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味 > > 童话人格 > 第17部分

第17部分(1 / 2)

>界上承担着各种各样的责任。她觉出母亲的了不起,开始认同她,模仿她,以她为榜样。

这或许是早就有的取代母亲位置的幻想的继续。

又是一个女孩在真正意义上形成完整的女性角色。

倘若父亲始终对她有着足够的父爱,又有适当的距离;倘若母亲始终是宽厚的、耐心的、爱护的,同时又能够不断给她以正确的指导;她便越来越从年幼时恋父憎母的一系列痴心妄想中挣脱出来,用越来越现实的理解力看待自己与父母的关系。

这时,父亲依然是她爱恋的天下第一人,是她的骄傲,她的太阳,是一个女孩自尊心的首要来源;然而她知道,应该在怎样的距离上爱恋父亲。

而母亲无论在她心目中如何严厉,无疑仍是世界秩序的象征,她要从母亲的教导中学会一个女孩做人行事的全部法则。

也许她会不时发现,父母会因为她的存在而发生一些矛盾:母亲会责备父亲在溺爱孩子,而父亲可能会说母亲对孩子不够耐心。这些争执在小女孩心中引起的反应十分敏锐,她会在委屈中透过泪光感激地望着袒护她的父亲,也会因为母亲对父亲的斥责而对父亲深感歉疚。无论父母的争执如何微不足道,在她幼小的心灵中都会留下难以忘怀的记忆。

她更大一些了,也可能是小学生,也可能是中学生,这时,她对于自己与父母的关系更懂得如何处理了。

在和父母一起散步时,她可能会更多地挽着母亲而较少挽着父亲;当父亲对母亲有不讲情理的粗暴行为时,她会站出来缓和矛盾,而且试图批评爸爸的无理,劝慰妈妈的气忿。

倘若父亲与母亲始终相互爱恋,做女儿的既会高兴又会感情复杂地看着父母出双入对,她会多少有一种被排除在外的难过。

倘若父母感情已经衰老,只有她的出现才使父亲感到欢欣,使母亲多了一点活跃,她就会用特别宽容的心理使父母都高兴。她常常会扮演一个听取父母相互埋怨又能有效消解的快乐天使。

当母亲身衰力竭时,她会非常乐意承担起料理家务、照顾父亲的责任,同时也有加倍照顾母亲的热情。倘若母亲依然强健,里里外外一把手,她可以帮助母亲做事,但又绝不侵犯母亲的权利。

一个逐渐长大的女儿如何对待父母,全看她面对的是什么样的父母。

在基本健全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女孩,也会基本健全地对待自己与父母的关系;这意味着她同时也能够正确对待世界。

当她微笑面对自己的人生时,不能想像没有父亲和没有母亲的情景。她对父母自小形成的埃勒克特拉情结,早已被人类的文化规范得平平和和,若有若无了。

它只会在一些特别的时刻有不易觉察的流露,那时我们就会看到,这个女孩对父亲有更亲切的爱恋,对母亲却有更多的歉疚。

充分又不过分的父爱,是女孩成长健全人格的重要条件。

倘若父爱过滥,又没有母亲的节制,我们就会看到,已经进入青春期的女孩还对父亲腻腻歪歪,留连忘返,表现出畸形的恋父情结。这种畸形的恋父情结大概只有找到合适的婚姻之后,才算告一段落。

倘若父爱过滥,母亲又过分严厉,这样的童年环境往往使女孩产生强烈的恋父憎母情结,会成为一个在男人面前乃至在整个世界面前过分任性的女人。

然而,畸形的恋父情结更多地却是在相反的方向上形成的,倘若一个女孩从小缺乏父爱,甚至完全没有父爱,她会形成比父爱过滥更强烈得多的恋父情结。

缺乏造成渴望,这大概是一切领域的心理规律。

在缺乏父爱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女孩,其恋父情结常常有以下表现:

一,她充分地表现出恋父型的特征,总喜欢与比自己年长的男人相处,特别喜欢与父辈男人相处,不善于与同龄男人交往。有时又演变成一生都在不断地寻找老师,寻找男性保护者,寻找和蔼而又强有力的男人。

这不过是寻找父亲的变种。

二,她们常常小女人气十足,总在小女人的角色中生活。

因为她们没有得到过充分的父爱,在本质上没有当够女儿,总以小女人的角色自怜自爱,一生都不愿意承担成年女人的责任,拒绝母亲的角色与义务。这种女性永远保持着所谓的“天真”。她们少年天真,青年天真,中年天真,甚至老年天真。

在“一贯天真”的角色中,她们无休止的动力是在继续扮演小女儿的角色。

三,小女人们总喜欢在男人面前诉说委屈,总在寻求被哄慰、被保护的感觉。特别愿意在一个男人面前诉说遭受另一个男人欺负的委屈,这常常成了她们感情生活一个上足发条的动力。

诉说给她们带来极大的精神满足,诉说也会演变为对这个世界的整体态度。她们容易被自己的委屈攫住心灵,当没有恰当的男人成为倾听的角色时,她们也会寻找女人诉说。

倾诉小女孩的委屈,是她们一生的情感需要。

四,这样的女性从青少年开始就潜存着性的渴望,有持久强烈的性幻想,并常常贯穿一生。

与此相关的是,她们对待爱情、对待男人有浪漫化的倾向,喜欢将有关爱情和男人的事情诗情画意。

当她们面对实际的爱情和男人时,常常显得过敏。耽于幻想的人一旦面对久经幻想的事情,总会显出神经质的过敏来。这大概是人类心理在许多类似的领域中都有的规律。

五,因为从小缺乏父爱,耽于幻想的女孩最初在男人面前是缺乏自信的;她们常常在幻想中为自卑找到足够的补偿。

第42节:爱抚的幸福

经过一个弥漫青少年生长期的幻想阶段,又经过一个战战兢兢相当浪漫化的爱情渴望阶段,如果她在现实中得到了某些男人的爱慕,有了爱情上最初的胜利,她就会表现出过分的敏感和兴奋。她会在幻想中反复品味自己的胜利与幸福,又会浮想联翩地去扩大它,在想像中营造出新的辉煌。

有的时候,她会满面泪水泣不成声地承受着得到男人爱抚的幸福。

有的时候,她又会神经质十足地对此予以怀疑和拒绝。

六,接着,她们可能产生贯穿一生的冲动,那就是证明自己被爱。

她们从最初获得爱的胜利开始,就有一种不可遏制的无休止冲动,那就是积累自己被爱的成就。她们以自己为中心观察着男人世界,幻想着男人围绕自己旋转。

当她们在一个又一个爱情的漩涡中打漩时,当她们走上一个又一个爱情的领奖台去享受自己的胜利时,她们常常不清楚,她们不是为了爱而爱,而是为了胜利而爱。

七,一些从小缺乏父爱的女孩,倘若母亲对她不善,她又有强烈的仇母情结。

倘若母亲与她相依为命,从小很负责地养育她,她表面上似乎与母亲朝夕相处甚至陪伴终生,然而内心同样可能潜藏着极深的憎母情结。因为没有父爱平衡的母亲的培养,常常是极为严密的管教。

母亲过分的关心与管教往往同时极大限制了女孩的憧憬与幻想,她在把母亲当做天下第一恩人的同时,也把母亲当做了最为敌视的对立面。

八,在缺乏父爱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耽于幻想的、神经质的、过敏的、有着倾诉委屈愿望的、拒绝成年的女孩,常常有着艺术家的素质。

这样,我们就看到了某些文学艺术家。

这些耽于幻想的、过敏的、拒绝成年的女性,作为普通女人,必定会使自己也使他人艰辛难过;而作为艺术家,她倒有可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

文学艺术原本就是表现过敏、放开幻想、倾诉委屈、回避现实、制造浪漫、拒绝成年、取得连绵不断爱和被爱的胜利的特殊领域。

爱的匮乏所造成的畸形情结,并不都是坏事。

有的时候,它给人带来无尽的痛苦。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