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操攻取汉中后,张鲁与其部下,因主动投降而得到曹操的厚待。
惟独杨松被问卖主求荣之罪,被斩于街头。这个卑鄙小人,得到了应有的报应。
晴朗等人,刚进入江州城,惊风便嚷嚷着:“我们去找苏小小吧。”
晴朗微微一愣:“哪个苏小小?”
弄花微笑道:“就是那个‘西冷桥畔,情悠悠’的苏小小。”
晴朗略一沉吟,微笑道:“原来是她!”99DOWN…NET小说下载
望着弄花,呵呵笑道:“你提议来这里,不会是为着见她一面吧。”
弄花:“也不完全是。其实,我想你帮她一个忙。”
晴朗:“怎么回事?难道以你们风花雪月的本事,居然帮不了她?”
弄花苦笑道:“我们风花雪月,确实挺有本事的,不过再怎么有本事,也对付不了一个军团。”
晴朗:“……那个苏小小,不会是跟张鲁有仇吧!”
弄花:“这倒不是。只不过,她无法离开江州城,也无法与自己的爱郎团聚。”
晴朗笑道:“真没想到,你这么有成人之美。”
惊风:“切!我们风花雪月,一向都有成人之美,也不知撮合了多少痴男怨女……”
晴朗:“你们是收费的吧。”
惊风大声道:“这个当然!不收点车马费,让我们去喝西北风啊!”
晴朗微笑道:“难怪你会这么积极。要我怎么帮忙,先说个明白。”
弄花笑着点点头,向晴朗详细的解释清楚。
原来,风花雪月四人,就在牦牛怪被打跑的时候,突然接到一个赏金任务,是将苏小小和阮郁救出来,离开张鲁的势力范围。
晴朗听得很仔细,脑海中也浮现出相关资料的记载……
今天的杭州,隋朝之前称钱塘,因风景秀丽的钱塘湖而得名。
钱塘湖是大禹治水时,开挖出来的人工湖,到唐代白居易出任杭州太守后,在湖东筑了一道‘白堤’,这才把钱塘湖称为‘西湖’。
江南自古多名女,而钱塘的秀山媚水,曾经孕育出不少才貌俱佳的青楼红颜。
南齐苏小小,就是其中的一个。是什么契机,造就了苏小小这样一位与众不同的女子?
这还得从她的身世说起。苏小小出身于钱塘一户殷实人家,祖先曾在东晋朝廷为官,晋亡后举家流落到钱塘。苏家利用随身携带的金银珠宝为本钱,在钱塘作买卖。
到了苏小小父母这一代,已成为当地的富商。
苏小小是父母的独生女儿,自小被视为掌上明珠,因长得娇小玲珑,就取名小小。
苏家虽是商贾之家,却沿袭了祖上书香遗风。聪明灵慧的苏小小,自小能书善诗,文才横溢。
可惜好景不长,苏小小十五岁时,父母相继谢世。
苏小小失去了依靠,仍住在城中旧院里,睹物思人,易引起伤感的情绪,干脆变卖了在城中的家产,带着乳母贾姨,移居到城西的西冷桥畔。
在那时,钱塘市由于交通便利,市区已相当繁荣。而城西钱塘湖一带,却是一大片荒凉的沼泽地。不过,那里青山环绕,碧水盈盈,虽然未经开发,风景十分宜人。
第367章
苏小小与贾姨,就在湖山深处的松柏林中,筑下一座雅致的小楼,过着远离红尘的闲居生活,而生活的来源则是父母所留下的颇为丰厚的财产。
春秋两季,钱塘湖边的风景最美,清风习习,杨柳映波,湖面清澄平静,山色青翠悦目。
这种时候,性好山水的苏小小常偕同贾姨,乘坐着一种特制的油壁游车,环湖观赏湖光山色。
这时的苏小小,已出落成一个红杏初熟般的小女人。
尤其是那一双水灵娇媚的大眼睛,只是看上一眼,就能让人醉倒。
一个美艳少女,无遮无拦的荡游在山湄水涯,自然引起一些风流少年的追逐调笑。
苏小小的油壁车后,常常跟着一串俊逸倜傥的公子哥儿。
苏小小正值少女怀春的年龄,寂寞独居,常感萧索,便借诗词遣怀。谁知诗词中,多是男女幽情的内容,更引动了她的愁思,所以索性纵情于山水间。
有一天,她见油壁车后,紧随着的是几位风度翩翩的少年郎,频频把热烈的目光投向苏小小。
苏小小心中颇感得意,一时兴起,便在车中朗声吟诵:“燕引莺招柳夹道,章台直接到西湖。春花秋月如相访,家住西冷妾姓苏。”
这首诗十分直爽的介绍了自己,并大胆表露了自己的心意:原本不是青楼人家,只因过于寂寞,希望有人扣门来访。
对于一般的闺中女子而言,似乎是不可思议的,但苏小小从小很少受到父母的约束,性情开朗,吟出这样的诗也不足为怪。
车后的少年,清晰的听到了春风传来的佳音,个个大喜过望,当即追随着苏小小的香车,来到了她西冷桥畔的小楼。
苏小小见客人应声而来,起初有些感到羞怯,不知如何是好。后来,她见来客个个彬彬有礼,谈吐文雅,便相邀入客堂落座。
而善解人意的贾姨,奉上香茗。
主客一边品茗,一边谈诗论诗,品说周围风光,度过了一个轻松愉快的下午。
事情传开后,钱塘的仕宦客商、名流文士,都慕名来西冷桥畔,造访苏小小。
但这些人均先被贾姨拦住,经过她的观察挑捡,年少而有文采的,才能入门见苏小小,其他脑满肠肥、俗不可耐之人,即使掷以千金,也被婉言谢绝。
如此一来,苏小小的名气就更大了,许多人都以能与她对坐清谈为荣幸。
人们虽然也把她看成一个待客的青楼女,但实际上她与那些卖身为生的女子绝不一样。
用现在的眼光来看,她更像是一个文学沙龙的女主持。
又是一个鸟语花香的春日午后,苏小小收拾得漂漂亮亮,与贾姨乘上油壁车,沿湖漫游赏春。
正巧,这天从建业来的名门公子阮郁,也正骑马游观钱塘胜景。
阮郁信马悠悠,边走边看,正陶醉在碧波绿柳的春意中,忽见迎面驶来一辆装饰艳丽的油壁车,便不经意的望去,正好看到探着头欣赏湖景的苏小小。
那小小女子,竟是那般琼姿玉貌,娇媚动人,就像飘临人间的云中仙子,不觉令他心醉神迷。
于是,当苏小小的车擦肩而过后,阮郁勒转马头,一路紧跟不舍。
苏小小在那一刹那,也看清了对面而来的马上公子,只见他眉目清朗,神情洒脱,也十分中意。这时见他随车而来,心中暗喜,于是高声吟道:“妾乘油壁车,朗骑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冷松柏下。”
阮郁听了,心道:这分明是邀我的情诗嘛,岂可辜负佳人的盛情!
夜里他回到客栈,赶忙向店家打听。
店家告诉他:“西冷桥畔的苏小小,谁人不知!满城贵公子,人人倾慕,无奈她自视甚高,性情执傲。好花虽妍,看虽可看,要攀摘却是不易呀!”
即使不能攀折,坐对名花,心灵交融,何尝不是人生一大乐事呢!
阮郁打定主意,在第二天午后,准备了精美的珠玉为见面礼,绕过西北湖滨,穿过松柏浓荫,沿着林间小径,直达西冷桥畔。
只见花遮柳护之下,静立着瓦屋数间,周遭鸟雀啁啾,景色清幽,真是一处人间天堂!
阮郁轻轻把马系在柳树下,上前轻轻叩门。
门‘吱呀’一声打开半扇,贾姨慢步而出,十分客气的询问来由。
阮郁历述昨日游湖幸遇佳人,蒙佳人垂青,赠诗指路的情形,并诚挚的表明:“今特备薄礼,企望一见芳容。”
贾姨一听就明白了。她昨日陪苏小小游湖回来后,苏小小茶饭不思,似乎心事重重,她便已猜中了几分。于是,贾姨请来客入屋落座,奉上香茗,进内屋禀报苏小小去了。
阮郁闲坐着,四周观望,只见窗外院中,繁花似锦,而室内布置雅洁朴素,墙上挂着字迹绢秀的屏轴,架上排着成堆的书卷,窗下矮几上置一古筝,处处光洁,一尘不染,足以显示出主人的清雅风格。
阮郁不由得对苏小小,又萌生了几分敬意。
苏小小由内室姗姗步出,淡妆素抹,低眉含笑,与昨日的明艳,判若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