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若梦气道:“他连他妈都不承认,还会认他外公?”
常康宁一仰头,冷冷的道:“不是我不认他,是他不肯认我。一个连外孙都不敢认的外公,算什么外公?”
另一边对着那雪花的机器都快抓狂的几人,突然一下都停了下来。他们都清清楚楚听到那发出沙沙声的音箱有了说话声。
“……一个连外孙都不敢认的外公,算什么外公?他有什么资格做人家的外公。他配吗?”
这声音不是常康宁的吗?他怎么说这样的话?那几个小孩并不知道他们的关系,可是卫小杰知道,他望向卫浩南,却见他的脸“刷”的一下,变得苍白无血。
一直最担心、最不愿触及的秘密,终于还是给揭了开来。那以后他们又该如何相处,还能不能像以前那般。恐怕再也难回到从前了。
卫小杰忽地想起那个从异国归来的大男孩,他拖着一个行李袋,身上背着个长长的大背包,嘴里哼着小调。不知就里的人就会以为他是个吉他客。然而打开背包一看,原来是一把长着铜锈的古剑,也不知他是从哪个地摊淘回来的。他围着他身旁兜兜转转,一边看着他翻着身上的宝贝,一边想着如何捉弄他。可想不到,自己刚有行动,他竟然拿出一个泼浪鼓递到自己面前。不愧是驱魔家族的后代,他竟然看得见自己。
之后当然是反过来,他盯着自己来研究。直到卫浩南故意厉声斥责,他才收回嬉皮笑脸,恭恭敬敬的喊自己师叔。
这名副其实的舅舅,竟然成了师叔。哎……
常康宁越说越激动,脸上胀得通红:“是他们不想认我,不是我。不是我……”
“你……”燕若梦气得脸色铁青,说不下去。
平时燕若梦都可以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可是今日她一而再,再而三的大发雷霆,心里面好像有一股怒火不住地在燃烧着。究竟是什么将其燃起的?是亲情吗?她是个孤儿,她与别的孤儿一样都渴望亲情。有人爱有人疼,可是那仅仅只是一种奢望。可以想,却得不到的遥不可及。
儿童公社是一个福利机构,名义上是政府开设的,实际上是社会上那些所的慈善者赞助的。每隔一段时候,特别是某些节日,这些人就会来到公社捐献一大堆物质,而他们这些孤儿则要对着镜头将背熟的那些感恩戴德的话语一字不漏的说出来,而且还必须要流泪。要小孩子哭那实在太容易了,一些小的连话也说不清的,哪里能背得出来,那么抱着他们的阿姨们便会狠狠地掐他们的臀他们的小腿,直疼得他们嚎啕大哭——泣不成声,实在是太感人了。这么小的孩子也会感恩,那些大人当然会有一大堆话要说。然后镜头再一转,自然是某某品牌的亮相。小孩子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自然会很积极的配合。
燕若梦自记事开始,这样的情景就深深印在她的脑中。虚伪,不过那时候的她并不懂得这个词,她只是觉得很讨厌,很反感,很不喜欢,经常都不合作,使性子。所以一到这种特别的日子时,她就会被关起来,免得她说错话。
她在公社里她不吵不闹,也不撒娇,可是所有的管理员都不喜欢她,所以当别的小孩施展浑身法宝扮乖,使计希望会被有心人领养回去过些小公主小皇帝生活的时候,她却无需做些什么,便给“卖”了出去。领养小孩是要给儿童公社一笔钱的,被称作为捐赠,而她则是折上折,最后是给“送”出去的。
领养她的是一对夫妇,据说是不能生育,但是她到了他们家后才知道,原来他们早就有个女儿了,刚刚急病死了,看情形是思女心切,又不能再生,才去抱一个回来,这样的情况也发生了不少。
燕若梦虽不乐意,当别人的替身去开解人安慰人,但到了这种地方,哪由得了她。城市里的小孩,总是得找个所谓的监护人吧。好好的听着这些人的话,做这些人喜欢做的事。就算他们再不乐意,也没有他们选择的余地。
不过也不用多久,她便被这对夫妇——她的养父母感动了。她真的将自己当成他们的女儿,一心一意当个乖乖女、好孩子。可惜好景长,几年之后,她终于发现了他们的秘密。、他们的确是有一个女儿,但是并没有死,只是得了一种怪病,怎么医都不见效果,但她第一次见到这个女孩的时候,却是她生命的弥留间,她已不会说话,但是她的眼中却带着一种怨恨,她憎她。因为她夺走了她的父母,她的身份,她的一切,但是在怨恨的背后却有着恳求。燕若梦知道她是希望自己代替她活下去,承欢她父母膝下,而她也默默答应了。无法营生的小孩,只能被动的选择别人给他的施舍。
然而一切并不是这么简单,这对夫妇告诉她,他们的女儿医病要好多钱,而这些钱却是从他们的未来女婿家中借来的,那个时候还是有很多地方流行娃娃亲,指腹为婚什么的。他们虽是城市人,也接受这个时代的文化,但思想上还是很传统的,他们与另一对夫妇是好朋友,所以自小就给他们的孩子订了婚。没几年,那对夫妇发了迹,做了大买卖,平日来往少了,但是亲事仍在。然而不幸的事发生了,他们的女儿得了怪病,他们却没有那么多钱给她医治。本来呢,向未来亲家借点钱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可是他们又担心万一亲家知道他们的女发儿有病而退了亲,又怎么办。虽说退亲那方会被人指责,但是理由洽当,别人就会同情他们而站到他们那一边的。何况他们的女儿是真的有病。左思右想之下,他们竟然想出一个李代桃僵之法,找了一个替身回来,将自己的女儿留在父母家照顾,而他们则带着燕若梦去找亲家要钱,说是教育经费。那个时候刚刚出现少年宫之类的培训班,他们说是要让女儿去学习。那个时候学费并不高,医疗费也不高,同样工资都不会高,他们不过是工薪阶层,是无法长期支付那些医疗费的。不过那培训班的费用倒与这医疗费相相差不多。
(咳咳,六一节快乐,,去玩呗,米看了,这章实在不太应景了,一直犹豫着要不要发好——)
第十七章洞中忆
在那个时候有本事自己当老板的人已经是富人了,所以那未来亲家也很乐意,他们也希望自己的未来儿媳是个多才多艺的女孩子。培训费是交了,但是燕若梦却没机会去学习,因为这对夫妇又将钱要了回来。那个时候交了钱跟着退钱比现在简单得多,并不会诸多刁难,也不会扣什么违约金的。就这样,这对夫妇就拿着钱去给他们的女儿治病,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可惜那个女孩没有福气,最终还是走了,本来一切也要结束了,他们也不需要再去骗钱了。俗话说得好,人心不足蛇吞象,这对夫妇见到那钱来得这么容易,竟然起了贪念,他们见他们的未来亲家的生意越来越好,就更不肯放弃这到手的肥肉,竟然一心要将燕若梦当是他们的亲生女发儿嫁过去,好谋取礼金,还有以后的富裕生活。
那一年燕若梦才十三岁,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而孤儿则比别的孩子早懂事。然而可能是过了几年安稳舒适的生活,又或者不想失去一些东西。燕若梦似乎是忘记了在儿童公社看到的那些事,明明知道别人是在利用她,她居然也心甘情愿的接受了。或许她从来都没有忘记过,她只是想得到,想过得更好,她没有觉得自己有错,在这个世界上,谁不是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的。
在儿童公社中,那些小孩往往会为了一颗糖而打架,为了朵小红花,而去陷害别人,把自己推上台的,这样的事屡见不鲜了,这不需要别人来教的。这本就是人的本能。
可是一切不过是自己想得太好了,不知是不是那未来亲家觉得念了中学就应该更注重学业,不可以再花心思到别的上面,还是他们发觉当初所提供的培训费根本不起作用,又或者他们发现了那猫腻,他们不再提供教育经费,。还时不时上门来催债。当然那只是个形式,但很明显他们已有了退亲的意思,被人迫得紧了,这对夫妇当然要将气出在燕若梦身上了。只要一见面一开口就不会给她好脸色,好听的话。幸亏是她的成绩不错,让他们觉得她还有点希望。可是燕若梦却已心灰意冷,原来温馨的家是要用金钱来建造的,感情不过是陪衬的。
中考那年,她交了一半的白卷,重点的学校当然是去不了,而这对夫妇当然也不愿意花钱供她上好的学校,更要命的是那未来亲家却在此时提出退婚。这对夫妇当然不肯了,然而对方的理由却是很充足,他们真正的未来儿媳已经死了,而燕若梦却是个冒牌的,他们不仅要拉燕若梦去验dna,而且还要报案,告他们欺诈。这对夫妇见到靠山变成了要命的火山,摇钱树变成了缠人的草藤,,又慌又急,也不顾燕若梦了,趁夜卷包袱逃到了外地。而第二天,那些人又来了,捉不到主犯,但他们却没有留难燕若梦,反而让她继续回校读书。
一夜之间失去了一切的燕若梦并不觉得难受,她知道自己今次没有做错,是她寄了封匿名信给他们的,告诉他们真相,所以他们才没有为难她。可是今后她该何去何从,她才不过十五岁,找工作没人敢收,去读书又没有钱,最后居委会给她找了间技校,是半工读的,将来工作后再补回学费。就这样她一边学习,一边工作,赚来的钱除了伙食之外,都存了起来,不是很多,但一个人有了钱,胆也大点,站也站得稳些。然而她这边刚刚进入状态,那边她的养父母却过来找到她,告诉她,他们已还了钱,那些人不会再来为难他们。而她也不用这么辛苦了,她仍是他们的乖乖女,她不应该在干得这么辛苦,她应该去读大学,更应该出国留学,让他们脸上也有光。
虽说这些年来他们一直在利用她,,可是这么多年了,燕若梦是真的付出了感情,再一次相信了他们。他们要她去出国读书,她也同意了。可是出国是真的,读书却是假的,而且要她去的那个国也不是什么科技大国,而是南非的黑人国家,他们将她卖给了一个人贩子,她是上了船后才知道的。船上还有不少女孩,那些人给她们吃了一种药,说是防止晕船。不知为何她天生就对一些有害的东西有一定的抵抗性,所以她并没有立即晕倒,听到那些人的说话,趁他们不注意,跳船离开。
海水灌满了一肚子,她被人救起,她去报案。可是那些警务人员却不相信她说的话,因为这儿的船只都是小船,是不会出到公海的,又如何能漂洋过海,去到地球的另一边,而且还教育她,小孩子是不应该抵毁自己的父母的,要是养父母就更不应该,他们养育了你这么多年,没功劳也有苦劳,你怎么可以说他们的不是。
燕若梦这才知道,原来这些人与那些人贩子是一伙的。她出了警署,马上就发现有人跟踪她,也幸亏她平日看的书藉够杂,学到的“本领”也不少,很快就将那个人摆脱掉。不过她也知道那些人是不会就这样算的,他们捉不到她是不会死心的,而且她也不知道敌人有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