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味 > > 隋朝大老板 > 第191部分

第191部分(2 / 2)

面对着汹涌而来的人,苏游也难免有些害怕被踩着。

王世充显然不是善茬,当即举起了道,暴喝道,“要买米的都排队,一个一个来,少不了你们的!”

苏游也高呼起来,“粮食,大大的有,现在码头上就有五十船粮食,这些粮食今天卖每石一贯,明天还会降价,只卖五百文!”

苏游这个降价策略,显然是为了阻止元氏的人趁机抛售粮食和粮劵,而降价要是不断降低的话,他们手中的劵就贬值了,粮食更是再不会有人问津。

听了苏游的话,人群中爆发出了一声欢呼,但更多的人选择了半信半疑。

赵信此时也凑了过来,高呼道,“诸位,你们要是不相信的话,可派出一百名代表进入码头,本官让你们看看船上的粮食。。。。。。”

一百名百姓代表很快被推选了出来,他们被赵信领导了码头上,然后他们又分开成五十组,两人一组上船查看船上是不是真有粮食,是不是真有那么多粮食。

其余排队的人则安静了下来,既然明天还会降价,他们何必急在一时买呢?

一百人很快出了码头,然后就把消息传了出去:经略使并没有骗人,码头上的粮食足有一百万石,扬州城老百姓一年都吃不完的!

自然,买粮食的人也还有,他们终于体会了随心所欲的购买愿望,而后便有些后悔。

既然明天价格还降,何必买那么多呢?

更多的人显然都是这个心态,原本来码头就是买粮的,但现在却只能忐忑地散去。

同一时间,元尚武也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他听完手下的报告后,忍不住嘶吼道,“为什么?为什么?粮价怎么突然就回到了二十天前呢?他们从哪来的勇气?他从哪弄来的粮食?”

那掌柜使劲摇了摇头。

“还不快去查!”元尚武声嘶力竭地怒喝道。

“是。”那掌柜应了一声,见机而逃。

盏茶功夫后,另一个狗腿子给元尚武带来了最新消息,“这会已经查明了,有人发现最近七天每天都有三艘运粮船进入码头,但萧氏商社每次卸一船粮食售卖罢了,而几年一早,有五十艘粮船从运河南边过来的,到这些粮食的来历至今尚未查明。”

“五十船?这么说他们不是有一百万石粮食?”元尚武使劲摇了摇头,又对那狗腿子吼道,“不是让你们在运河两头布下天罗地网了吗?之前几天每天三船也就吧了,怎么让他们一下进来五十船?”

这狗腿子没法回答元尚武,只是战战兢兢地跪着,牙齿在打颤,身子也如筛糠一般。

元尚武正要对这能说不能干的狗腿子施以酷刑时,一个浑身是血的汉子急匆匆地进了院子,刚一见元尚武就哭道,“大公子,小人愧对元家啊!”

元尚武看清了眼前的人,有些不相信地问道,“刘能!你怎么了?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我等按照公子的命令在运河上设卡埋伏,一早上就发现了进入扬州的不明力量,他们足有五六十条船。。。。。。”

元尚武当即没好气地打断道,“我知道!是苏游的人!”

刘能点了点头,叹息道,“原来大公子早就知道了。。。。。。不过,小人好像看见了有个带队的将军似乎是张镇周。”

“张镇周?想不到苏游的人脉并不相想象中那么淡薄啊,我买通了余杭的郡守,却忽略了他,真的是人心似水,看似清澈,其实是嬗变难测。那些答应过咱们的官员,肯定也有反水的。。。。。。。”或许是受到了刘能情绪的影响,元尚武也长叹起来。

“刘能无能,没能把兄弟们带回来。。。。。。”刘能当即请罪起来。

“他们没能完成我的布置,回来又如何,他们又这个脸吗?”元尚武却无所谓地说道。

刘能心一凉,对于元尚武的寡性,他是有所感觉的,却哪里想到他此刻竟然把五十人的性命弃如敝履,看成草芥?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难道上位者都这般无情吗?

元尚武看刘能发呆,不由得问道,“你说,咱们现在怎么办?”

刘能轻轻一笑,元尚武此刻难道是昏了头不成?竟然问起了自己来了。

刘能摇了摇头,元尚武身边的门客却试探着问道,“要不,咱们也尽快抛吧,趁着现在每石一贯,前期收的粮食卖出去还有得赚。”

元尚武终于下了决心,对刘能说道,“你说的好,快传令下去,每石八百文,不限量抛售!”

刘能无法,一撅一拐地下去传令了。

可现在是非常时期,粮食不是你想卖,想卖就能卖的。

“降价!降价!八百文一石粮食,随便挑随便选,快来买啊。。。。。。。”

元氏的掌柜都走向了粮铺的门口,卖力地吆喝着招呼过往的人群,但那些形色匆匆的人只是鄙夷地看了他们一眼,心中无不幸灾乐祸地想到,“码头那有吃不完的粮食,明天就降到五百文了,现在还好意思卖八百?”

掌柜的卖弄吆喝,也是没脸,再想想昨天那些老百姓哭着喊着要二十贯一石买粮食的情景。。。。。。

粮食一下子就贱了下来,当掌柜的也变成狗不理了啊。

元尚武看着那些不屑一顾的眼神,一狠心,下令道,“降价,五百文。”

于是几个粮铺的掌柜又开始呼喊新的台词,而官府的布告也适时贴了出来,“明天的粮价不是五百文每石,而是二百文!”

这可是元宵节前的正常价格了。

看了这布告之后,老百姓们举城欢呼起来,一致称呼麦铁杖和苏游为青天大老爷。

苏游也只能感叹,老百姓还真是健忘,他们似乎已经不记得自己最近十天来榨干他们钱包这事了。。。。。。

元尚武听到官府布告的消息时,却“噗”地一下喷出了一口老血。

“完了完了。。。。。。这些可真的是血本无归了,这次元家砸进去了多少钱?两千万贯?三千万贯?”元尚武用手绢擦拭着嘴角的血迹时,满心的后悔。

“为什么要坚持到二十贯?这二十贯的价格是怎么得出来的?如果昨天十九贯就大量抛售的话,又当如何?”

可这世界上没有后悔药,输了就是输了。。。。。。。。

332投降无门

所谓“兵败如山倒”,这话也大可形容扬州城粮价的突然崩溃。

从元宵节开始,粮价就从每石三百文飙升到了二月十一的每石二十贯,涨幅几近七十倍;可自从码头上多了五十多艘装满了粮食的货船出现以后,粮食的价格一下又回到二十多天前,甚至更低。

码头上,苏游与来雁北张镇周胜利会师,但这场粮食的战役显然还在继续。

随着大量的粮食入市,粮价下跌的很快,连带着的,是所有物价的集体崩溃,原先还如香饽饽似的各种票券,也一下子成了烫手山芋。

与前些天的状况相反,现在东西贱了,可以用更少的钱买到;但那些钱庄票号积压的海量票券,可都是紧缺时期,一半是自己高价购入的,另一办是债户们以较高的对价抵押的。

不管哪一种,取得这些票劵的成本,远远比现在的物价高多了。

幕后的东家只好命令掌柜们将票券的出售价格降到物价水平以下,可老百姓却偏偏不再认账,不买这些票券了!追涨杀跌的心里,在此刻分外地显现出来,他们认为价格会持续下跌,自然会持币待购,不再动用一分银钱。

问题是,经过二十多天的折腾,光买高价粮就花了大笔钱财的老百姓,此刻手里还有钱吗?

答案似是而非。

可以说有,也可以说没有,因为他们手里确实有银子,但全是从当铺和票号里借来的高?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