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询后,贺兰敏之之前的许多猜测得到了证实,他相信论钦陵已经从乌海往大非川方向赶过来,他知道救援李孝逸、李谨行、李多祚部已经刻不容缓,因此马上令一部军士押送着赞婆和莽布支父子及随他们一道归降的近两千名吐蕃军士返回大非川。将赞婆所领的这可能是从大非川外逃的最后一批吐蕃溃兵交给驻守在那里的裴行俭,他自己率所领人马,加快速度行往乌海方向。
在接下来几天内,贺兰敏之先后与追击赞婆残部无果的阿史那道真部、梁积寿部及因天气和地形影响延误了行程的洮州、河州方向兵马会合。
裴行俭战前的布署挺周密的,但人算不如天算,因为太多的意外,这几部人马并没来得及赶上大非川战事,多多少少让战前的布署周密性打了折扣。虽然有遗憾,但这几部人马成功地截拦了大非川兵败后逃跑的吐蕃溃兵,这些溃兵加上赞婆身边分兵出去的人马总计有近万人,这万余吐蕃溃部加上已经统计出来的歼敌及俘虏人数,和赞婆所说的大非川吐蕃军队总人数基本吻合了。
他们也保持了体力及火器上的优势,可以在接下来的战事中发挥作用。这几部人马并没经历什么大的战事,可以说兵强马壮,还有数万枚手雷可以补充,贺兰敏之所领唐军的实力得到了加强。
作为副大总管的阿史那道真对自己率部没能及时包抄大非川后翼感到羞愧和自责,对贺兰敏之率军袭赞婆部并取得了辉煌的战果表示由衷的敬佩。因为敬佩与内疚,他对裴行俭最新的安排,让他听从贺兰敏之的指挥也不敢不服从,这让贺兰敏之原先的担心也消除了。
贺兰敏之在合这几部的兵马后,总兵力已经达到八万余。与这几部人马会合后,贺兰敏之再下命令,让他曾闻听过原来历史上名声的程务挺及此战表现非常勇敢的黑齿常之两将率一万人马,作为前锋快速行进,争取赶上三位李姓总管部,率先合兵,配合行进,他率后续人马会快速跟进的。
如此行进了两天后,贺兰敏之接到打先锋的程务挺派人传来的情报,说他们已经和李孝逸、李谨行、李多祚会合上了,并将三李所部伏击论钦陵,并得雪崩相助,重创吐蕃人的战事经过都报告给了贺兰敏之。在听闻了军士的报告后,贺兰敏之更是喜出望外,他怎么也没想到三李已经和论钦陵部交手上了,并因为大自然的相助,一场雪崩让吐蕃人损失惨重,而已方人员没受什么损失。
天助我也就是这般情况,马上就可以和退后休整的李孝逸、李多祚、李谨行部会合了,我方在乌海方向的总兵力达到近十三万人,贺兰敏之对击败论钦陵充满了信心。
贺兰敏之相信遭到我军伏击,并因雪崩损失惨重的论钦陵一定不会罢休,很可能会另想办法,继续救援已经不存在的赞婆部。但他们的士气已经被毁,我军因刚刚接到的消息士气更甚,贺兰敏之下令让将士们再加快速度行进,争取早一日与李孝逸、李谨行、李多祚部会合上,与论钦陵决战。
这些天天气一直晴好,再加上季节已经三月末了,长安一带已经到了暮春时节,青海高原上也有一点春意起来,较低地方的冰雪开始消融了,时常可见涓涓的细流在冰雪间流动。
长途的行进让将士们体力消耗不少,又加上天开始转暖,冰雪慢慢融化,非常难走,大军的行进速度快不起来,一天至多四五十里,这让贺兰敏之有点心焦。
除了心焦,他还担心论钦陵会狗急跳墙,率部急袭已经暴露行踪的李孝逸、李谨行、李多祚部,要是三李部因大胜后疏于防备,那结果很可能让人头疼;他也担心大军行进过程中,同样遭遇吐蕃人遇到过的雪崩。他可不像其他唐军将士一样完全相信这是上天助我,他知道那是因为使用了过多的炸药,出现共震导致雪崩发生,或者还要加上数万人马在那一带活动因素的影响。
贺兰敏之后世时候略微了解过雪崩,他知道雪崩好发于冰雪开始消融的季节,更因为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大队人马的行进,及一些探险攀登所产生的震动而导致雪崩的发生,因此他在率部过一些险峻的山峰时候都小心翼翼,生怕不小心雪崩的灾难降临到他们头上。
所幸一切担心都是多余的,几样让人头疼的事都没发生,我军顺利了通过了几处边上的险峻山峰的山谷地,李孝逸、李谨行、李多祚部也未受到论钦陵部的攻击。
三天后,贺兰敏之率部与李孝逸、李谨行、李多祚部会合了,他也马上召集了所有高级将领开会,宣布朝廷委他为青海安集大使的命令,及裴行俭令他指挥乌海一带所有大唐军队的命令,并讨论军情及布署接下来的战事安排。
据李孝逸、李谨行、李多祚的探告,论钦陵部在那场伏击战开始前,是位于居我军前方约三十里地。因为雪崩的影响,三位李姓总管率部后撤了几十里,在与程务挺及黑齿常之部会合后,他们虽然继续前行,但也只行进了二三十里,如此算来,要是论钦陵部呆在原地不动,离我军应该是这个距离。因为雪崩,原来的道路阻塞,斥候打探情况要绕行数百里才能回来,最新的情报不能及时送回,我军暂时还未掌握论钦陵部最新的动向。即使论钦陵部呆在原来地方,我方要与其决战,也要绕行百多里。贺兰敏之也只能率部休息,再派出斥候打探情况。
也就是在贺兰敏之率部与李孝逸、李谨行、李多祚部会合后的第二天,终于有斥候回来报告最新军情了。据派出斥候打探到的最新消息,遭遇我军伏击及雪崩打击,前军几乎全军覆灭的论钦陵,率部回撤,回到乌海去了……
://。。
第四十三章第一次
'··]更新时间:2012112512:01:25本章字数:4205
欢迎大家来到:
论钦陵率部后撤,我方派出的斥候一下子打探不到消息,只能继续前行追踪打探,这是耽误了回来报告时间的主要原因。收到斥候所报的“最新”消息后,贺兰敏之再和诸将商讨对策。
所有中郎将以上级别的将领都被召至大帐内,端坐在帅帐上首的贺兰敏之将斥候所探到的情况向诸将通报后,再对诸将说道:“吐蕃论钦陵部的情况本帅已经向你们通报了,本帅想问询一下诸位,接下来我军要如何行动?”
因没捞上大的战事打,追击赞婆又被他溜走了,憋着一肚子郁闷的阿史那道真首先站出来说道:“武副帅,末将觉得我军应趁论钦陵退却,军心不稳之际,趁势对其发动突然袭击,歼其大部甚至全部,末将愿领军打前锋……末将也愿立下军令状,要是不能完成任务,愿受任何处罚!”
原本对贺兰敏之有点看不起,觉得这个年轻人只是凭与皇后武则天的裙带关系才混上高位的阿史那道真在大非川战后,对贺兰敏之的印象发生了天翻地覆变化,认可了贺兰敏之在能力,在说话的语气上也很是尊敬,并一再表示甘愿听从贺兰敏之的号令。
但阿史那道真又不愿意贺兰敏之看轻他,虽然知道攻打论钦陵的战役远没有大非川之战来的轻松,他还是毫不犹豫地第一个站出来发表意见并请命。我十几万大军逼近乌海。三位李姓总管的人马又给论钦陵下了一个马威,接下来的安排肯定是战,不可能罢兵的,继续战争是无须讨论的话题,今日要商议的是如何战而已。
阿史那道真也发誓,一定要在接下来的战事中有出色的表现,省得被人看轻。
在大非川战役中表现非常不错的黑齿常之也跟着站了出来,作礼后禀道:“武副帅,末将赞同阿史那副帅的提议,我军应速速进军。趁吐蕃军中士气低落之际,对其发动快速打击。我军连续大胜,赞婆又归降,士气正胜,应趁此机会再重创吐蕃人,彻底将吐蕃人赶出青海为止!”
接着其他将领纷纷站出来,表示应趁大非川兵败及雪崩重创吐蕃人士气的机会,一鼓作气再发动突袭。每个人都表示愿意领军冲杀,仿佛论钦陵是一只任人宰割的羔羊一般。
贺兰敏之听了后没立即表态,而是从座上站了起来,走到诸将面前,问诸人道:“我军连续大胜,诸位求战之心本帅可以理解。但你们想过没,因雪崩前往乌海最快捷的路途已经被积雪掩埋,我军必须绕行近百里,才能通过此地,进至乌海需要四五天时间。到那时吐蕃人已经休整完毕,而我军成了疲劳之师,吐蕃人兵力上占据优势,我们如何战才能取胜?像大非川战役那样确实可以花最小代价取得最大的胜利,但那是胜在吐蕃人没加以防备之上,要是吐蕃人做足了防备。我军又如何对其发动突然袭击?要是吐蕃人设下陷阱让我们钻呢?要是他们在途中设下伏击呢?”
没想到贺兰敏之会如此说的诸将都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