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己率领的只是轻骑兵而非全身重甲,面对摆好阵势准备齐全的步兵方阵不可能直冲而入;在这样的情况下,若是强攻,只能给送上人头让他们平添许多战功。
轻骑兵擅长的是突袭,而非像重骑兵那样强攻。
长矛阵和箭阵,都是轻骑兵的克星。
窦建德中军前锋是从那些武勇的汉子中挑选出来的,他们对于骑马作战并不陌生;然而,他们此刻终于大开眼界,认识到什么才是真正的骑兵了。
眼前这支幽州军马队的表演证明了谁才是真正的天下第一精骑,他们在本方阵前来回疾驰任意改变着方向,阵型却丝毫不乱,三千人的骑队就像是一个人一样。
窦建德军中的许多士卒大张着嘴巴,目瞪口呆地望着敌骑在阵前来回疾驰,甚至忘了这是在战阵之中。
“嗖!嗖!”
薛万彻所领的三千轻骑终于发起了真正的攻击,他们近距离弯弓搭箭,肆无忌惮地向敌阵挥洒着手中的利器。
猝不及防之下,灰色的箭雨把窦建德军前锋的将士们如同麦子一样放倒,许多人纷纷发出闷哼,刹那间便有数百人中箭。
幸好位于第一线的这些士卒都身经百战,他们虽是突然遭受重创,却仍能坚守自己的岗位,并没有人因害怕而擅自后退。
从这一点看,窦建德中军前锋的素质,已与王世充当初率领的精兵不相上下。
“杀!”
薛万彻收起弓箭,高喝一声便抽出长刀朝前方已经变得稀疏的敌军阵线冲杀过去,身后三千骑紧跟其后,如潮水般朝敌阵扑去。
对付步军方阵,幽州军早就有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作战方案,就像现在这样。
他们仗着马术精良,让马队在敌阵的射程之外来回疾驰,有的甚至在马尾巴后面绑上草料或树枝拖在地上,漾起大量烟尘遮挡敌军的观察视线。
慢慢靠近敌阵之后,全军便用马弓统一向敌阵射击给敌人以重创;然后乘敌人阵势受损慌乱之际发起冲锋,将其一举击溃。
489唯一希望
没有任何意外,窦建德第一线的两千步卒被薛万彻率领的三千游骑兵轻松击溃,接下来他们所要面对的便是窦建德的真正中军。
这一支部队与薛万彻率领的部队一样,也是三千游骑兵,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窦建德军中的唯一一支骑兵。
这支骑兵由苏烈亲自率领,此时与薛万彻的三千骑兵尚有一里的路程。
苏烈原本以为,最前线以精锐组成的步兵方阵绝对会成为幽州军轻骑兵的噩梦;若是幽州军以轻骑冲阵,一定会在阵前碰过头破血流。
若是幽州军由重骑兵冲阵,这些步兵就会假作抵抗然后撤向两旁的山坡,让开一条大道来引诱他们奔袭中腹。
在中腹地带,窦建德早就安排了不少拒马、鹿角等物,而且挖掘了不少壕沟和土墙。
幽州的重骑兵若是冲至此地,窦建德就会重施故技,像昨天晚上一样用火箭将事先准备好的草料、油料等引火物点燃。
若是如此,威震北地边塞的燕云铁骑就会像肉包子打狗一样,有去无回。
还有另外一个可能就是罗艺选择用步兵来打头阵,但这个选择的可能性不大。
幽州军的强大是因为他们有独一无二的重骑兵,——苏游的两千重骑还没有暴露出来,——幽州的步兵战斗力并不强,罗艺之所以名震塞北,是因为的他率领的燕云铁骑屡屡让胡人吃瘪,大杀四方。
罗艺选择用步兵来对付步兵,或许是窦建德最愿意看到的;那样的话,第一阵的结果将没有任何意外,而窦建德也将挟裹士气之盛压垮罗艺大军。
如窦建德所想,罗艺果然选择用骑兵进行了第一次冲击,但窦建德只猜到了开头,却没猜到结果。
按照战前的推演,本方步兵方阵将会给幽州的轻骑兵以重创;事到临头,窦建德无奈地看到幽州的轻骑兵采用了前所未见的战术,己方的步兵只坚持了两个回合便被敌人突了进来。
好在己方的士卒早就知道窦建德目前的大军共有八万人,而罗艺不过二万之众而已;所以他们没有后退,也因此阻住了薛万彻的骑兵前进的步伐。
薛万彻冲入敌阵之后有两个选择,一是保持着骑兵的冲击力继续向前冲杀,将敌阵中残存的敌军留给身后慢慢移上来的步兵队伍;第二就是在敌阵中反复冲杀,将敌军的残余剿杀干净。
薛万彻无脑地选择了第二个方案,这个选择很快就被证明是错误的。
薛万彻低估了敌军的战斗力和持久力,他原以为在窦建德军的那些残兵败卒很快就会失去作战意志最终四散逃亡。
事实却是,薛万彻的骑兵以碾压的姿态在敌方步兵之中来回纵横;他们却始终没有丧失抵抗的勇气,且在他们的纠缠下,薛万彻的骑兵慢慢分散开来,难以聚拢。
经过一番厮杀,薛万彻的队伍从奔驰中放松下来,但要重新奔驰起来,还需要一定的缓冲时间。
就在薛万彻愉快地屠杀这些死战不退的步卒时,苏烈率领的骑兵队伍便如刀子一般插了进来,很快就将薛万钧的马队冲破了一个大口子。
苏烈与罗艺似乎是同一类人,他也喜欢用最小的代价来换取最大的利益。
此前,他将骑兵队伍埋伏在山坡的后面,只让两千步卒顶在第一线,这使得薛万彻以为窦建德的先头部队以两千步卒为主;若是这样的话,薛万彻不太担心少量的骑兵起来增援。
直到苏烈率领着同等数量的骑兵杀了过来,薛万彻才终于意识到自己本以为出来的那只兔子,突然就变成了猛虎。
面对苏烈这支骑兵的突然袭击,薛万彻只能仓促应战,他用力夹着马腹想要驱动战马阻挡敌骑的冲杀;无奈刚才一番大战,胯下的战马早已疲累,此时面对精力充沛的敌骑,它根本赶不上对方的脚步。
只一次冲杀,薛万彻率领的骑兵就损伤了数百骑,其损失比刚才冲入敌人的步兵方阵要多了许多。
冲杀一阵之后,苏烈似乎也尝到了甜头,调转马头后再次率领骑队冲入薛万彻的阵中。双方的均有伤亡,但苏烈所帅的生力军显然更加凶猛,他们遇到的抵抗也越来越无力。
薛万彻又是后悔,又是愤怒。
后悔不该贪恋战功,要不然自己的队伍也不会失去机动性;愤怒则是因为身边的战士们渐渐失去了斗志,他们此时只有招架之功,而我还手之力。
这样的状态,没有半分胜利的希望!
好在罗艺率领的步卒很快就冲了上来,苏烈眼看着再没能占到便宜,遂扬长而去。
仅仅只是几个回合,薛万彻的骑兵就十去二三,一下就死了五六百人,这相当于是用一个骑兵换对方一个步卒了。。。。。。。
中军的较量中,先是薛万彻的骑兵碾压了对方的两千步兵,而后被同等数量的骑兵羞辱,几乎没有任何还手之力。
对于这样的结果,罗艺没有什么可说的,薛万彻之所以在冲散敌军步卒之后没有继续前冲,贯彻的也还是他事先就布置好的防守战术。
幽州军的中路大军,只做牵制之用,真正的杀招,在于薛万均领衔的两千重骑左翼大军。
薛万均还没有发起进前,韦挺防守的右翼却提前与窦建德军接触了。
韦挺统率的幽州军右翼共有四千五百人,这个人数与薛万均薛万彻领导的五千骑兵相差仿佛,但他们的战斗力却又天壤之别。
与窦建德的八万大军的总兵力对比之后,韦挺对于自己指挥的部队的实力也有清醒的认识。
韦挺没想过出去与敌人拼命,而是想借助地势防守以拖延时间,只要薛万均和薛万彻兄弟与地方分出胜负之后,那才是自己反击之时。。。。。。
什么时候才能以少量的兵力打败成倍于己的敌人?
天时地利人和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