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味 > > 文娱抗日上海滩 > 第21部分

第21部分(2 / 2)

张善琨对余生道:“其实我原来不过是约了三个人,孰料,大家一听你要露面,就全来了!”

“……”余生无言以对——话说,哥们儿我有这么出名么?

包房中的二十几个人,都是三四十岁正当年的男子。张善琨一一介绍,余生依次认过,这些人都是各大中小学的校长。其中居然还有一个大学校长来凑热闹。这让余生颇为无奈。

交谈几句之后,余生才明白,原来这些人能来,还是因为自己曾经做过的一些爱国举动。唱《精忠报国》,借拍电影的机会赈济难民,揭露南京大屠杀真相,以及狠狠的落了黄道会的面子等等。

如此种种,都是这些人欲做而不能的。而这些人,虽然在现实中有诸般牵制,可是都受过高等教育。自成长开始,中国便被外国势力欺压,心中不忿,报国之心拳拳。余生的这几件事情一做,又造成了巨大的社会反响,让这些人心中的憋闷一轻,不自觉的便成为这些人心目中的爱国志士。

今日这些人来,倒是没有其他目的。为的不过是瞻仰一下这个爱国志士的真实面目,换做后世的说法,就是来追星的……

张善琨为余生一一介绍过,可是余生一时间也记不得许多。只是对来凑热闹的那个大学校长记忆深刻。

此人名为刘湛恩,余生不识得,但却在后世的教育史中大大有名。此人是湖北阳新人。于一九一八年赴美国留学,先后进入芝加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

并且,此人心怀报国之志。曾在美国因为对美国在巴黎和会上同意将德国人在中国山东半岛的权益割让给日本人表示反对,而被美方逮捕。直到后来,经过中国留学生及侨胞联名抗议,才获得释放。

此人于一九二二年回国。曾在南京东南大学、上海大夏大学和光华大学执教,曾任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教育总干事。并从一九二八年起任上海沪江大学校长。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被推为上海各界救亡协会主席。

一九三八年,南京沦陷后,日本人曾邀请其出任伪政府的教育部部长。却被刘湛恩拒绝,从此与日本人结怨。并接到无数的威胁和恐吓。后来,终于被黄道会的人刺杀而亡。

在这些人中,这个刘湛恩也是身份最高,资历最深的一个。也已经从张善琨处知道了余生的所求。笑着对余生道:“余先生,我等真是久仰大名啊!今日一见,发现余先生果然是英气逼人。”

“余先生的所求和所作所为,在座的同仁们都已经知道了。自然会全力帮余先生实现,教育这些孩童成才,本就是在座各位的职责,不容推辞。不过呢,我等还有一个不情之请,还希望余先生能答应。”

余生虽然不知道刘湛恩的事迹,不过此人给他的感官很不错,是个很温和的人。而且此人率先开口,想必也在这些人中算是德高望重的。而且,自己的需求这个人竟然连想都没想就答应了。对于这样的人,提出这样的要求,余生还真就不好拒绝。

余生于是笑道:“不知道刘先生需要我做什么呢?”

“其实这件事情很简单,过两日,便是我们这些学校为了抗日救国筹集资金而举办的联合义演。到时候,我们希望余先生能在开幕式的时候,给大家致辞!”

第三十二章 少年中国读书郎(二)

这个要求太出乎余生的意料之外,在余生的印象中,后世各种文艺汇演和运动会开幕式之类,上台致辞这种露脸的差事一般都是由清一色的中老年人包揽去了。哪里轮得到年轻人?

余生还未说话,张善琨却开口道:“刘兄开口了,余先生怎会不答应!这可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不说余先生必当鼎力支持,就是我张某也想主动为抗日救国尽一份心力。不知道刘兄能不能让张某也派人参加一下,张某必然会全力以赴。”

张善琨虽然话是对刘湛恩说的,却是侧脸对着余生,对着余生拼命的使眼色。余生欠张善琨的人情颇多,对这种抗日爱国的汇演又没有抵触感。便只能借坡下驴,顺着张善琨把话说下去。

“刘先生的邀请,余某自然不会拒绝。只是不知道,这样的汇演,致辞该是什么样子的?”

“无论样子,只要是抗日爱国、只要是告诉我们的后辈他们是个中国人的就都可以。”

*************************

这样的要求看似简单,却也不低。日本人之所以邀请刘湛恩出任伪政府的教育部部长,并不惜黄道会这个爪牙也要刺杀刘湛恩,就是因为刘湛恩的影响力实在是太大。这次的文艺汇演,以为爱国抗日募集款项为主题,全上海滩租界,但凡能排得上名号的中小学都派人参加了!

而且,刘湛恩是沪江大学的校长,上海各大学自然也要给面子,这些高校也纷纷派人参加。所以,看似一次寻常的文艺汇演,最终却成为云集上海各大中小学和各界精英的一次盛会。

而余生的致辞,也由面向一次汇演,变为面向全上海滩。

刘湛恩选择的汇演场地,是沪光大戏院。在音乐响起后,主持人上台致压场词,待众人安静后,便有请余生登台。

余生登台后,也不客套,开门见山:“大家好!今日应刘湛恩先生的邀请,为这一次联合义演致辞。而我思前想后,觉得既然这一次来的演员大都是学校的学生,大都是青少年,那么我就应该从少年说起。”

“自一八四零年,中国的国门陷落后,中国人开始看世界。开始学习世界上比中国人先进的文明。同时,日本人也开始了这个历程。但是,日本人远比我们幸运。日本的明治维新成功了,而我们的戊戌变法失败了。”

“所以,时至今日,日本与中国的力量对比已经截然不同。当年向我天朝上邦进贡称臣的小国,如今已经对原先的天朝上国产生了据为己有的念头。所以,我们会受到欺压。”

“西方的达尔文研究进化论后,得出一个普世的真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中国与日本的竞争,不仅仅是我们的祖辈、父辈和我们这一代的事情,更是在座的诸位少年的事情。”

“所以,请允许我借用当年梁启超先生的一篇雄文《少年中国说》,来警示诸位少年!”

“日本人之称我中国也,一则曰老大帝国,再则曰老大帝国。是语也,盖袭译欧西人之言也。呜呼!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梁启超曰:恶,是何言!是何言!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欲言国之老少,请先言人之老少。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

“若我少年者,前程浩浩,后顾茫茫。中国而为牛为马为奴为隶,则烹脔鞭棰之惨酷,惟我少年当之!”

“中国如称霸宇内,主盟地球,则指挥顾盼之尊荣,惟我少年享之!”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翕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文言文是中国传承数千年所锻炼出的精美文字,而梁启超则是精通中外的大学者,这一篇《少年中国说》,在后世和平时期读来,仍觉得心神激荡。而在此乱世中,在日本人逼压的上海滩租界中,余生以后世的朗读技巧,抑扬顿挫,层叠不休的朗诵出来,其浩然大势,便如沧海决堤,顷刻间呼啸而下。

余生的声音在沪光大戏院巨大的礼堂中激荡不休,而众人鸦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