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味 > > 血战旗 > 第352部分

第352部分(1 / 2)

>    但这点病痛一点也不妨碍他去调侃那个老对手,陆相——东条英机。

不过,很意外的是,石原莞尔一点也没有奚落的言辞,反而诚恳的建议天皇,一旦梅津美治郎从关东军司令官的位置上引咎辞职,那么其接任者一定是一个需要有大毅力,大智谋的军事人才。在日本国内,任何人都比不上东条英机对天皇的忠诚(这一点很重要),军事上东条英机的能力也不差,而且还在关东军中有过任职经历,熟悉关东军的整个体系,是接任梅津美治郎最佳人员。

这才让东条英机嗅到了一丝阴谋的味道,石原绝对不会这么好心。

临时改变了他的想法,请求天皇赦免梅津美治郎的失败,给于雪耻的机会。走出皇宫的那一刻,东条英机抹了抹了额头上的汗水,心说:好悬。原来石原莞尔差点快要说服昭和天皇,好在他在天皇心目中的地位要比石原莞尔重要的多,不然真的给发配去了关东军。作为昭和天皇最忠实的臣子,坚定的皇道派,东条英机在昭和天皇心目中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这在当年,还是皇太子的昭和去欧洲游离时候,在接见了一批日本在欧洲的使馆武官,其中有永田铁山、冈村宁次等人,之后有了巴登巴登密谋,为昭和的篡位,寻找盟友。

而东条英机作为这次密谋的四个人之一,确实是昭和最忠实的臣子。当时作为密谋的第四人,东条英机在门外望风。

一旦入住长春的关东军司令部,要是风平浪静还好说,不但大将的晋升完成,在此进入内阁,将会有更重要的位置。

可是一旦失败呢?

结果是显而易见的,要么去预备役,要么干脆从哪儿来,回哪儿去。

可是,满洲的局势还很不明朗,曾一阳显然比任何一个抗联的首领都难对付。尤其是,在张鼓峰和诺门坎之后,苏联开始对日本政策倾斜。这为曾一阳能够满洲,获得苏联援助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东条英机的临阵退缩,才给了梅津美治郎重整关东军雄风的机会,而从华北调兵,也是无奈之举。不过相信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多田骏中将不会拒绝关东军的请求,也不会让梅津美治郎的面子下不来。

虽然华北的防御形势比满洲更加不明朗,这也是因为,在中国华北地区,抗日部队多达数个势力,各个势力又交错在一起。中央军、杂牌军、晋绥军、还有以中共领导的八路军等部队,另外还有土匪,接受了重庆方面授予的剿匪司令等等。

好在,中国华北的各方抗日势力都互相牵制,除了山东地区,40军为主力抗日部队,节节胜利,让华北方面军,第2军的压力很大之外。其他地方,抗日部队和日军发生大规模作战的机会不多。

多田骏那里知道,一场大战,正在无形中筹备。

等待华北日军的将是,一场滔天巨浪。说是配合东北抗日部队的作战也好,说是打断重庆政府中投降派的软骨头也罢。

从彭老总下达作战总动员的那一刻起,这一场战役,就会让华北日军,体会到,在风暴中航行下小帆船的绝望。

第二二九章 陈光入满

关东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动员着关东军的一切力量,准备用实力说话的时候。

曾一阳最大的后手,也终于在这时候出招了。

北进的山东军区两个纵队,在陈光带领下,从河北进入山西地界。两次过日军封锁线,而且还是大部队经过,这让华北日军有了一丝警觉。

但还没有彻底的反应过来。毕竟看守交通线路的有不少是伪军,得过且过而已。鬼子不问,他们也乐的装不知道。

陈光抵达晋察冀军区,马上就要出关,这时候,部队的粮食补充,弹药补给,都是一个大数目。

当陈光看到,从晋察冀军区送来的物资比原定的少了三分之一,顿时大怒。

在江西的时候,陈光打仗是勇猛,但性格也颇为倔强。打文家市的时候,陈光在前线指挥作战,子弹打入膝盖骨,卡在骨头中间,还能从担架上爬下来,进入阵地,直到战斗结束。

这样性格的军人,根本就不是说几句好话就能摆平的。

作为北上支队的副参谋长,王秉璋笑着在陈光面前,劝解着,别前脚刚走进人家的地盘,后脚就跟人骂娘。做客人的总要给主人一些面子吧!陈光左右晃动了一阵,见去路被王秉璋挡住了,顿时怒道:“你让不让,不让我……”

目光左右的来回的找寻着,像是要找个顺手的家伙事,教训王秉璋。不过,王秉璋可不怕,反而笑着说道:“马上就要见老军长了,说出来你这个当首长在路上就发牢骚,打人。这话要是传到老军长耳中,您可要落下脸面了。”

“你小子,敢告老子刁状?”陈光瞪着眼,仰头盯着王秉璋。

王秉璋心中苦笑,这是个什么活啊!自己气势上先天不足,要不是罗政委一再嘱咐,要在路上拦着陈光,打死他也不会将这样的活揽到自己头上。陈光个子矮小,而王秉璋这个西北大汉,可要比陈光高上一个头。但个子矮的陈光,却逼的个子高的王秉璋连连后退。

王秉璋老不容易挤出一点笑容,赔笑道:“这不还没告吗?”

“有这个心思都不行!”陈光怒道。

“行,我尽量。”王秉璋道:“不过司令员,你这个脾气,可不能跟聂司令搞僵了,毕竟王炳南是我们40军出去的,算是聂司令捡了个大便宜,但底子还是曾总留下的。要不然,9纵也不会发展的这么快。但人跟枪都在人家的地盘上,我们虽说去要,是理直气壮。但是也要注意方式方法啊!这可是政委常说的。”

在山东,陈光服一个人,就是罗政委。不用别的,就说陆房突围战中,陈光手中仅有千人,虽然用300人的伤亡,让日军一个联队连续进攻一天都无果,连联队长都死在了阵前,一战击毙日军1300人。

但是因为当时作战的部队中,有从中央补充到山东军区的一个干部团,300多人,阵亡了几十人。

这使得,陈光被部下误解。

要不是罗政委苦言相劝,并一再鼓励,情绪低落的陈光或许一举不振,再也没有以前的那个杀伐将军的风采。

这才有了不久之后,陈光用一个营的兵力,围歼日军一个大队的经典之战。

之后,大量的40主力部队,从鲁西补充到山东军区。陈光的仗越打越灵活,山东军区很快就发展到了十万兵马。日军才意识到,在山东,他们最大的敌人就是陈光,在结合了陈光的作战之后,日军军部向华北方面军发行了《陈光作战研究》的小册子,用来警示日军军官,不要冒行。

但书是死的,人是活的。

陈光的几次围歼扫荡的日军,一度打断了山东日军最重要的胶济铁路和津浦路。风头在山东无两,在部下面前,因为脾气暴躁,也渐渐的有了一些隔阂。这让他心中多少有些狐疑,好在有罗政委在旁边,一边劝解陈光,一边开导指战员,才让陈光没有感觉出来。

陈光的不近人情,倒是让聂司令感受的淋漓尽致,有理也不用堵着他的司令部啊!

里面的人不让出来,外面的人不让进。陈光坐在聂司令的办公室内,后背笔挺的坐在椅子上,等着主人的回来。好在聂司令没走远,是给北上支队准备粮食去了,要是真下了部队,说不定,十天半个月下来,晋察冀的司令部的工作,陈光就给他代劳了。

一年前,中原军区撤销,徐司令回到西北。

中原军区的几支主力部队,尤其是王炳南的纵队,顿时成了香饽饽。八路军各个军区,都看的眼热的不行。

当时要不是聂司令捷足先登,给曾一阳写了一封信,说晋察冀军区在八路军各军区中的困难,也不会让9纵并入晋察冀军区。当时很多的意见是将9纵,并入山东军区。

因为考虑到山东军区,已经有十几万部队,部队已经足够了,王炳南才没有回老部队。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