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下午,皇上东方云龙一时兴起,派一名小太监来胡府传旨,命胡翰林去御书房见驾。胡长生大喜,不知道皇上有什么重要事情,但自己正巴不得有这样的机会,于是急忙跟随太监入宫见皇上。
胡长生行过君臣之礼,站起来静候一旁。
东方云龙站起来,踱到胡长生身边笑道:“胡翰林,最近可有诗作?”
胡长生立刻释然,原来为这点小事把我从家里叫来?皇上真是随心所欲啊。他恭敬道:“回陛下,微臣近来没有作诗。”
“可惜。”东方云龙感慨道:“胡翰林,你青春年少,应该大展才华才是。”
胡长生躬身道:“皇上说的是,只是微臣最近才思枯竭,一直作不出好诗。陛下,臣有一个请求,请允许为微臣去各地游历,以增见闻,臣不胜感激。”
东方云龙含道:“为何有此想法?”
胡长生胸有成竹道:“陛下,臣闻古之学者,多有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者,所谓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亲临。尽信书,不如无书。臣以为,今之学者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两者互为补充。读书为静,行路为动,一静一动,一阴一阳,相辅相成,左右逢源,生生不息。书中知识有限,只有行路,眼观、耳闻、身体、意会才能补其虚、充其实。臣年仅十九,又具千古未有的九阴绝脉,始终没有根治之法。为此,臣打算以三年之期行万里路,体验世间万事万物,以增长阅历,提高才华,为陛下所用。”
东方云龙听他说的有理,于是点头道:“既然如此,你打算向什么方向出行?”
胡长生早有构想,从容道:“如果皇上恩准,臣准备向南而行,南方属火,或许能使微臣之九阴绝脉有所转机,此乃两得之举,望陛下成全为。”
“也好。”其实皇上早在三月前就听红尘道长推荐胡翰林,说此子绝非池中人物,将来必有作为。连活神仙都推崇天下第一探花,东方云龙对他极感兴趣,正要从各方面考察。于是命太监取来一面黄澄澄的金牌,递给他道:“好,朕赐你一面金牌,命你微服私访,赴各地考察民情,此亦是两得之举。”
胡长生一呆,马上接过金牌仔细端详。只见金牌正面是一条威风凛凛的巨龙,在云层中盘旋隐现,背面四个字:如朕亲临。他惊又喜,急忙谢恩道:“谢陛下信任,微臣一定谨慎行事,不越雷池一步。”唉,看来这份皇差,自己是躲不过去了,想要自由?门都没有。然则一位五品官员当钦差大臣,历史上从未有过,哈哈,公费旅游,倒也划算。
东方云龙含笑道:“胡翰林,朕再为你配一名得力的书记官,一路上关照你的饮食起居,并记下民俗民情,一路之上,或许你有诗词佳作,也可一并记录下来”。
胡长生谢道:“是,陛下想的周全。”心想皇上给自己配一名书记官,不会是监视我吧?应该不会,我一名翰林学士,有什么可监视?至于诗词佳作嘛,没问题,本公子才高八斗,随便说话就是诗词。
原来,皇上准备给胡翰林配的书记官,姓李名能,今年四十,乃是当朝李丞相的远房表侄。他本来久居乡下,但是天生聪明能干,刀笔精通,有志上进。八年前父母去世后,他听说表叔当了丞相,于是横下一条心,卖掉全部家产,带着妻子和两儿子千里迢迢投奔表叔,打算凭着自己的才华和本事出人头地。多年来他不断为表叔送礼,两年前终于谋得一个书记官的差事。也是李能怀才不遇、生不逢时,当官之后,竟然失去参加科考的资格,为此终日郁郁寡欢。没办法,他只好继续巴结取悦表叔。李丞相见他殷勤,也确实有些本事,于是无意中向皇上提了一句,过后就忘了。此时正巧赶上胡长生要行万里路,于是皇上就顺水推舟,送给李丞相一个人情。
第012回 才华横溢走平凡 水功奇异为旱难
从皇宫出来,胡长生感觉格外高兴,本来担心此去万里,母亲不会同意。这回有了圣旨,就有了仗势。钦差大臣,哈哈,名头不小,这可是堂堂正正办皇差啊。
果然,他回家禀明母亲,说明日要奉旨出巡,赴南方考察民情,时间不长,只有三年。没承想刚说几句,母亲脸色变得煞白。
“不行,绝不可以。”东方凤凰手扶丫环春花站起来,嘴唇哆嗦道:“三儿,你长这么大没离开过京城,现在竟然一去三年,路途遥遥,无依无靠,一路上磕磕拌拌,什么恶人没有?你一介书生,不像你大哥和二哥身怀武功,万一遇上歹人怎么办?再说,你还不到二十,哪能出这么长时间的皇差?不合情理,妈身边就你一个儿子,一旦……不行,我这就禀明皇上,请他换人。”
“妈,您别这样好不好,儿官居五品,食国家奉禄,不能在家闲着。”胡长生取出黄灿灿的金牌,朝母亲一亮,不无得意道:“妈,儿是皇上新封的钦差大臣,自有史以来,您可曾听说五品官员当钦差的?没有吧?这说明舅舅对儿相当器重。”
春花和秋月兴奋得脸上放光,天呐,皇上给三少爷这么一大块金饼,足有七、八两重呀。原来这叫金牌?上面还有飞龙,好精致、好漂亮呀!
“不行。”东方凤凰无视金牌,坚决摇头道:“三儿,你体格弱。”
“妈,那是我小时候,现在早好啦,看这体格,棒不棒?”
“不怎么样。”东方凤凰道:“妈正想,换你二哥去好不好?”
“妈,您不是开玩笑吧?这完全是两码事,我是文官,他是武将,大家各司其职,不能互相代替,您是当朝公主,岂能不懂皇家礼法?”
“少跟妈扯那些没用的,正因为妈是公主,我才有权要求换人。”
母子俩正闹的不可开交,胡宝良值事完毕回家。一进屋,发现夫人和儿子正各说各的理。他惊诧地听完儿子述说,又看见货真价实的金牌,不禁喜出望外。
“凤凰。”胡宝良激动道:“三儿成为钦差大臣,是胡家天大的荣耀!你不要使小性子,好男儿志在四方,像你这样百般呵护,他什么时候成才?”
“你……胡——宝——良,你好狠心。”东方凤凰怒视丈夫,恨不得一把抓得他满脸开花。然而她深知父子俩说的有理,一时气不过,忍不住坐在床上抽泣起来,嘴里喃喃自语:“三儿,妈还记得你小时候说的话,你说你不当翰林学士,让大哥和二哥当大将军,你永远陪在妈身边……”
胡长生羞愧无地,没想到一句戏言,母亲竟然记得如此清楚,真是母子情深啊!
胡宝良百般劝解,直到晚饭时分,东方凤凰才缓过劲来。要说三公主情绪失常,也是人之常情,在三个儿子中,她最疼爱三儿,老大和老二的脾气禀性和他爸形影不差,从小就生龙活虎、生冷不忌,早晚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