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军统有交情、有经常去舞厅玩的经历,而且还能在三个小时内有自由时间,并且最好有一定名望,让日本有所顾忌。”
“思来想去,便也只有余兄了!所以,还请余生务必出手相助!”
“怎么相助?”
“余兄只需要让詹森听到——山河故人,这四个字,詹森自然知道这是十万火急的警告!军统自抗战以来有无数人因包围祖国山河而死,这些已故之人便是我们的警醒!”
***************
陈默交待完注意事项后,余生便即离开,直奔詹森和卢文英所在的花都舞厅而去。每天这个时间,詹森都会和卢文英在舞厅跳舞。虽然有詹森在,卢文英并不再需要靠陪人跳舞获取生活收入。
但是她已经在舞厅待了数年,对舞厅的一切熟悉至极,已经蜕变成一种难舍难离的喜欢。所以,她还会留在舞厅,偶尔唱个歌,或者表演个小节目。若是需要与人共舞,她唯一的舞伴,便是詹森。
自张德钦告知日本宪兵队疑点开始计算,如今已经过了一个小时。虽然宪兵队的线人可以将这个消息押后三个小时上报,但是一旦上报,日本宪兵队便会出动。所以,余生只有两个小时的时间。
而余生边走便思考计划。要在两个小时内认识一个人,并取得信任,发出警告,而且要从容逃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
上海的舞厅,由来已久。自从上海开埠以来,西洋文化传入中国,跳舞便由一种下九流的职业变成业余放松精力的方式。是否会跳西洋舞蹈,更是评判一个人能力、地位和素养的标准。
据记载,在上海开埠后的第七年,即一八五零年,英国人在上海举办了上海滩第一次交际舞会。虽然沧海桑田下,将近一个世纪过去,记载已经语焉不详。但想来是真的。而当英美租界合并之后,上海滩便出现了专门的舞厅。
交际舞从此出现在上海滩。而此时的上海,不过是城市初兴,各种繁华之处还未建立起来,大部分地方还不过是田野和渔村。
上海舞厅的真正兴盛,是起于二十年代。此时,西欧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原本繁华的欧洲列强,经过战火洗礼,已经破败不堪。而在远东地区能排得上号的上海,却成为各种富豪的避难港与享乐天堂。
二十年代的上海滩,已经有大中华、巴黎、桃花宫、远东、爵禄、月宫、凤凰、大东、东亚、新新、嫦娥等数十家舞厅,它们几乎全都集中在了西藏路、北四川路以及南京东路一带。舞厅中,穿着各异的舞女媚眼如丝,成就上海滩的风月名声。
此时的上海人,已经将交际舞视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日辛劳结束,去舞厅在音乐中,手舞足蹈,便舒缓疲劳的最好方式!
所以,到了三十年代,上海的舞厅呈井喷式发展,从数十家增长到百余家之多!而同一时代的天津,不过有五家舞厅,同一时代的武汉,不过有三家舞厅,同一时代的香港不过有七家舞厅!上海的舞厅数量基本上相当于全国其他大城市舞厅数量的总和!
这已经不能算是单纯的领先了,而是整整一个时代的文化差异!所以,上海又有一个别名——远东第一乐府!
而单单从南京路到延安路这一段的西藏路,便有高峰、远东、爵禄、逍遥、大新、锅台、米高梅、维也纳八家舞厅,所以,在上海人的口中,西藏路,至少这一段西藏路又被叫作“舞场路”。
卢文英所在的花都舞厅,虽然不过是众多舞厅中并不起眼的一家,但是,卢文英与其他舞女的收入并不低。资历老懂得抓住客人心理的舞女,例如卢文英,即使不下场跳舞,每个月也会有六千银洋的收入!而最普通的舞女,只要是容颜靓丽的,每个月也有两三千银洋的收入。
而这个收入,是银行职员的十二倍!
一个普通的舞女都会有此收入,更不用说舞厅的老板了!这舞厅所在,也是金钱汇聚之所在!装潢布置自然不能小气了!
余生虽然到上海滩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是去舞厅的次数还真是屈指可数,大部分也是被卡特雷斯或者张善琨拉去的。进入花都舞厅后,但觉得眼睛一晃。其间的华美璀璨,竟是不输于百乐门和大都会等顶级的舞厅!
只不过,模仿借鉴的地方太多,两个顶级舞厅的装潢设置被毫不协调的借用,虽然华丽,看在余生这个在后世专门研究过建筑艺术的人眼中,却有些不伦不类。
舞厅正中有一个罗马式的穹顶,顶下,则是圆形舞池。诸如停车场、热水汀、冷气、灯光音响设备,以及舞厅休息室,一应俱全。雕梁画栋下,众多男女在舞池中弹簧地板上起舞,舞池外坐着数目不清面目模糊的人。
这样的舞步,源自十五世纪欧洲的宫廷。六百年前的欧洲,中世纪刚刚结束,而文艺复兴方兴未艾。宗教禁锢破碎,人性之中便有勃勃生机。舞会成为欧洲各大贵族,以及各大大小小的公国宫廷中经常举办的隆重活动。
久而久之,这些舞会中诞生出一些华美的、适合展示人肢体韵律之美的舞步来,形成一套固定的宫廷舞蹈。被称为“帕凡”、“拉伏尔地”或“伏尔塔”。而宫廷舞蹈在形成后,便成为这个时代贵族淑女和骑士的必修课程。
而宫廷舞蹈虽然刻板,有着严格规定的舞步、举止、仪态和程序。但是,对修正人的体态和人气质的形成总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好处。当时的欧洲人认为,对舞蹈的学习会使人获得一个精英阶层必须时时表现而出的矜持和高贵、潇洒和风度。
第七十七章 山河故人(二)(第二更)
所以,想要进入上层社会,会跳舞是必不可缺的。而舞蹈也成为上层交际的名片。当时欧洲的油画中,最常见的场景便是在烛火明亮,繁若星辰的阔大宫廷中,有无数男女在伴随着音乐而起舞。耳厮鬓磨间,谈成一件件事情,获得一个个消息。
进入十七世纪之后,欧洲宫廷中又出现了由四首舞曲组合而成的“古典组曲”。然后出现了小步舞曲和苏格兰舞曲,其中,便有巴赫所创造的大名鼎鼎的“G小调小步舞曲”。而这一篇舞曲不但让小步舞曲风靡欧洲,而且也让巴赫名扬天下外带名留青史。其后,跟风仿作者,不计其数!
进入十八世纪后,由德国与奥地利农民在打谷场踢场动作演变而来的三步舞维也纳华尔兹进入了奥地利宫廷。很快,华尔兹这种轻快的舞步在欧洲的各大宫廷,风靡开来。
而真正将华尔兹舞曲推向巅峰的,是施特劳斯父子。老施特劳斯的《拉德斯基进行曲》,和小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圆舞曲》、《艺术家的生活圆舞曲》、《春之声圆舞曲》和《安娜波尔卡》等一百二十余首维也纳圆舞曲,让华尔兹圆舞曲在欧洲一时风头无双!在施特劳斯父子创造出华尔兹圆舞曲后,这种舞蹈便成了舞中之王。
而上海滩在开埠后,西洋人带来的,便是这种成熟而轻快的舞曲与舞步!
余生买票进场,买票的时候,似有意若无意的摘下遮掩面目的宽檐帽子来。舞厅售票的女子见余生的面目一呆,旋即惊叫道:“你是余生余老板!你是唱《万里长城永不倒》的大明星啊!我在报纸上见过你的照片啊!”
余生松了一口气。关键的时候,刷脸还是很有用的。至少,自己已经引起了舞厅众人的注意。
而售票小妹的这一声尖叫,让舞厅中人纷纷回头。然而惊呼此起彼伏。不过片刻便把余生围在了当中。舞也不跳了。
看场子的张德钦手下听到尖叫声,也赶过来,却发现不过是一群小姑娘在追星而已。只不过,以余生如今的身家名望,看场子的几个人也不敢怠慢。火速告知了张德钦。
张德钦飞快的赶来,将余生从众人的围困中救出来。余生但见一个地中海头型的中年胖子对他笑嘻嘻道:“不知余老板大驾光临,我花都舞厅真的是蓬荜生辉啊!”
余生苦笑道:“原本今天不上班,余某只是闲来无聊,找个地方放松一下,却不料被张老板的手下认了出来。给张老板添麻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