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碧落黄泉
稻草身子,真人头。
没见过这东西,不光是诡异,是吓人。
可以想想,如果一个人走夜路回家,路过一片农田时看到一个插在木棍上的稻草人随风摇摆,一阵大风刮来转过了身子,却看到一张人脸。
空气潮湿,光线黑暗,吊在顶上的草人来回摇摆。
小萱立即捂住了嘴,她忍着没叫出声。
别说我,鱼哥也下意识后退了两步。
“把把头,这!这是个什么鬼东西?”豆芽仔结巴的说。
来之前路上见了很多白骨,我们只是惊了一下,并未感到害怕。
我在脑海中努力回想,那天在文管所和杨雄心的碰面。
豆芽仔说:“他两之前不是要干仗吗?怎么又拉手了?”
“对,没错。”
把头又问我:“鬼崽庙的庙碑,落款时间是哪年。”
“把头!峰子!别聊了!”
把头深呼吸一口气,开口说:“怪不得那些搞研究的弄不明白,没想到竟会如此复杂。”
踩着碎石结伴走过去,等靠近山洞时,豆芽仔用手电一晃。
我们在看它,它似乎也在盯着我们。
“哎,峰子?”
让豆芽仔放下石牌位,把头突然问:“豆芽子,之前我们见到的庙碑,你背一遍给我听。”
豆芽仔疑惑的说:“不过也可能念,碧落洞天,黄泉福地。”
把头仔细看了看这一丸丹药,摇头皱眉说:“我也不清楚,我们对这东西都不懂,得找人问。”
豆芽仔也看到了,他惊讶的抬头看了一会儿,念道:“盘盘丝洞?”
“什么盘丝洞,”
豆芽仔小声说:“这女的嘴真够大啊,这么大的香合都能吃进嘴里。”
鱼哥说:“那不一定,说不定是在她死后,被她徒弟塞进去的。”
下来后看到是条暗河,河面儿很窄。
见我嘴巴张的老大,把头看了眼骷髅继续说
“此人号烟霞,早年是个很有才华的读书人,年轻时中过进士,他入道以后看破红尘,康熙八年,也就是1669年,到青城山当了道门天师。”
“你真能想,这地方一个人不好下,怕滑下去,找个人帮忙不是很正常?你不也和把头拉着手吗。”
弄下来后我们围着看。
“云峰,我们下来第几天了?”
我抬头打量说:“是篆体,的确是字,就是看不太清了。”
我拉着小萱,小心翼翼的向下走。
我尝试着回忆道:“坤炼师陈,遂道县寻碧落黄泉,终得见七道金刚门,然,自知大限已至,天下胡陈本同宗,皆舜禹之后,炼师陈亦效仿陈大真人,头下黄泉身作庙,不枉人间来一遭。”
洞里有一些石灰岩做的生活用品,我看到有小石桌,石凳。
这是他不懂。
小萱举着手电筒,尝试着开口念道:“洞洞地,碧碧什么落。”
“碧落于洞。”
“把头,这什么药?怎么藏在这里?”我问。
“这是道士炼的丹?
把头看着我,脸色惊咦不定的说:“遂道县寻碧落黄泉,碧落和黄泉,我们应该分开来念。”
“把头,之前那条路就不通,我们是不是走错路了,这怎么越走越难走了。”豆芽仔疑惑问。
因为石灰岩本身裂缝比较大,下雨涨水时会向里渗水,时间久了加上风化,这七八个字真不好认了。
只见,草人穿了身老式道士服,衣服上绣有八卦祥云图案,领口开的很小,紧紧卡在脖子上。
把头又看向我。
“陈大真人,能当起大真人名号的,只有他了。”
豆芽仔想了半天说“我忘了把头,没记住啊。”
小萱捡到一根烂树枝,她拄着木棍道:“现在说那些没用,那鸭子不是丢了吗,而且把头你说过,我们还要陪人钱。”
“第二件东西,你看到的那块陈姓石碑,你在仔细想想,石碑的落款时间,还有,想想石碑第一行,排在前头的几个人名。”
我看到好像在洞口上方两米左右处,有几个红色大字。
走半道的时候,能听到下方有水流的声音,我们没其他路可走,其他路基本都是死路,过不去。
“我说怎么烟霞子这名听起来有点熟悉。”
把头表情凝重,指着我说:“云峰,你上次在道县文管局见到的那两件东西,一件脸部涂了红朱砂,就那个断手的鬼崽石像,”把头比了一根小拇指。
“把头,第一排的人名好像是.陈一庆。”
吹掉厚厚一层灰尘,可以看到,牌位上刻了一行小字,刀口清晰可见。
“从边缘痕迹看,这些碎石灰岩,应该是从大块石灰岩身上凿下来的。”
这时豆芽仔急声说:“把头!你就别卖关子了,到底是谁,都把我绕糊涂了!”
“你们别出声,让我想想。”
把头摇头:“我们只能猜想,说不定是小船,只运取好料的石头不坐人,飘到下一处地点后在倒船送石头。”
我们帮忙照明,鱼哥把洛阳铲插在草人身上,慢慢挑了下来。
有的石凳倒在了地上,落了一层灰尘。
“如果我们运气不好,漏掉了其中一块碑文,恐怕也解不开这个谜。”
把头皱眉道:“我们找的地方不是这里,是胡公墓,要加快进度,我怕师弟突然回来。”
“这几个姓陈的道士,是鬼崽岭最后的祭祀者。”
“烟霞子烟霞子.烟霞?”
把头接着问:“你在看这石牌位的时间。”
把头说完话,看了眼盘腿坐在蒲团上的骷髅骨架。
“嘴里好像有东西。”
我们背着包,踩着一地碎石,都拿着手电向里走。
“这么窄的河面能划船?”
我边看边听把头说道
“康熙四十二年留刻,是1703年。”
豆芽仔朝左努了努嘴,意思让我看。
“唉?好像真是啊。”
把头指向骷髅说:“就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