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在射击位内练习。
射击位内的地面上有块折叠起来的蓝色垫子,杜柯将范维克鲍小口径运动步枪、子弹盒放在地面上,然后铺开垫子,捋一捋,捋平整,他等会儿将卧在这个垫子上进行卧射实弹练习。
早已切到射击射箭页的杜柯开始检查他的步枪,刚到射击馆时他花了20奖励点买了步枪技能,他的默认技能中只有手枪没有步枪,青少年时期的杜柯以练习手枪为主,他小时候也没料到自己有天会去参加奥运会步枪选拔赛。
杜柯打开步枪的枪机开关,枪口对着五十米外的靶子方向,这个动作很自然,于指导微微点头表示认可。
擦枪走火、枪不长眼,搞射击运动,最重要的就是安全。靶场上,枪手持枪时,任何时刻枪口绝不允许对着其他人,不管是空枪还是子弹上膛,枪口永远只能对着三个方向,靶子、上方和地面。
杜柯检查枪械时没填弹,他很自然的将枪口对着靶子方向,说明他安全意识较高。他坐在垫子上仔细检查整套枪机、瞄准具,这支范维克鲍小口径运动步枪配5。6毫米的边缘发火弹,奥运会50米步枪卧射对比赛枪械有明确规定:可选用口径不超过5。6毫米的边缘发火子弹步枪,枪械总重量不超过8千克。
5。6毫米及以下口径的枪械属于小口径,7。62毫米以上的为大口径枪械。
大口径枪械配中心发火子弹,击发原理跟军警用枪差不多,击针打在子弹底缘的中央使枪弹发火,子弹内填装的火药产生火药气体,推进弹头进入枪膛、击发中靶。
小口径枪械配边缘发火弹,只要击针打在子弹底缘圆周一圈的任何部位,均可使枪弹发火。运动枪械大多使用小口径,它们的威力不如大口径,但射击精度较高。50米手枪慢射、50米以上步枪项目(非奥)则选用大口径,否则有效射程不够。
不管是边缘发火弹或是中心发火弹的运动枪械,它们都属于真枪范畴,子弹里填装了火药,这种子弹就是普通百姓熟知的子弹头形状的真子弹,搁军警用枪上照样能击发。
气枪则采用压缩空气或液体二氧化碳为击发动力,枪托里安装储气容器,压缩空气、液体二氧化碳储存在枪托容器中。气枪的子弹多采用铅弹,看上去就像加粗了的图钉,气枪的铅弹不填装火药,发射时的初速度较小,所以气枪比赛一般只比10米射程,超过10米保证不了较高精准度。
杜柯检查完步枪、子弹之后,对身边站着的于涛小声说到:“于指导,我准备好了。”
于涛点点头,对后面板凳上坐着的黎指导做了个手势,黎指导心领神会,去到IT控制室启动了8号靶位计分端口,选择计分模块为50米步枪卧射。
几分钟后,于指导看到8号电子靶上端的信号灯亮起,便低头对杜柯说:“可以了。”
一切动作都在近乎无人言语的环境中进行,杜柯从头到尾就说了两三句话。
砰砰砰,回响在靶场的只有其他队员击发时的枪声。
杜柯卧在垫子上,双腿自然分开,据枪之前他做了个动作,将扎在左臂上的射击皮带一端扣在枪管前端下方的卡扣上。
左手是杜柯的支撑手,用来托住枪管。射击皮带一端扎在他的左臂上、另一端扣在枪管前端,目的是为了增强托枪时的稳定性,这是符合射击比赛规则的,每位枪手都会扎这么一条射击皮带。
杜柯调整遮眼板挡住左眼,开始据枪,也就是端枪瞄准。
他的左手肘关节支撑在垫子上,手掌托住枪管,和枪管直接接触的是戴在左掌上的射击手套,手套十分厚重,摩擦力很大,这是为了提升据枪时的稳定性。
杜柯的右手是击发手,扣板机的,右手不能戴手套,最多也就戴只薄的半指手套。他用枪托抵住右肩窝靠近锁骨处,右腮帮子贴住枪托上的贴腮板,右眼通过枪托上方的瞄准照门找枪口上方的准星。
奥运会的射击项目不允许使用光学瞄准具,步枪后端的瞄准照门、枪口上方的准星片,这都是机械瞄准具,最多只能加装滤光镜片。
瞄准照门、准星片的瞄准孔只有绿豆大小,杜柯右眼透过步枪上的两个瞄准具瞄着五十米外的黑色靶心。
很多普通人也知道瞄准时的三点一线,即瞄准照门、准星、靶心三个同心圆在一条直线上,但要在50米外瞄准并击中10环是相当困难的。
50米靶子的1环直径为154。4毫米,大概就是一部苹果6plus横着放的长度。10环直径为10。4毫米,10环这个圆形区域比1毛钱的硬币更小,和成年人的拇指盖差不多大小。
50米外通过机械瞄准方式击中一个人的拇指盖,想想也是很恐怖的事情,若打出10。9环的满环值,难度相当于50米外击中一只蚊子。
杜柯卧在垫子上,全神贯注的瞄准,他一脸严肃、身体丝毫不动,犹如任务在身的狙击手,等待击杀敌方高级将领。
终于,杜柯找到了瞄准感觉,他扣动扳机,咔哒,放了空枪。
第一枪就实弹射击,太业余了嘛,空枪预习当然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于涛在内心中渐渐开始认同杜柯的一系列行为:“换装、检查枪械、卧射姿势、据枪、贴腮、瞄准、空枪预习,准备动作看上去倒是挺专业,就是不知道杜柯的实弹射击命中率如何?”他在以命中率预估杜柯的步枪水平,而不是精准度。能击中靶子,这是命中率。环数越高,好10环越多,代表着精准度越高。
杜柯放了几枪空枪之后,枪感出来了,他从子弹盒内取出一颗子弹,填弹上膛,要玩真的了。
50米卧射、三姿的运动步枪没有弹仓,都是单发的,击发出一颗子弹便再上膛一颗子弹继续击发。
50米射击跟70米射箭一样,即便是杜柯这种1。5视力的人,他也看不清靶子上的环线,他瞄准能看到的靶子就是个小黑点,击发那一下全靠两字:感觉。
砰!
杜柯击发出了第一颗子弹,随着弹壳抛出,范维克鲍运动步枪的枪口上冒出了淡淡白烟,杜柯的右肩部位感觉到了枪托施加的明显后座力,这种感觉很真实很有冲击力,比手枪更过瘾。
杜柯击发后的两秒之内,他面前的成绩显示屏上就显示出了他这发的环值和弹着位置:5。8环,弹着靠下。
正式比赛中,50米卧射的资格赛、决赛,环值都要计到小数点后面的位数,50米卧射是据枪最稳定、精准度最高的一个单项,所以资格赛中也要计到几点几环,否则会出现很多平环。
杜柯按照正式比赛的规格在练习,第一枪打了5。8环。
“准星偏下了。”放完一枪实弹,杜柯便察觉到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了。
“哟呵,可以啊,第一枪实弹居然没有脱靶!”于涛暗暗吃惊,他以为杜柯要打几枪才能中靶,没想到第一枪就打出个5。8环。
第494章年轻人的射坛
人们常说瞄哪打哪,但在实弹射击中,射击运动员选择的瞄区并不是预定目标。
由于重力的作用,射出的子弹在空中不断下降,所以射击运动员的瞄区会在目标上方。
杜柯第一发打出5。8环,他感觉自己的瞄区偏下,重新调整准星位置后,他深呼吸几口,继续瞄准、击发。
砰!砰!砰!
杜柯平均一分钟放一枪,连放三枪,打出的环值为7。2、7。1、6。9。他放完三枪后停了下来,看看屏幕上的弹着位置,两发偏左一发偏右,至少垂直方向上进行了有效的瞄准矫正。
砰砰砰……
又打了十枪,环值已能稳定在8环以上。
再打二十枪,其中一半在9环以上,还有三个10环:10。0、10。2、10。3。
一直在杜柯身边监督的于涛已经震惊的说不出话来,当然他本来也没说几句话,内心是震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