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吸引异性的分沁物会累积到体外,形成一颗能发出强光的物质。我们就是要将此物质从他们的身体上剥离出来,送回地球,安装在装饰物上,它们能自发光,而且时效长,还能根据不同的温度、湿度变换颜色,据说制成品很是抢手。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被狱警催起床,洗漱完毕,就吃早餐,这是非(www。kanshuba。org:看书吧)常丰盛的一餐,很多营养价值很高,也很难得的食物都有,且保证供应。吃过饭,我们被带到设备科,领取了各种器材,有矿灯,有背包,有绳子,有水盅,有能伸长到十多米,且前端带有锋利钩子的碳纤维杆,也有一个据说能降低氧压的面罩,面罩被人为地加大了遮盖面积,足以蒙住人的整个头部,还有一大包能保证人体三十来天营养的太空食物。
来到室外,坝子里居然停有十几辆车,车上并无驾驶员,座位也比较宽大。一辆车只上了我们一个监舍的人,这说明十几个车就有十几个监舍的人要一同前去。当所有的人都坐到位以后,车内喇叭发出提示,要我们放置好物品,系上安全带。不一会儿。所有的车一起启动,缓缓地升到十几米高的空中,地上的尘土立即向四面飞扬而起,车整齐地排成一路,在尘土中前不见头后不见尾,颇为壮观。车行速度很快,身后的尘土很快就被抛得远远的,但车的高度较低,感觉就像坐在双层巴士上一样。
车离监狱越来越远,而且随着山势,不断地向上攀登,回过身去,可以较为清楚地看监狱的全貌。监狱修建在一大块平原的边沿,被分成了十多个互不相连的区间,而我所在的地方恰恰是最小的一处,远远望去,监狱的建筑就像是沙漠里乱七八糟、奇形怪状的仙人球,这里一堆,那里一片,这里一个大的,那里一个小的,有的新鲜,有的已经有地方烂出了大洞。更远的地方,存在着很多的人类建筑的遗迹,规模宏大,但却差不多被黄色的尘土所掩没。
朝前看,我发觉我们其实正穿越着一道道峡谷,峡谷两面的山坡,一律以七八十度的直线朝天上延伸。这里的山很少能有完整的石头,全是细沙与拳头大的石块,所以,当我们的车过后,山上就像雪崩一样朝下滑着泥与石的混合物,腾起巨大的灰尘。我们并不是第一辆车,所以总有扑面而来的尘土撞在前面的玻璃上。到后来,山势越来越险峻,就有细小的石块打到车的两面,显得非(www。kanshuba。org:看书吧)常的危险。山沟里好像有水,但水量并不大,因为颜色与山差不多,所以看不很分明。山沟里偶尔也会出现几块大石头,我们的车就会突然向上升起来或者向左或者右疾速地躲避,因为车速实在太快,人就被车抛过来丢过去。如果车能飞得再高一点,也许就不会有这种情况发生,但我知道这种车的性能并不是很好,如果离地太高,遇到气流,它就无法控制。
再往深山里走,在这些荒凉的地方,我发现的树数量越来越多,树的体积也越来越大。这些树一样的呈黄色,但与地球上的树到秋天里枯黄并不一样,他们的叶子很精神地平铺着,接受着上天光的恩泽。虽然只是在我眼前一晃,但我已经感受到了树叶里包含的汁水,因为叶子很肥厚,上方平直,下方却呈半球形,如同大大的勺子。我们的车卷起的气流并不是那么容易把他们搅动。
再往前进,十几辆车渐次顺着峡谷分道扬镳,我们的车一个疾转弯,改为向东行驶,我朝前后看了看,并没有车与我们一道。前程已经开始了较大的变化,两边的山时而陡时而平,平的时候就像丘陵,陡的时候两山如笔般竖立。前面所见的树更多,也出现了很多形状怪异的树,有的树干胖得像一个个大肚罗汉,但枝叶却非(www。kanshuba。org:看书吧)常的稀疏,有的树干又瘦得如一根细线,枝叶却非(www。kanshuba。org:看书吧)常繁密,而且长得非(www。kanshuba。org:看书吧)常高,像气球一般,那树干就是牵住它的线,我们的车经过,卷起的风居然将它们朝我们这边吹过来。山上的石头也多起来,大起来,逐渐能看到成片的岩石,再往深处走,才真正有了山崖。石头的颜色与之前的有些不同,白色、灰色都有,有的还是黑色,因为有了黑色,这里的景色也就显得通透了一些,不再让人觉得心中憋屈,心情自然就开朗了许多。山崖上也有了一些更特别的植物,他们像一片片的鱼鳞一样,倒着长在石壁上,白色中透着一些粉。
按我们所学的知识来说,凡植物要生长,都得靠光合作用,也就需要叶绿素,所以才主要呈绿色,但是,在这里,这些植物,一点也不绿,但却一样长得非(www。kanshuba。org:看书吧)常旺盛,可见,专家也好,科学家也好,他们所总结的知识,那是有一定时空限制的,没有永恒的真理,也没有永远都对的人。那些老宣扬自己先进,老说自己正确的人,他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错误,只有多在阳光下暴晒,讲清理由,说透想法,由别人来批判,才可能永远保持正确。
山上的植物已经变得非(www。kanshuba。org:看书吧)常密集,高的、矮的、粗的、细的,形成了繁复重叠的自然之景,色彩由单调的黄,变成了复杂的彩色,虽然这些色彩都还不是那么明艳,但也确实让人眼前一亮。我们的车已经不会卷起尘土,沟里的水也逐渐变得清澈,激荡之时,也能翻起白色的浪花。
我们的车行慢了下来,不少的树枝会擦到我们的车身,发出“唰唰”的声音,树上结的像人头一样大的果子,不时敲打到玻璃上,有的爆掉,把像牛奶一样的果汁溅到车身上,很快被风吹散了。
前面有一壁巨大的山崖,高约五六百米,就像是一整块的石头,鱼鳞状的植物很多,由下向上,颜色居然有些变化,越往下越红。我们的车直接向山崖冲过去,已经无法再看清楚崖顶,终于,我们看到崖底前方有一块平地,两边分别立起足有十多米的高墙,大约是为了防止两山的泥石滑下来掩埋了这块难得的平地。
我们的车停下来,我们分别拿着自己的装备走下车来,刚排好队,车就开走了,灰尘让我们不得不捂着脸大骂控制车的人。室长此时又变成了队长,他是一个中等个子的人,平时言语很少,但眼睛却很有神采,他看着你,你就不得不琢磨他是不是想要让你怎么样做。到现在,我已经记不起他的名字,但是,他的那双眼睛却让我至死不忘。
队长看车走远,灰尘也小了一些,说:“进入洞中,不能单独行动,不能碰任何没碰过的东西,不能只顾自己,减压面罩摘下不要超过两个小时……”
他讲了好几个“不能”与“不要”,但我基本上都没有听进去,现在写书,只是凭感觉加上几个,我当时听得最清楚的就是他说的洞,我朝四面看了看,并没有发现有什么可以称为洞的地方。
队长讲完,走到我的面前,专门问了我是不是听清楚,我微微地点了点头,像其它人一样,将面罩侧挂在腰间,我相信,我只要照着别人样行动,就不会出现意外之事。
起点中文网 www。qidian。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第七章 地底洞穴
更新时间2012…7…21 19:26:20 字数:2608
我们排成一路纵队开始朝石壁走去,前面有一个小坡,我这才发现,那里有一片儿,像女阴一样的石缝,一条小溪从另一个山谷里流过来,被分成了两路,一路就朝我们来时的路流去,一路就从这片女阴处坠到了地底下。
我已经看到了一条小路通往那片小洞,从路面的密实程度,我觉得应该是已经有很多人曾经通过这个口子进出过。后来我才知道,这座监狱在最早的时候,主要的劳动就是替这里的一些工厂生产一些机械的配件,但后来,所有的工厂都因为招不到工人而撤走,监狱虽然不愁吃穿用度,但是,既然叫做劳动改造,服刑人员自然就不能成天闲着,所以就找到了这种方法,让服刑人员自力更生,当然也为监狱增加一些收入,改善监狱生活条件。但是,因为这项工作并不适合大规模的机械化操作,所以,正好利用监狱劳动力密集的优势,让服刑人员进行相对较为原始的劳作。我曾经在东南亚看过当地人采集燕窝,因此,当听到队长向我们介绍工作任务时,我眼前晃动的就是那种场面。这样的工作,危险性很大,特别是对身体素质要求比较高,当我看到同室里那些身材纤细细皮嫩肉的人时,我想,做这件事,我绝对有优势。
洞口虽然算得上高,但却非(www。kanshuba。org:看书吧)常的窄,同行的人开起了玩笑,他们都很顺利地通过了,我却有些困难,需得侧着身子,尽力收缩着胸和腹才能勉强通过,但背已经感觉有些擦伤。前面的人通过后,一面开着玩笑,一面停下一起看着我,欣赏我这个大个子的表演。
有人叫着:“快塞,快塞!大了,大了,塞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