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味 > > 血沃黄龙石 > 第68部分

第68部分(2 / 2)

我们的队伍虽然有些残破,而且可以算是轻装前进,但是,大家信心更足,在他们的心中,这支队伍里有了一个万人军中取人首级如探囊取物的猛人。张心更是俨然成了吕雉身边贴心之人,只要是白天,没有离开过半刻。吕雉有问不完的问题,有如泉涌的好奇,张心一一作答,把自己最近的所有见闻都毫无保留地展示了出来。我看不到他一丝伤心,他的孩子,他的女人已经被葬在了小溪边上,跟所有的死者埋在了一个大坑里,没有任何的标志,到明年桃花汛的时候,这里将再也找不到任何的痕迹。

此时的张心,满脸的喜气,恭敬地行走在吕雉马车外侧,透过那扇小窗,向吕雉表现着忠心。我无法理解张心,难道他爱上了强势的吕雉,这哪里可能?这两千年的时间,这悬殊的地位,任谁都不可能朝那方面想。

我跟在张心的身后,正好与陈可茜的马车并行,我时不时朝车里望一望,看看她娘俩是不是在打瞌睡或者正在看路边扑面而来的风景,看着陈可茜平和安宁的眼神,我心己足。

在我们即将到达宛城的时候,发现路上的难民突然增多,而空中也不时降下黑黑的飞灰,这是怎么了,八百里秦川又有了什么变故。张心偷偷地告诉我,这肯定是项羽在烧咸阳城。

虽然我相信项羽正在烧城,但我却不相信那些飞灰来自咸阳,这里可相距咸阳近千里。

张心说:“灰当然不是来自于咸阳,这些难民也未必来自于咸阳。你想,如果上面的能烧大城,下面的人就不能烧小城,烧大城的大抢,烧小城的小抢,下面的说不定比上面的更急着有这么一天,于是,上面的烧得心安,下面的烧得理所当然。社会资源虽然在一次次的火烧中化为灰烬,但也实现了一部份资源向另外一些人的流动。你看了刘邦在咸阳的约法三章,你有看出什么吗?”

我说:“没有,就是告诉人们要守法,不要乱杀人抢掠。”

“错了,这就是普通人与政治家思维的不同,虽然表面上是强迫人遵守秩序,实际上,是为了保护社会的上层。”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约法三章不是保护所有的人吗?”

“在咸阳城,谁最可能挨刀,当然是那些有权有势的人,为什么,全国都在造反起义,只要有人振臂高呼,必定有人响应,群起而攻之,所以说,刘邦的政策实际上就是在保护既得利益者,让大家不能再造反。因此,从某种角度来说,刘邦已经走向反动,全力保护既得利益者,而项羽才是真革命,彻底的革命,全面实现社会资源的再分配。这就证明了一个从来没有变过的道理,历史上,很多人利用农民革命,当他羽翼丰满,力量强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他只需调转枪口,自然就达到了改朝换代的目的。这就是所谓的革命现实,从来没有例外过。如果说得再直白些,某些新兴的精英不安于现状,于是利用那些头脑简单的农民一起来推翻现在的精英,当他们自己握有强大的社会资源时,他们就会重新拾起对精英的保护政策,与部份旧精英一起组成新的社会顶层,而老百姓只好又回到自己的底层。这也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世界上从来就没有过彻底的全面的革命,革命只存在于一小撮人,他们革了别人的命,抢到了别人手中的资源,而最广大的人们,除了革命的激情,几句吹捧的话,什么也得不到。精英才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力量,如果那样的社会资源流动能算革命的话。好在这样的革命还是显示了民众的巨大力量,使得新的精英集团不得不考虑采取措施安抚民众,满足民众一些意愿,以免再次被另外的新兴精英们利用。一个精英集团对另一个精英集团的防范与颠覆,才是社会进步的力量源泉,人民只能是一只信手捻来的棋子。”

在前进的路上,我们确实看到很多的村庄已经被焚毁,人们家破人亡,流离失所。后来,我们将吕雉送往壩上与刘邦团聚的时候,看到了关中更加惨烈的场面,就在一两个月前,我们曾经路过,那时所看到的八百秦川的田园风光,已经被项羽付之一矩。到处有无人掩埋的尸体,满目疮痍,在晴空之下,像人身上遍布的瘀伤,我不知道有多少人为失去家园流下多少泪,也不知道有多少人为失去亲人而痛不欲生,但我知道,如果我们的文化中包含更多的公开、公平与公正的追求,有更多拿起思想武器与暴戾顽强斗争而不是贪恋权势安于做狗的读书人,就不会有人敢于肆行无忌。

幸好我们没有再到咸阳城去,在我的心中那座城永远那么雄伟壮观,阿房宫没有建成,但咸阳宫的气势,永远震撼着我的心灵,让我觉出民族的伟大,但是,我们民族的伟大为什么不能永存现实呢?精英们的对决为什么总是拿人民和文化开刀?这才是世界最不可理喻的奇迹,在一个民族里,拥有最温顺的人民和最暴戾的精英以及最无耻的读书人。

我们赶到宛平城时,宛平已经大门紧闭,拒绝任何普通人的出入。我们进到城里,把吕雉安排在城里最好的房子里,立即派人向刘邦报信。

张心小心地服侍着吕雉,嘘寒问暖,比任何女人都细致。因为吕雉的仆人全部在路上被杀,在宛平城里又暂时无法找到女佣,张心就吩咐陈可茜寸步不离吕雉,而陈可茜的儿子,就交由我来看顾。

吕雉刚安顿好,城里主要将领都来拜见,张心就在吕雉身边跑来忙去,一会儿传人进见,一会儿又站在吕雉身边替人介绍,一会儿又出门传达吕雉的意旨。在晚上,我曾半开玩笑地说,他的那个样子,像极了太监,他倒并不以为意,说应承上级,这是一种荣耀,只有当别人信任你,当自己人时,你才有这样的机会。

自从接到吕雉以来,张心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他的眼里,他的嘴里,没有几个时候离开过这个汉王夫人。本来,刘邦还没有被楚怀王或者项羽正式加封,但因为张心这么一叫,大家全都叫开了。

张心的表现确实给他带来了好处,不但是他,就连我也沾上了光,城里那些一向对我们爱理不理的将领,如今看到我,也得点头哈腰,主动招呼。

有一名什长,在领粮时与发粮官发生了言语上的冲撞,正好被张心碰上,张心就教训那什长农民出生,不懂规矩。那人确实非(www。kanshuba。org:看书吧)常鲁莽,冲上来就用鞭子狠狠地抽了张心一下,张心命人将其捆绑起来,然后一顿猛抽,任我怎么劝,他也不能解气。

那名什长被打得遍体鳞伤,走路都要人扶着。晚上,千总亲自上门赔礼倒歉,送上了好些贵重的物品。千总手下一千多精兵,并不像我们虽然地位高,没有一点实权。我知道那名千总以前也是沛县的一个农民,久经沙场,死人堆里爬进爬出,靠实力,当上了这个千总,负责守卫宛城,但现在,却低声下气地讨好张心。我真不明白,为什么一个纯朴的农民,在权势面前会有如此大的转变,圆滑、势利,只在一瞬之间炼成。

这以后,张心更加繁忙,一面要随时应承吕雉,一面又要与城里的一些将领交际,粮草的收发就全交到了我的手上。

张心倒是时时记得我,只要有酒喝,总会找人通知我。那些将领听说我的力气大,非要我表演不可,于是,我举过几次石头后,他们都对我钦佩不已,说如果有什么重大的战事,非邀我出马不可,他们宁可自己让贤。我对于自己也有了新的认识,只要自信,自身的潜能就能充分发挥出来,令人刮目相看,退缩,将失去所有的前进机会。就像我的身体素质,先前,我并不清楚,所以跟普通人也没有多大的区别,经过这几战后,我似乎已经拥有了取之不竭,用之不完的力量,似乎已经没有对手可以抵挡我的攻击。

起点中文网 www。qidian。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第一百三十一章 刘邦的心思

更新时间2012…7…12 19:25:36  字数:2639

十几二十天后,刘邦带着贴身小队到城里来过一趟,本来说与吕雉见个面就走,但见了吕雉后,就留了一晚。起初,我觉得,人家夫妻已经一两年没有见面,温存一晚,那是天伦,但后来我才知道,并不是那么回事儿,吕雉与刘邦早已没有了夫妻情份,更多的是政治上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而使这两个战略合作伙伴差点闹翻的,居然是陈可茜。

吕雉见到刘邦,自然十分高兴,也挺兴奋,她把在路上遇险的事绘声绘色地讲给刘邦听。刘邦把张心狠狠地表扬了一通,而且要求要立即见我一面。

这时,我并不知道刘邦来了宛平城,一听他要见我,还以为谁在开玩笑,后来听说真是这么回事,赶紧丢下账本跑去晋见。

一进屋,张心就提醒我要行跪拜礼,我只好照办,以前我见某人,最多也只行个武将的半礼,也就是单膝脆地,此时像个读书人一样行全礼,这么大个块头趴在地上,很不习惯。

刘邦一听说我力大无穷,也要让我表演一番,但找遍屋里屋外,都没有找到合适的物件,刘邦只好作罢,将一柄短剑赐给了我,说是他从咸阳宫里得来的唯一物品。

刘邦离开没几天,吕雉就将我和张心叫去,他让我们准备好行装,明天一早就送她到壩上。我们正准备离开,她叫住我俩,并把陈可茜叫到她的身边。

吕雉说:“可茜从我,多有承意,实不可暂离。今欲见王,已有不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