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那个提出九品中正制的陈长文了。”
九品中正制是魏文帝曹丕在尚书令陈群的建议下制定的选官制度,其标准有三:家世、道德和才能,共分九品;第一品是圣人,因为在世之人没有谁敢自居第一品,所以第二品就是最高品,三品以下都是下品。
武举考试分甲榜和乙榜,明显是脱胎于九品中正制,可谓是换汤不换药。
武举中的甲榜,参与考试的都是五品以上官员子弟,他们就算是在榜尾,也比乙榜榜首的品级要高,但这就已经是皇恩浩荡了;在此之前,民间的习武之人想要为朝廷效力;只有朝廷对外用兵时立军功一途。
如今杨广开创了武举,虽然种种规则对五品官员子弟以外的人诸多不利,可真要吹毛求疵的话,那就是自不量力了。
毕竟,苏游之前还在这太白楼见过失业的状元呢,至于现在还在待业的秀才,也并不是没有。
苏游正想旁敲侧击地指出李天逸“不知好歹”时,却听温大有一阵见血地说道,“这里面有漏洞,五品以上官员的子弟,一共取的也只有四十名额,但趋之者众,所以他们便想办法报名乙榜;因为规定上说得清楚,甲榜只准五品以上官员子弟报名,却没说他们的子弟不能报乙榜,结果有上百名官员子弟跑来报名乙榜,本来一共只有六十名额,甲榜四十,乙榜二十。。。。。。。”
李天逸不住点头,最后总结道,“这么一来,我估计能分给咱们的名额就没有几个了。”
苏游听了温大有的话,才知李天逸的牢骚出处,遂面无表情地追问道,“今天的主考官是谁?”
“听说是兵部尚书段文振,但负责具体考试的却是几个兵部员外郎。对了,当日在扬州跟随先生的护卫头领王世充也是其中之一。。。。。。。”温大有并不认识段文振,所以对段文振时也只能用猜测的语气,但一说到王世充时,情绪又不免激动起来。
“王世充什么时候回来的?怎么了?他翻脸不认人,不给你面子吗?”说到王世充,苏游对他还是有些内疚的。
王世充跟着苏游在扬州混了一年有余,但苏游对他有先天的成见,所以并不将他引为心腹,反倒是让他在扬州做了如城管一般的工作,目的便是败坏他的人品,使得扬州人民对他同仇敌忾。
王世充倒也真是做大事的人,但凡苏游的命令,他都忍声吞气地接了,并且还完成地一丝不苟;至于他心中对苏游是否有所怨恨,那也是理所当然的事了。
不管怎么说,王世充现在回到了东都,这之中大概也有杨瑓的功劳。
可王世充竟然做了武举的考官,这又给了苏游一个信号,——杨广这是要重用他的节奏吗?
温大有对王世充这混血儿显然没什么好感,当即摇着头道,“王世充对我倒是没话说,可他对待世家子弟无比宽容,对待普通武人却很苛刻。今天考骑射都这样,明天考兵器又该如何?反正兵器使得好不好也没个标准,该多少分还不是他们几个员外郎一句话的事?所以。。。。。。。我对这次考试的结果很没谱。”
在座的四个参加了武举考试的人中,温大有的成绩与秦叔宝不相上下,他都开始担心考试结果了,其余人自是心情低落起来。
苏游听完他们的分析,再次陷入了沉默之中,心中却有些不明白,“这王世充的胆子够肥的啊,到底是谁指使他昧着良心做这徇私舞弊之事呢?”
“阿欠。。。。。。。”
仿佛是感受到有人在念叨自己,王世充莫名其妙地打了一个喷嚏,他此时正在宇文府侧门,等待宇文述的接见。
宇文述的府邸是一栋占地五十余亩的巨宅,宅内种满了各种奇花异草,拥有各种亭台楼阁数百间;偌大的巨宅,只住着宇文述一家父子四人和无数的姬妾,仅宇文述一人的娇妻美妾便有近百人之多。
宇文述有拥立之功,再加之他善于迎奉杨广,因此深得圣眷。杨素辞世之后,他俨然有了取代杨素之势,每天上门拜访的官员络绎不绝;当然,自持身份的世家子不一定会光明正大地拜访出身卑微的宇文述,反倒是那些无节操的投机倒把者常常趋之若鹜。
拜访宇文述的官吏都知道他有两大爱好,一是钱财,早在开皇年间他便家资巨万,密藏内黄金珠宝不计其数;其次是好认假子,传闻他有三千假子,个个都是武艺高强之人,但这一点却让先帝杨坚有有些忌惮,杨广对此倒是无可无不可,所以宇文述收假子的兴致倒是比以前高了许多。
王世充被派往扬州做苏游的护卫头领之前,原本就与宇文述的次子宇文智及有些来往,若不是因为宇文化及父子出了事,王世充怕是早就彻底投到了宇文家。
然而,宇文化及父子走私违禁品的事,最后算是祸兮福所倚,最后的结果是宇文述在征伐吐谷浑的战役中再建奇功,宇文化及的官职也算是再次恢复了。
王世充这次从扬州回来,也算是认清了形势,知道像苏游这种清流难以攀附,只好退而求其次再次靠向了宇文述,宇文述知道他是此次武举的考官之后,便顺水推舟接纳了他;若不是宇文述不敢收朝官为假子,此时他早已是宇文述的大太保了。
王世充倒向宇文述,算是互相利用、狼狈为奸,其中怕也有苏游的功劳在内。
王世充跟着宇文述的下人亦步亦趋地走到了后者的外书房门口,得到许可之后便小心翼翼地走了进去;他先是向宇文述一丝不苟地行了礼,随即便开门见山地做起了报告:
“今日考了弓马,一共是近四百考生,卑职初步统计一下,考上八分以上者有两百一十四人。。。。。。。”
宇文述对此并无兴趣,他打了个哈欠,摆摆手道:“我推荐的四十多人,考得怎么样?”
“大将军推荐的人,自然个个都能入围第二轮的,他们都是八分以上,甚至有十五个人得了满分。”王世充平静地以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语气回答着,仿佛他所做的一切都微不足道一般。
宇文述点了点头,王世充办事,他还是能够放心的。
官场中有官场中的潜规则,他收了别人的贿赂,自然就有责任保证这些人能考出个好成绩,要不以后别人还怎么敢相信他?以后他怎么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明天考兵器才是关键,我的这些人最好都由你做主考,要保证他们通过这一轮,这样我也就仁至义尽了。”
“大将军放心,属下保证完成任务。”王世充信誓旦旦地说完这番话,又有些担心地说道,“上次大将军提议增加一科兵法的事,在段文振那就出幺蛾子了,他的意思是甲榜考兵法,乙榜则取消,据说他已把自己的想法写成奏折递给陛下了。”
宇文述点了点头,扳着脸说道,“段文振是担心有人泄露试题,影响公平,回头我会跟陛下争取的。你不用担心这个,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行了,乙榜一共只有二十个名额,你至少要给我拿下一半。”
两人的说话,严肃认真,有板有眼,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们在为国家操劳,为陛下分忧呢;实际却是为了圈钱而不择手段,两人凑到一起,也算是蛇鼠一窝了。
王世充听了宇文述的吩咐,一时却不知如何回答才好,甲榜四十个名额中内定的人已经超过一半,乙榜的名额也要拿走一半,及时王世充胆大如虎,也不敢这么明目张胆地作弊啊。
宇文述这么丧心病狂地包揽榜单,步子迈得是不是有点大了?他就不怕因此而扯到蛋吗?
253宇文之志
“怎么,老夫说话不好使是吗?”宇文述看出了王世充的犹豫,有些不满道。
王世充吓得连忙躬身道:“不是。卑职这里一点问题都没有,只是有点担心陛下。。。。。。”
“陛下那边不用担心,进士考试有试卷当把柄,武举考试则不同,每个人都有发挥失常之时不是吗?只要你做得滴水不漏,谁都不能说出什么来。”宇文述说到这,又想起一事,笑问道:“今天骑射考试,有没有发现真有本事的人才?”
“有!有两个。”
王世充当即打开了卷宗,边查询成绩边对宇文述禀告道,“今儿风有些大,影响了考生们的发挥,但也有两个考生发挥出色,这两人都是十五六岁的年纪,一个叫秦琼,一个叫徐世绩,都是乙榜考生。”
“他们的家世如何,是谁举荐的?”宇文述坐正了身子,顿时来了兴趣。
“卑职特地调查过了,这秦琼是齐郡人,曾跟随齐郡丞张须陀习武,又在齐郡的起点书院学文,似乎与苏游有些关系;至于这徐世绩,背。景就简单多了,他是东平郡人,家中颇有资财,喜欢结交英雄,武艺很高强。”
听说秦琼与苏游有些关系后,宇文述脸上难免生出愤恨之色,就像苏游抢了本属于他的东西一般,更因为苏游是导致他孙子宇文成趾有家不能回的罪魁祸首,所以他对苏游向来是不假辞色的。
宇文述曾无数次地想把苏游搞死搞臭,只是一直没有机会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