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她来的还有几个女孩,那天谢翠花在饭桌上见过三个,另两个没有见到,经过介绍方知,是侯爷庶子的女儿,一个叫杜慧丹,一个叫杜慧卿,都是庶嫡女。
她们年岁都在十二三左右,也许长期在边陲生活,说话举止不太文雅,还鼻孔朝天,没将杜家庄的老老小小放在眼里,即便勉强来,也是一脸的不耐。
庶子家的孩子,难道真不如嫡子家的孩子能上台面?还是因为在西疆,没有嫡庶区别,所以心目中根本没有这概念?这样的疑问,杜家庄老太太在彼此交流眼神中产生了。
除了因为这两个女孩的表现有点扫兴外,女学开学典礼还算是一切正常。
谢翠珠谢翠玉及谢翠凤也都来了,她们打着来此上学的旗号,其实是想看看这边的情况,也趁机与杜家小姐认识,只是,庄子里来的女孩太多,想上前,根本轮不到她们。
谢何氏按照年龄分为两个班,课程很简单,基本就是认字、礼仪和刺绣。
庄子里的教程不可能安排太多,尤其是琴棋书画,家里的经济条件都实现不了,所以要求不高,只要会认些字,不做文盲,会刺绣懂礼仪即可,当然,最主要的是刺绣,礼仪吗,稍微知道点就行。
世子妃站在窗外,简单地听了一会课,就悄悄带着族长夫人及庄子里的长辈走了,说是不打扰谢何氏讲课。
只是走的时候她脸色很难看,后来回到杜家大院没多久,就传出世子妃有孕的消息。
这算是双喜临门,不仅世子妃来主持开学,还查出喜脉,庄子里的人们与有荣焉地奔走相告,希望也能沾到点喜气福气。
高兴后大家都庆幸,多亏杜轩昊受了惊病重,这才耽搁世子妃的行程,否则世子妃刚怀上孩子,就要在路上颠簸,那可真是太凶险了。
女学开课后,谢翠花的生活更加无聊,因为杜石山也去了私塾,大姐二姐则跟着庄子里的女孩们一起上课。
家里只剩下她与杜奶奶大眼瞪小眼儿,尤其是杜奶奶怕影响女孩们上课,连前院都不让她去。
由于孩子不少,只有娘亲一人,刚开始娘亲感觉很累,最后族里又派来一位守寡的大婶过来帮忙看门、收拾卫生打扫教室,这才让娘亲轻松些。
这位寡妇是杜家姑奶奶,叫杜小环,是杜四爷家的女儿,今年已经三十多岁,嫁到平和村钱家大户,育有两女,只是丈夫死因很是丢人现眼,所以一气之下,带着未出嫁的小女儿回到杜家庄生活。
丈夫是嫖。妓时发急病而死的,后来谢翠花听谢赵氏念叨,说是死在妓。女肚皮上,杜家庄的长辈觉得丢人,对于此事闭口不谈,也就是谢杜氏及谢赵氏,愿意说这样污秽的事儿。
杜小环的丈夫姓钱,在家行二,起初大家都叫她钱婶子,后来她更正,让大家喊她二婶子,想必因为听到别人喊钱字心中发堵吧。
二婶子由于生活不顺,脸上很少带上笑容,给人的感觉就是不苟言笑,其实人很好,只是打击过大,没有心情说笑罢了。
所以只要她坐在大门口把门,来上学的小孩、送孩子看热闹的大人都很憷她,只有谢翠花不害怕,反而很高兴抱着小板凳儿,借着她坐在大门口纳鞋底之际,悄悄溜到她身边,说是坐着陪她守门,其实是从大门口往外看热闹,她实在是太无聊了。
☆、第38章 事发
不过,她无聊的日子没有过两天,二婶子的嫂子杜王婶就打破她的平静。
杜王婶是个爱说的,不像是田家大嫂那么爱传闲话,但也算是热衷八卦之人,尤其是杜家大院里有点风吹草动,她听到后,就巴巴地跑来告诉自家小姑子。
这对姑嫂关系很是亲密,只是一个爱说一个不爱说,在一起,基本都是杜王婶独自唱大戏。
如果二婶子心情好,就用单字音回答,“嗯、啊”的应着,如果想起过去的事儿,那就连这两个字都欠奉,只是埋头干活,权当没有她这个听众。
谢翠花实在是无聊,巴不得杜王婶多说些,恐怕二婶子嫌烦不搭腔,打击到杜王婶的积极性,可是自己太小,三岁小孩总不能像个大人般,热衷地回应:“哦?是吗?真的呀?后来咧?”即便偷听也是装着玩石头子或是看蚂蚁偷听。
好在杜王婶早已经习惯自家小姑这个习性,不管她回不回应,将自己听到的小道消息或是八卦传闻,一丝不漏地说了出来。
谢翠花从这些传言中判断:自从世子妃怀孕消息传出,华侧妃有点坐不住了,假如世子妃再生下一个儿子,那么她儿子的世子之位更是无望了,所以,就闹出点事儿,想刺激世子妃着急生气,或是逼迫她怀着身孕长途跋涉。
比如说杜轩昊病好的差不多了,是不是应该考虑回京了?可是又怕外人说她不顾世子妃的安危,闹着要回京,就又说,她先带着两个孩子回京,一方面孩子也该启蒙,世子爷那里也需要有人照应。
世子妃定不放心自己儿子跟着她一起回京的,可是现在身子还没有怀稳当,不敢在路上颠簸,所以定会着急为难。
华侧妃用这个难题让世子妃上火着急,大公子则拿出:母亲身体有恙,作为儿子怎么能将母亲独自留在这里,定要在身边侍奉的,否则岂是不敬不孝?
这些话,不仅映射华侧妃不顾世子妃怀孕,逼迫世子妃回京的龌龊行为,庄子里人听到后也很是不齿,什么孩子要启蒙,一个五岁孩子,谈到启蒙是不是也太早点儿了吧,这个借口简直找的太欲盖弥彰。
至于伺候世子爷那一说,更是遭到女眷们的鄙夷,庄子里的女人可都是大老婆原配,对于小妾啥的那可是深恶痛绝,尤其是还用伺候世子爷的话来当回京借口,用杜王婶的话来讲:想回去卖。骚,还说的这般理直气壮。
庄子里的女人基本没啥文化,所以华侧妃比较文雅的软攻,被这些粗俗的大老婆们骂的甚是不堪。
也许华侧妃从下人那里听到这些的骂话,原以为是世子妃使得诈,可是让人打听后才知,这些土婆子是看不上自己要回去伺候世子爷,而替大老婆抱怨呢。
她顿时气得心肝疼,自己是侧妃,虽然不是大老婆,但也是名门正娶,在族谱上了档的,怎么在她们眼里竟然如此不堪?
农家女人哪里知道侧妃与姨娘的区别,反正不是大老婆,不是世子妃,那就是小妾,是只会勾搭男人的狐媚子。
谢翠花很佩服世子妃我自不动的沉稳,沉默中就让华侧妃溃不成军还自取其辱。
不过经此一事,华侧妃暂时消停下来,世子妃为了养胎谁都不见,杜家大院变得很是沉静,杜大公子也像是成为宅孩般,再也没有从杜家大院里出来,而杜轩昊则因为被惊吓,觉得庄子里危险重重,加之华侧妃不放心他出来玩儿,所以,也看不见他的身影。
杜家大院的八卦没有了,人们又将视线落到谢家,因为谢家又出事儿咧。
这几****谢翠花身上射眼刀子的谢翠珠和谢翠玉没来上学,后来问大姐二姐方知,原来刘三因伤重不治身亡,她们跟着大伯和大伯娘去县城吊丧去了。
二伯也跟着去了,说是代表谢老爷子去送丧仪,只是谢翠凤为啥也跟着去咧?这里有她什么事儿?这不是自投罗网吗?
虽然谢翠凤很让人讨厌,虽然谢翠凤也学着谢翠珠谢翠玉用怨毒的眼神看自己,虽然二伯娘很坏很无赖,但是,这样小小年纪女孩,就这般毫不知情被算计嫁给傻子,毁了一辈子,谢翠花还是忍不住唏嘘,在心里为她悲桑地点根蜡。
谢翠花希望是自己多想了,说不定人家谢翠凤只是去县城祭拜咧,更希望老爷子能接受教训,别因为那师爷之位而牺牲无辜的孙女,只是她的期盼成为空想,没过几天,二伯娘在谢家大闹的事儿就传遍整个庄子。
原本这件事应该悄悄进行的,毕竟外人知道详情后,名声有污,谢家这样牺牲女孩儿换取前途,即便以后光宗耀祖,光耀门庭,那也是一大污点,也会成为别人攻坚的把柄。
当了解事情始末后,谢翠花很是无语,一方面感慨大伯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