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日本人对于这个行业如此支持和喜爱的原因,便是因为日本男性在社会中处于绝对的支配地位。女性的地位,远远没有狼多肉少的中国高。
不过,人总是人,并非物件,更不是什么军用品。或许在一开始,这些被日本上层洗脑的女子,确实相信日本上层宣传的鬼话,愿意为国献身。但是一旦面临饱受摧残的真实处境,被欺骗的总会猛醒过来。没有怨恨和愤怒才是怪事。
至少青小艺和露西,从清水石瞳的回忆和叙述中,听出了满腔的怒火和恨意。
而此时,余生也知道了此事。在面试完大量的男人后,终于开始面试女人。而女人,是少不了和同性进行攀比这种属性的。特别是当对方的实力其实和自己差不多,甚至还不如自己的时候,单凭运气取胜。那么,引起的羡慕嫉妒恨,可就不只一点点了。
所以,当余生面试第一个女人的时候,这个日本女人虽然态度恭谨至极,但是,有意无意中,却提了那么一句。余生这才知道,青小艺居然扶了个日本姑娘回家。有了此事,余生自然要询问一二。
青小艺把事情和余生一说,余生思考了片刻,便同意青小艺收留这个日本女子,并对青小艺道:“清水石瞳的医疗费用,我们全部承担,另外,如果有其他和清水石瞳一样遭遇的女子,我们也一样收留。前提只有一个,她们对日本人和美国人有所怨怒。”
当然,这话是用中文说的,清水石瞳和露西根本听不懂。而青小艺与余生相处已久,自然对余生的意思心领神会。非我族类,其心必异。青小艺知道余生平日虽然在美国投资,拍电影,但是并不溶于这个国度。心中总有几分针对美国人的提防。
清水石瞳就此在余生的住宅中住了下来。对余生而言,清水石瞳的出现,对他的后续计划,其实大有裨益。他非常需要一些被日本人和美国人承认、了解日本和美国文化、但又对日本人和美国人愤恨的人。原本,这种人很难找到,余生也不知道从哪里去找。但是,清水石瞳的出现,给他打开了一个突破口。
这些被日本人欺骗,又被美国人摧残的慰安妇,是他最好的人选。
而日本不愧是这个时代,亚洲教育体系最完善的国家。余生所需的人,在一天的面试后,便已经凑齐。大部分人都有在电影公司,或者话剧社工作的经验。《李香兰》剧组之中,除了两三个从美国抽调来的华人班底做骨干之外,其他的人,都是日本人。想来,只有这些人拍出来的电影,才和后世原版的《李香兰》,有相似的味道。
而由于李香兰要跟着玛丽莲梦露满日本的去巡演,所以,这个剧组的主要工作,就是陪着李香兰和玛丽莲梦露满世界乱跑,在照顾她们演唱会的同时,抽时间取景,帮李香兰完成《李香兰》的拍摄。
与此同时,余生也开始联系好莱坞的熟人。筹备《辛德勒的名单》和《美丽人生》的拍摄。当然,这种必然赚钱的生意,首先要照顾熟人。余生第一个打电话的,便是阿尔伯特华纳。
第二百三十四章 美丽人生
在如今的好莱坞,虽然不能说是犹太人一手遮天,但如果说是占据半壁江山,则绝无疑义。华纳公司的华纳几个兄弟是犹太人,有“好莱坞之王”称号的米高梅掌门人梅耶,也是犹太人。甚至一众女星中,如今最出彩的新人玛丽莲梦露,也是犹太人。
虽然这些犹太人并不在欧洲,也没有因此遭受到战争创伤,相反,趁着全世界打仗的机会,赚进了大把钞票。但并不等于说,这些人不关心远在欧洲的同族。兔死狐悲,物伤其类。这些人虽然没有上前线,但是暗地之中出钱出力并不少。
后世一项有犹太人掌控世界经济命脉的传闻。虽然不确切,但犹太人手中的资源之多,也可见一斑。在这些人的倾力支持下,美国人哪有打不赢的道理。
而在战后,美国的犹太人更是对当年德国人对犹太人的大屠杀大加斥责,对于从集中营里死里逃生的犹太人,更是颇多关注。后世一九九三年,当同为犹太人的斯皮尔伯格打算拍摄《辛德勒的名单》,带着《辛德勒的名单》一片摄制组初抵波兰,准备进驻二战期间克拉科夫集中营取景拍摄时,斯皮尔伯格收到了全美犹太人协会从纽约发来的一封急电:“请勿惊扰亡魂,让他们安息吧。”
斯皮尔伯格无奈,只能让《辛德勒的名单》剧组所有演职人员扯出克拉科夫集中营,到数十公里之外的一处搭建布景,准备拍摄。并同时独自一人飞回纽约,向全美犹太人协会致歉。而后,《辛德勒的名单》才开始拍摄。
一九四六年年初,正是清算德国人犯下的屠杀罪孽的时候。这个时候,余生如果想借用克拉科夫集中营旧址,拍摄两部艺术性极高的反对德国纳粹、关心犹太人的电影,九成九不会遭到拒绝。
阿尔伯特听余生简略的说了一下《辛德勒的名单》和《美丽人生》的剧本后,马上兴奋了起来。对余生道:“哦。亲爱的余!这两部电影我们华纳拍定了!”
余生道:“阿尔伯特,这两部电影,特别是《辛德勒的名单》这部电影,投资数目极大。而且。需要的演员也很多,我不希望因为演员的不足而导致粗制滥造的情况发生。所以,我会联系一下梅耶。毕竟,米高梅的演员质量,是好莱坞首屈一指的。而且。梅耶也是犹太人,如果不拉上他,他自己也会掺和进来。”
阿尔伯特思考了片刻,对余生道:“那好吧。不过,《美丽人生》这部电影,就不需要梅耶插手了。华纳和米高梅的合作,只限定于《辛德勒的名单》就好。”
“好吧。不过,阿尔伯特,我暂时没有时间去美国。半个月后,我会用飞机将两个剧本送回好莱坞。这半个月中。还需要你出面,去和梅耶谈一下具体的演员选择、场景的选择问题。毕竟,《辛德勒的名单》中,有台词的角色就有一百二十六个,临时演员加起来估计要有好几万。这些演员怎么选,如何计算薪酬,实在是让人头疼。另外,阿尔伯特,还需要你们华纳出面,去寻找一下奥斯卡·辛德勒。这个已经破产的商人。他是人物原型,如果能聘请他出任电影的特别指导。想必电影的效果会好很多!如今的他,很可能在巴伐利亚。”
阿尔伯特道:“没问题。如果这个奥斯卡辛德勒还活着,一定会找到他。唯一的麻烦是梅耶的胃口会比较大。”
“胃口大并不是坏事。想要胃口大就要出力多。雇人总是需要花钱的,雇佣一个好莱坞之王,给的佣金多点也是理所应当。”
阿尔伯特大笑,在好莱坞,除了米高梅,还没有人敢有雇佣梅耶这个好莱坞之王的胆子。也就是余生不太怕梅耶。才敢如此说。
因为电影已经映在脑海中,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