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来,在兵力上占据绝对优势的队,将面对的压力进一步缩小,各自的战果自然也会增大起来。
就像孙殿英的新5军,能够将一个大队的日军分割包围,并歼灭了其中大部。获得了歼灭日军600人,伪军2300的战果,并已经在全国引起了轰动。
这就是曾一阳,用精兵卡住日军的节点,让其无法结成一团,围攻其一部,取得战果。只要时机成熟,就会将日军的一个攻击集团兵力,围住,并在第一时间消灭。
香月清司明白,此时他已经失去了华北战场的掌控,霸州一失,天津就危在旦夕,如果抽调警卫天津的第六师团,和驻屯军旅团去增援保定,那么结果就是,在本土大量援军未抵达的时候,天津将会被十万队围攻。
开战一周后,张学良已经将他手中的三个炮兵旅全部下放到部队,51军有两个野战炮兵团也不稀奇。
而孙殿英和宋哲元的军队当然无法和51军相比,但总数超过八万的部队,跟在51军身后,成了最大的威胁。
加上天津十万吨军用物资的刺激,说不定即便第六师团在天津防御,那些队也不会放过如此多的物资。
“独流镇、廊坊的驻兵,在现在情况下,都不能少于一个联队。天津的警卫部队,加上唐山、宁河等地,没有一个师团的驻守是不保险的。北平的防御,尤其重要,怀涞一线至少有一个师团才能够可能出现的意外,长辛店、丰台、南苑黄寺需要一个半师团的兵力。如果准备增援109师团,那么还需要一个师团。在总兵力少于五个主力师团的情况下,进攻已经变成了赌博,很危险。”香月清司说的还算委婉,但其意思再明白不过了,华北日军一共才四个师团,整整少了一个师团的编制。
而且,109师团和20师团都是需要在本土防御的,所是一个师团,不过是半个师团。
关东军第独立第第11旅团,都是半编制的旅团,一个旅团才只有5000人都不到。
兵力上的差距,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
“向本土求援……”桥本群无奈道,因为他知道,军部已经在准备将第第16师团三个精锐师团开赴华北。但是即便动员已经开始,等得到这些部队全部到华北,也要进入9月,整整一个月,什么都晚了。
桥本还没有蠢到向关东军求援,关东军的任务就是防御苏联,尤其关东军在抽调了大量兵力的情况下,再抽调兵力,连压制东北反抗势力的能力都将失去。
更不用说,背后还有一个强大的苏联。
从情报上看,苏联人已经放开了对蒋介石军事贸易,大量的苏联战斗机正在莫斯科运送到亚洲中部的阿拉木图,一旦其中的细节谈妥,那么这些武器将直接被送到中国内陆,不久之后就能出现在战场上。
这样的对手,确实是最阴险的对手,说不定在最关键的时候,会给帝国一刀。
当晚,香月清司中将、桥本群少将,向天皇请罪,希望能够回到本土,在昭和天皇面前剖腹自杀,来洗刷在华北他们的失败。其实,香月清司这么做也是放手一搏,至少战后大败,他们也没有被迫只杀的危险,顶多转入预备役。
昭和彻底慌了,连夜召集首相近卫文麿公爵、陆相杉山元大将、即将赶赴华北的寺内寿一大将、参谋本部第一部部长石原莞尔等人,商议华北出现的重大危机。
即便连近卫文麿等人都是很不理解,为什么一天前,板垣征四郎还扬言,三天将消灭支那军汤恩伯部,打通华北到山西大同的铁路线。为什么才过了一天,局势就变得如此严峻了?
大人物中唯一一个小人物,石原很无奈的拿起了地图,不但的将得到的情报,中日两**队的态势图全部标出来,很快,队进攻的攻击目标就出现了。
石原莞尔心里顿时一惊,曾一阳摆出的这个阵势,完全不像表面的那样简单。
而华北成立的一战区,根本就不可能不被日军知晓。
张学良:一战区总司令官,才能被赋予了平庸,对于大兵团作战容易出错,而且为人激进,显然不可能布下如此难解的局势。
卫立煌:一战区副司令官,指挥的部队不超过4个精锐师,总兵力才4万人,而且个人无法对张学良的东北军做出影响,被排除了战役指挥官的可能。
宋哲元:一战区刚晋升的司令官,手中全是杂牌,只能当预备部队使用,个人在东北军集团中属于边缘人物。
曾一阳:???
石原明白,曾一阳才是这次战役的关键。
陆相杉三元看着石原莞尔不断的忙碌,他也感觉到了事态的眼中,实际上,他在第10师团下达了动员令,但是只有前两个师团集合完毕,内陆的第10师团,最快也要十天后,才能全部集结,从本土上船。
抵达的中国,也就是20天之后的事情了。
“109师团的119步兵联队1500人,骑兵大队500人被围困在定州,攻击他们的中国部队不下于6万人。其中105师是张学良的精锐部队,装备和109师团相当,人数是109师团的三倍。另外东北军两个骑兵师堵住了119联队撤退的路线,突围显然已经没有可能,只能寄希望于他们对帝国的忠诚。”杉三元的话就像是一把刀一样,让昭和天皇的心顿时一痛。
“保定的109师团失去了外围阵地后,在补给不足的情况下,坚守7天的可能性很少。届时,曾一阳的40军加入战局,这种情况将变得更为糟糕。”寺内寿一为了给自己增加将来的筹码,一口咬定109师团死定了。
“我华北军将在之后半个月内进入防守的态势,等待本土的援军抵达后,寻找队进行决战。”寺内寿一跪在天皇跟前,说话时候攥紧着拳头,说到重要关节,用拳头击地。好在皇宫内都是木结构,连地上都铺着厚实的松木板,所以也不会太痛。
这让在一边的两个绝对大人物脸色很难看,有点小白。
近卫文麿和昭和都不是军人,他们除了相信杉三元和寺内寿一之外别无他路。
石原莞尔看了周围一些大人物一眼后,发现根本就没有他说话的份。一个少将,虽然很慎重的被天皇的侍卫队从被窝里拉出来,送进了皇宫,但他只是一个小人物,言轻位卑,看不远处的寺内寿一。他知道,这个家伙虽然出生贵族,但是像市井无赖一样难缠,尤其是寺内寿一这个家伙记仇。
当年,寺内寿一还是第4师团的师团长,手下在大阪违反交通规则,被警察局拘留。他就带着一干士兵,冲到警察局,把所有能砸的东西都砸了。
石原莞尔虽然很孤傲,而且还时不时的会让他的长官难受,比方说东条英机,他常常当着东条的面,指责对方是一个下等兵。但是面对寺内寿一,除非他脑子有病,才会跟对方对上。
作为聪明人的石原莞尔,可不会跟寺内寿一这个脑子缺根劲的家伙对上,不然他会死的很惨。
不过,接着寺内寿一根本就没有一点重视石原莞尔的意思,彻底激怒了石原。
寺内寿一蔑视的站在一边无所事事的石原说道:“你可以回去了。”
啊——
石原连刚开始的一点被重视的喜悦都抛到了脑后,反而一脸凝重的对昭和天皇跪下,郑重道:“陛下,为今之计,只能让东条英机中将指挥的关东军先遣部队,独立混成第第15旅团、堤支队、大泉支队放弃对张家口的进攻,从多伦转到居庸关,进入北平增加北平周围的防御,然后腾出第20师团,进攻怀涞队的侧翼,放弃109师团的增援……”
“混蛋……”寺内寿一站起来大声咆哮着,走到石原的身边就是给对方一脚,而年轻的石原被寺内寿一的蛮狠激怒了,大不了这段日子在军部不回家,反正过两天,寺内寿一就会去中国。
石原全身用力,肩膀绷紧,寺内寿一的教踹在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