北的迹象很普遍。

这当然不可能威胁到全副苏联制式装备的3纵后方,因为绥棱的地形复杂。只有其西南一小部分才是拥有车站,地势也比较平坦,其他区域,多半是草甸子、水子,夹杂着沼泽等。

即便是当地人,有些地方不敢去,一支几千人的部队要穿越这片区域,在没有追兵的时候也不容易,更何况在战时?

曾一阳想来想去,田中信男最可能看重的就是仅仅在绥棱只有几公里的一段铁路。这对于一个几千平方公里的土地大县来说,根本就是冰山一角。

也就是这个角落,集中了绥棱日军主要兵力的9成以,可以说,在绥棱没有什么地方比县城西南部更重要的了。

“田中信男执意进入绥棱,那么原因就只有一个,田中信男有救援的意思,而且还打着小算盘,固守绥棱,等待南下的12师团主力。不能再等了,需要立刻解决绥化周边的日军,不然再外有强援的情况下,日军死守就麻烦了。”

谢维俊的担心和曾一阳不谋而合,两人都是熟知战争的人。

原本的作战中,就把12师团考虑进来了。在北满,日军能够用于野战的拥有12、14、23师团一部,29师团一部,2师团一部,加边境守备部队,总的兵力也不少。

除了要塞兵团无法动用之外,其他两个野战师团出兵是最好的选择。

“1师和3纵在北线的筹备如何?”

“该准备的都准备了,部队作战的弹药也很充足。那些苏联的45战防炮,都配属到了一线部队,只要日军的坦克出现,就能狠狠的给他一家伙。就是1师的准备还有些不足,关键是,如何才能将南下日军拖往山区,杨司令那边可是一头雾水。”

谢维俊原先认为,只要扼守住日军南下的补给线,就能给12师团以痛击:“事实,问题并没有像想象的那么简单,12试探摆明了只要打通了绥化的交通线,从关东军工业中心区域,就能给予12师团更多的补给。而在黑河的物资,根本满足不了12师团的消耗。”

所以,很可能出现一个怪圈,1师进攻12师团补给线越猛。12师团在前线的进攻就越疯狂,一旦12师团突破了3纵的防线,那么结局就很不好说了。

曾一阳对于3纵和1师能够防住12师团,心中也有些担心。依照情报,关东军12师团是作为对苏联进攻兵团来看待的,配备了一些装甲部队,但数量一直无法获得详细的情报。

虽然3纵拥有一个营的小口径野炮,是专门用来对付日军坦克的部队。

但总不会事事都如意,日军的坦克在整个二战史中默默无闻,装甲薄弱,大炮膛压不足,直接导致火力穿透力的薄弱。可是,日军的坦克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快。

轻型坦克能够轻松的平原区域开出60迈的极限速度,这在二战坦克中绝对是第一快的速度。

而炮兵需要一个稳固的进攻阵地,要是还没等炮兵布置好,鬼子的坦克就开过去了,这仗也就打不成了。

这才是用炮兵对付坦克部队最头痛的地方。

用燃烧瓶去对付坦克,那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关东军一度非常推崇这种战术,成本低一个汽水瓶子,一瓶子汽油,比手雷的造价都便宜,见效快。在诺门坎战役中,每个士兵都分了两个装着汽油的可乐瓶子,但是连日本兵都知道,用这种方法去对付苏联坦克简直就是送死。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