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味 > > 隋朝大老板 > 第86部分

第86部分(1 / 2)

>  众人正在互相推脱之时,杨广却举荐了自己的人,这其中难道又巨大的利益?众人脑补着各种内幕,但终是无解,不过总算是保住了自己的人,所以杨广的人选他们总算是没有异议的。

接下来的安排就乏善可陈了,杨善会与来弘各带两千精兵第一时间跟随新罗百济的使者悄然出海,杨广也带着各国的使节离开了涿郡,向西北去往榆林,一路往突厥而去;临去时,杨广感觉薛世雄服务找到,随即便把他带在了身边。

当然,离开涿郡的杨广也有些许遗憾,因为刺客的身份一直没能水落石出,这使得杨广对未来的旅途充满了担忧;但当何稠在直道上组装完观风行殿以后,杨广连日来的郁闷已经一扫而空了。

观风行殿就像让子弹飞开头那辆马拉的列车,里面可以围坐着几十个人一边吃火锅一边唱歌;具体说来,这观风行殿就像一辆房车,既能在里面居家过日子,又能随时随地向前移动。

观风行殿的材质是纯原木打造,离地半丈,长约七丈,宽则有四五丈,细算起来差不多有三百平米的样子,寻常几十人在里面举行一般的晚宴半点问题都没有;更别说这行殿中最现代化的设施了,当杨广带着皇后与妃嫔正式入驻以后,杨广就对观风行殿的设计者何稠赏赐了许多金银绸缎,又额外封赏了一个子爵。

众臣心中腹诽,本来感觉有些不妥,但看着一众外国使节满是星星的崇拜目光,顿时便都住了口。

如果说**城的设计得一“奇”字,那么这观风行殿就真的是鬼斧神工般的“巧”了,那些外国人士对于大隋人民嘴里喷火的把戏以及胸口碎大石之类的杂耍最是惊奇,此时又看到会行走的大房子,又怎能不目瞪口呆呢?

当杨广邀请他们到观风行殿上去做客,当他们于午后在观风行殿上感觉阵阵凉意袭来,当他们吃到那种名叫奶冰的甜品后,这些使者们对于杨广已经生不出半分的羡慕嫉妒恨了,——他们与杨广的差距真的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啊。

这是帝王般的享受啊!

相比于杨广的高端大气,再想想自己的矮丑穷挫撸,一众外邦使者莫名生出跪舔之心。

外邦使者对于上国的风物生出膜拜之心时,随在杨广身边的国内人士自然也在内心中洋溢着莫名的骄傲,尽管他们的脸上看起来还算平静,但私下里聊到脚下的水泥直道和行走于其上的观风行殿时,他们微微颤抖的声音还是出卖了他们内心的激动。

参与感就是这么个奇怪的东西,杨广的侍从们此际只能感受到皇帝的霸气侧漏,却无视那帮刚刚撤走的苦逼顺民;他们看着杨广谈笑风生,再看看那些外国使者像好奇宝宝似的问东问西,他们的幸福指数瞬间又涨了几十个百分点。

苏游此时的幸福指数却并未达标,他似乎再一次可耻地拖了祖国人民的后腿;但这无碍于大隋保持世界第一幸福国家的风评,至少,人们所能见到的和听到的没有半点变化。

按理说因为有了新近修建的水泥直道,向西的行程比从东都到涿郡的路途好走多了,可笑的却是苏游依旧是走新路穿旧鞋,他的内心总还是惦记着大军离开涿郡时同样悄然离去的尉迟恭,——因为尉迟恭是要去东都的,是去东都挖他老底去的。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苏游看来是要一失足成千古恨了;而杨二却春风得意了起来,因为军演结束以后,他又可以时常伴在杨广身侧了。

行了几日,杨广北巡的队伍终于到了雁门关。

苏游站在雄关漫道中,第一时间想起的却是《天龙八部》中的萧峰,但大隋的疆土比之全盛时期的大宋疆土可要远远大得太多了。

长城在崇山峻岭中蜿蜒至此,东西山岩峭拔,雁门关城置于绝顶,上下山路盘旋崎岖,易守难攻,历代占据者均置重兵把守。这雁门雄关,居“天下九塞”之首,自古为草原游牧军团与中原朝廷对峙的第一线。

雁门关外大部分地方都是荒烟蔓草渺无人迹,却也有属于大隋的马邑、崞县等少数山城壁垒;关内南下三四百里则是太原重镇,因此雁门关一带戌兵守卒错落布置,屯田与兵营遥遥相望,在夏末秋初的浓绿时节中颇显人间烟气。

到了这雁门关,下一站便是关外的马邑了,从雁门关到马邑这一段路虽然重新休整过,但要行走观风行殿还是有些麻烦的。

享受了几天安逸的旅途,一下又被打回原形,杨广显得有些沮丧,所以临时决定在雁门多休息两天,好在雁门的太守丘和是个八面玲珑的秒人,他使出了浑身解数终于让杨广心情大畅,随之便给了丘和一个美差,调去了江左地区享福去了。

丘和其人,至此已是第二次出现了,仁寿四年汉王杨谅谋反之时,他便被杨谅的部队冒充女眷用纱幂遮脸赚入了蒲津关;当时丘和眼看大势已去,便单枪匹马逃回了长安城报信,平叛以后,杨广为了惩罚他的临阵脱逃,便让他来雁门做了太守。

“这丘和也能来此做太守,若是突厥有异心,大隋的国门危矣。”杨二与苏游等人说起这些陈年旧事,如今又见他如此不堪,不由得做了一回在小人身后说坏话的小小人。

“好在启民如今还算老实,要不这货真说不好会成为第一个两次跨过同一条河的人。”苏游也点了点头,虽然他有时也是八面玲珑,但只要人家比他更无耻,他还是会耿耿于怀的。

“什么意思?两次跨过同一条河?”刘武周有些不解地问了起来。

“额,这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说的,‘人不能两次跨过同一条河’,这可以用孔夫子所说的‘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来论证。时间与水都在不停流淌,河还是那条河,但时间和河水都已经变了。”

苏游有些后悔跟他们讨论哲学问题,因为在此之前除了老子等少数人外,中国并没有诞生出多少有名的哲学家,但老子并不招人待见,反倒是那些经验主义者比如儒家学派更容易让统治者奉为上宾。

“正是兵家所言‘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也。”李靖毕竟是生来就是要做大将军的,所以什么话题都能扯到兵法上。

“说到丘和,其实应该是政治问题,官员们出事不是什么大事,具体看这官员为什么出事,——是为他的上峰还是因为他的愚蠢,如果是前者,给他换个环境就好了,——说不定他早就是陛下的人了呢。”苏游说到丘和,一下又想到了他早先生活过的那个时代。

铁路局的某些人物出了事,换到税务局就好了;管理航运的人出了问题,换到高铁部门也是常事……——造成这些结果的原因,无非是他们为上峰顶了缸,而上峰在杀人灭口还是塞钱堵口升职堵口几个选择中自然而言地选择了后者。

156隔墙有耳

就在杨二苏游李靖刘武周几人从丘和聊到突厥,又从军事聊到政治的时候,却听窗外有个女声一本正经地插口道,“横波虽说得在理,岂不闻孔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吗?”说着话,人已经走到了门口。

杨二和苏游听到说话声时,已知来的是谁,李靖刘武周却不妨隔墙有耳,一齐往门口望去,却见月容公主戴着纱幂盈盈立于其间,她身后跟着的不是来雁北却又是谁?

“公主岂不知子也曾经曰过‘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呢?”苏游看到来雁北与杨素颜到来,自是感觉有些意外之喜,随即也引了句《论语》来反驳后者的抑郁。

李靖与刘武周见来的是月容公主与来雁北,终是松了口气,非议朝政之名可真不是闹着玩的,不过月容公主与齐王向来是和睦的,并且她与苏游的关系也还不错,所以两人不约而同地站起来与杨素颜见完礼以后便赶紧告辞离去了。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