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味 > > 血沃黄龙石 > 第48部分

第48部分(1 / 2)

>挥辛搜沽Γ杂诿跋沼辛艘恍┑S恰?br />

我出了院子,躲到一块菜地后的小沟里,然后匍匐前进,就像军事训练课里学习到的那么规范,现在回想当时的情境,真是可笑之极,一个热兵器时代普通的军事训练科目,居然用到了二千多年前冷兵器时代,我真是可爱。不过,虽然有些小题大做或者文不对题,但我确确实实圆满地完成了任务,我一眼就认出了那个人——萧何。

我有些激动,花了半年多的时间,我们不就是在找他们吗?但我没有任何的行为上的表现,我再仔细地分辨了一下他们的旗帜,虽然没有展开,但我总算看出来那是个篆书的刘字,笔画较多,但还算清楚,果然是刘邦的队伍,队伍所指,正是沛县,这一定是刘邦正带兵前去收复沛县。我是直接站出去与萧何相见,还是倒回去与张心商量后再作定夺?我回过头去望了望后山,那里有好几个黑黑的人头,我举起手做了个“OK”的手势,但想来以张心的眼神,不大可能看得清楚。

这支队伍已经休息完毕,正集结准备再度起程,如果我再这样偷摸摸回去向张心汇报,也许他们很快就会走远,虽然我们并不是没有能力追上去,但是,拖着一名妇女一个小孩,万一节外生枝,反而会把简单的事情搞复杂,而且,我们还没有摸清萧何的底细,万一有其它的可能,就会害了所有的人,所以,我决定,我先单独出现,与萧何交涉好后,再让张心他们出现。

我从菜地里腾就站了起来,可能我的身材相对比较高大,所以让道中的士兵大吃一惊,立即高度警戒,有几个人还端着武器逼了过来。

我拍拍身上的泥土,朝萧何走去,萧何也正望着我,他肯定认出我来,主动朝我迎过来,招呼那几名欲逼过来的士兵不必紧张。

“兄弟,乃尔?可好也?”

我回答:“好,好!”

来到面前,我激动地要抓他的手来握,他抽出来,拍了拍我的手臂,我向后山指了指,他明白过来,叫过两名士兵,让他们去请张心。

起点中文网 www。qidian。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第九十章 王者之气

更新时间2012…6…25 8:30:22  字数:2626

我们从萧何的口中知道,今天凌晨通过的正是刘邦的队伍,他确实是带队去收复沛县,因为他所托之人背叛他加入了另一个阵营。刘邦前几个月带着自己的队伍兴师问罪,反而中了人家的奸计,差不多全军覆没,所以只好带着一百来骑投靠项梁。项梁相当器重刘邦,不但委以重任,还助了他五千兵丁。靠这五千兵丁,刘邦准备夺回沛县,沛县不但是他的出生地,更是他能在这样的战乱中站稳脚跟的根本。

想想也真是世事难料,此时刘邦落难,项梁助他五千人马,刘邦如果没有这批人马为基础,何来楚汉争霸,就没有了西楚霸王自吻乌江,就没有了汉这段历史。结果,正是这五千兵马,成就了刘汉,楚项也自掘了坟墓,这好事做成这样,也算是世界历史中唯我们的国家会出现的奇迹,每个乱世,都在不断地重演。这能说明什么呢?吃了你的饭,还要夺你的饭碗,真是一出不错的喜剧。

我们随着萧何一道朝沛县赶,一路上,张心全身心投入到向萧何介绍这一年来我们的经历上,他特别提到他发现的一个人才——韩信。他说到了韩信治军之方,谋略之处,令萧何心生向往,说如果韩信来投,他一定向刘邦推荐。当萧何问到韩信现在所在时,张心无法回答出来,只是敷衍说韩信已经回到项羽身边,项羽已经看到了他的能力,正准备重用,如今要将他收到帐下,必须得过项羽这关,于是萧何沉默了。后来,张心向萧何介绍我们如何训练一支守卫城门的队伍的事情,说我们不但吸收了韩信带兵的方法,还成功地加以了改进,大大提高了这支队伍的作战能力。张心说得并不十分夸张,这支队伍虽然只有二十几个人,但确也做到了比项玉队伍强得多的纪律与协同作战的能力,只不过,张心用他三寸不烂之舌将这支队伍扩大到了两百多人。

当我们赶到沛县时,战斗早已经结束,连战场都已经打扫干净,从百姓从容的表情来看,这场夺城之战并不激烈,对百姓也没有造成什么影响。后来,我们知道,当刘邦赶到城外时,城里里守军一看,虽然人马并不算多,但一种旗帜却让他们恐惧,除了“刘”字旗外,更多的是“项”字旗。虽然这时的“项”字主要代表的是项梁,但是,项羽的名号已经在各处传开,各路大军中没有不听之而心惊,说之而胆颤的。再加上刘邦就是本地人,城上的守军大多也曾是他的部下,上次有些逼不得已与他为敌,但这次,刘邦却有了更加强大的靠山,于是,城里的军心突然间动摇起来。

守城的将领一看形势不妙,一面催促作好守城准备,一面向他的主子求援,同时派出人与刘邦谈判,然而他的失误却出现在一件小事上,他从守城的士兵中抽调了一百一十人帮他收拾行李,护卫家眷。这样一来,城里更乱了,守城的全变成了百姓,兵丁们都忙着抢劫去了。

当刘邦军队发动攻城时,大多数的士兵都背着大小的包袱作战,一触即溃,被逼守城的百姓在刘邦的承诺下,一起反戈一击。

守将连城都没来得及上,就带着家眷、财货逃之夭夭,在半路上,护卫的那一百人杀了他的全家,分了财货,然后四散而去,还得由刘邦的人替那位曾经的叛将收尸掩埋。

刘邦进城后,很快肃清了敌人,这一仗,刘邦以极小的代价获得了胜利,他兑现了自己的承诺,不但归还了百姓被抢的财物,还打开粮仓放粮,分给部份在此次战斗中伤、亡者的家属。虽然我无法预料在这样的乱世里有多少人能像刘邦这样做,但我看到的除了这一次,没有哪一次没有在城破之后大肆杀掠的。城为敌人所有,城里的一切,包括人,都是敌人的财产,既然城破,那么,敌人的一切都不再有存在的价值,因为它们曾经属于敌人,如果不以野蛮的方式消灭,也许有朝一日,他们还会为敌所用,所以,得坚决、毫无人性地加以毁灭。正是有这样的背景,刘邦的所作所为才显得那样的仁慈,才那样的易得人心,才在以后的日子里攻城掠地,百姓群起而应之,再没有那种百姓拿上农具,死守家园的情况出现。为什么项羽认识不到这一点呢?你越是嗜杀,不仅是敌人,就是当地的老百姓也会联合起来誓死战斗,与你拼个你死我活,最终,你得到的只是一块焦土和一个不过能够装腔作势的虚名。不过,这个虚名确实能使万民景仰,越是厉害无人性的角色,人们越是畏惧,越是服服帖帖,越是牛马不如仍然至死不悔。如果此时突然出现一个韬略过人者,反其道而行之,那么,大家就心甘情愿地做起牛马来,而且还会感恩戴德,四处传扬。我们的人民的要求就这么简单,捐税多,交,徭役多,担,官员要往脸上贴金,行,要修坟建陵筑殿,成……只要能让他们在该下地时下地,该收获时收获,日子过得好不好不重要,安宁就是目标。官府与民合作,遵守乡规民俗,不孝敬父母者,杀,目无长辈者,罚,为父母之罪隐者,奖,为父母报仇而杀人者,免……平时,低声下气惯了,所以允许各家生老病死婚丧嫁娶时“无法无天”,允许过年过节鞭炮放得比大炮还响,允许家族之间为了一点利益大打出手。如果你看看历史,但凡社会经历大发展的时候,都是官府放手,执行无为而治的时期,官府治理最有力的时候,就是社会动荡的开始,就是民生凋闭的前奏。我们民族的精英最好做,他们只需在需要时让面姓当回人民,我们民族的精英也最不好做,他们需要在与其它的精英的斗争中尽其一生,稍有疏忽,便成千古罪人,永坠阿鼻地狱。

此时的刘邦已经尽洗草莽而拥有了王者之气,手下所有人按文武都各任其职,我们的到来并没有引起他太多的关注,张心这个义五弟,在他那里已经没有应有的地位,战功才是最坚实的后盾。我们只能依附于萧何,偶尔,他会主动问起韩信带兵的细节,但萧何在刘邦身边的地位也不见得有多高,行军打仗,他都没有什么发言权,依附于他,我们的地位自然不会太高。后来,在萧何的争取下,我与张心都有了职务,他为郎中,我为中郞。张心向我解释了半天,我也没有搞清楚这两个官名的区别,只是觉得,这两个官名都表明我们是刘邦身边比较近的人,并不直接带兵打仗,只要有事无事跟在刘邦身边就行。据说,在和平时代,这还是个不小的官,俸禄并不少,但在此时,大家都吃大锅饭,没有收入。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