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过书信,河北和山东的人民也终于知道了苏游大破高丽王城的消息,这个消息估计没几天就会传遍天下了,这本来也是苏游所希望的,所以此前并没有刻意禁止这个消息传出去。
三山城的屯垦也步入了正规,最开始的时候三山城周围每天都能多出上千亩的田地,到后来就变成每天五六千亩了。
随着人口的增多,随着垦荒的地方离三山越远,每天开垦出来的土地慢慢稳定下来,而后苏游开始命人在离三山城十里之外建立小村庄,然后每五里都建立村庄,呈扇形分布于三山城周边。。。。。。
实际上,苏游在农业上的投入并不需要付出多少,只需要给来人一套农具一套被褥以及半年的粮食罢了;有了这些必备的生活品,避难到此的人就能从此安居乐业了。
相比于农业,三山城的工业体系首先遇到了瓶颈,那就是很快面临了燃料问题。——三山只有丰富的林木资源,却没有煤矿,或者说没有露天煤矿。
来自后世的苏游知道林木的重要性,他当然不希望自己在这个半岛扎根两年后就把所有的林木烧尽,所以寻找煤炭快就被提上了日程。
根据苏游的记忆,煤炭资源最丰富的地方那肯定是后世的山西了,也就是现在的河东,其次就是山东半岛;问题是河东离三山实在太远了,而山东半岛上各种乱军正在烧杀抢掠。。。。。。
苏游还是希望能在自己的地盘上找到煤矿,最好是露天的煤矿。
事实上,后世的辽宁就有不少露天的煤矿,苏游记得自己曾经去过一次的海州和依兰,但现在到底是什么地方却实在没谱,反正在辽东城附近就对了。。。。。。
有了这个想法之后,苏游随后就派出了前往辽东城附近探矿的队伍。
而此时,年节之前的江都宫自有一番热闹。
李玄霸看完了双胞胎哥哥李世民寄来的书信,上面用他们兄弟两个才能明白的暗语明明白白地写着,让自己见后即刻奔赴太原。
李玄霸身材瘦弱,却力大无穷,他的脑瓜子虽然不如游侠儿李世民活泛,但对于他的召唤还是可以揣测的。
朝廷中有律法规定,出外就职的官员不得把成年的儿女带在身边,但李渊就敢以权谋私,让李建成李世民以及李元吉在自己的军中就职。
如今世民召唤自己到太原,显然是有大事发生了。
李玄霸甚至可以猜测到,呆在东都的姐姐李秀宁以及留在东都的李家家眷现在也早已悄悄离开了东都。
事实上,李玄霸猜得一点不假,虽然李渊此刻还没有起兵的心思,但李世民却已开始做着一切准备了。
李玄霸有勇力,同样也有自己的骄傲与坚持,他的节操自然是李世民无法理解的。
李玄霸想着该怎么给李世民回信,却听一个护卫的声音从不远处传了过来,“将军,陛下刚才还问起你来着。。。。。。”
“是吗?我这就去见陛下。”李玄霸有些意外,边说边往杨广的寝宫走去。
李玄霸和宇文成都都是杨广的护卫头领,他们平时只负责管束执勤的护卫们,只有在杨广出行或是会客的时候才变成贴身护卫;但现在,杨广的身边就只有王义等内侍在侧了。
杨广自从听说薛世雄被窦建德伏击的消息后就大病了一场,到如今已近十天了;如今他虽是大病初愈,却是形容枯槁,颜色憔悴。
李玄霸在内侍的带领下见到杨广时,心中真有说不清的感觉,他正想开口向杨广见礼时,却听身后响起了脚步声。
从脚步声中,李玄霸便能听出来者是虞世基,帘子再次掀起后,果然听到了他的声音激动地传了过来,“陛下,大喜啊陛下!”
杨广精神一振,目光灼灼地问道,“哦?王世充的消息?”
杨广向来就注重自己的仪态,他虽是大病初愈,却并不会在会客之时卧躺于榻上,他永远都把腰板挺得笔直。
杨广的眼神中有些焦急,此前他禁止宫人们谈论瓦岗贼的事,但他最关心的却还是瓦岗贼,他的希望也只在于王世充。
可惜王世充与李密的胶着除了第一场大胜之后,紧接着的便是一场大败。。。。。。
裴蕴虞世基等人极有默契,自是报喜不报忧,杨广对王世充也就更加看好了,这些天来他能够听到的好消息,也就只有王世充打“胜仗”的事。
虞世基小心地报告道,“这次是苏游的消息,他带兵攻破了高丽王城。。。。。。”
“苏游?高丽王城?”杨广喃喃地念叨着这两个词语,苏游实在是离他太遥远了,高丽王城也一样,可现在。。。。。。
苏游不是被自己派去南中了吗?怎么突然出现在高丽王城了?这是幻觉吗?
杨广不确信地盯着虞世基,以命令的口吻沉声道,“你再说一遍!”
“陛下,苏游带领一万南中军,于十二月初五由大同江攻入高丽王城。”虞世基字正腔圆地说完这两句之后,又赶忙补充道,“这是从东莱和即墨以及渤海等郡传来的消息,千真万确。”
467马邑之乱
听说苏游攻破高丽王城的消息时,杨广第一反应这是个玩笑,即便虞世基说得有板有眼,可他还是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当年自己第一次征伐高丽时用了多少人?是一百一十三万!
杨广也知高丽承受了自己三次征伐之后已没有多少实力,所以才老是幻想着第四次去征伐他;尽管如此,他也不相信苏游只用一万人就进入了高丽王城。
虞世基只得解释道,“在苏游到达平城之前,高丽国偷袭了百济而后兵分两路分别围住了新罗的金城和慰礼城,苏游就是那时候开始介入战争的。在金城和慰礼城分别击败高丽的大军之后,苏游又抢下了卑奢城,随后才从水路杀到了平城。。。。。。”
按照虞世基的说法,苏游在进入高丽王城之前,早已在金城、慰礼城和卑奢城这三个地方把高丽大军的主力铲除了。
这种说法显然是站不住脚的,毕竟高丽国的大军并不只有这三两万,事实上当时平城中就还有两万多守军,辽东城一万多的守军也大部分回到了平城。
高丽城之所以被迫,还是因为苏游的火器,这是虞世基的消息中暂时无法体现出来的地方;毕竟这个消息来源于三山,而不是新罗或是高丽。
“苏游现在在何处?”杨广没有刻意去猜测苏游为什么突然攻打高丽,只问出了自己最关心的问题。
“苏游攻下高丽王城之后,大概担心辽东城的高丽军回防,于是选择退回了三山,目前正在凭借卑奢城对高丽保持着进攻的态势。。。。。。”虞世基当即把自己的猜测以及得到的信息全都说了出来。
理所当然,虞世基不会故意去触杨广的霉头,他说话还是有一定技巧的,也就是凡事都留着余地,尽量用“大概”“可能”“也许”之类可以回旋的词语。
杨广听了虞世基之余后,心情果然比刚听到苏游攻破高丽王城时舒畅了许多。
对于苏游能够破了平城,杨广应该是高兴的,只要苏游打的是大隋的旗号就好,问题是自己之前实在是失败了太多次了啊。
听了虞世基后面的话,杨广以为苏游仅仅只有破城的能力,大概就是打强行打烂了平城的一个门,却无法进一步扩大战果。。。。。。
苏游的窘境,显然是因为没有国家机器在后面撑腰,但不管怎么说,苏游能够破城也是给自己挣回了面子不是?
虽然大概仅仅只是破了高丽王城的某个城门,杨广却感觉畅快淋漓,苏游立了大功啊。
苏游很快在杨广心目中从当初的能臣变为了勇将,杨广又觉得苏游与高丽人在卑奢城对峙显然没有什么战略效果;毕竟高丽没有能力通过卑奢城进攻大隋,大隋现在的第一要务也不再是破高丽的王城,而是平内乱了。
“来人,去把裴蕴裴矩以及宇文化及传来。。。。。。”因为听了苏游攻破高丽王城的好消息,杨广的声音都变得爽朗了起来。
虞世基显然也知道杨广叫裴蕴他们来此是为了决定苏游的去向了,实际上他除了带来有关苏游的好消息外,还有坏消息要报告的。
最坏的消息是罗艺自立,还有苏游在将近一月之内把即墨东莱渤海等近海各郡的难民接走了将近二十万,这个各地的乱军首领纠集百姓作乱有何区别呢?
不一会裴蕴等人便到了宫中,他们中除了宇文化及之外都对苏游大破高丽王城的事保持了乐观,最后一致商定让苏游也加入到围攻瓦岗的行猎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