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味 > > 隋朝大老板 > 第65部分

第65部分(2 / 2)

裴雨燕看着她们打机锋,却只是傻笑,苏横波早就跟自己没关系了;至于他到底归属于谁,更是与自己没有任何的关系。

一时之间马车里便安静了下来。

这是下九节的下午,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

这下九节的悠闲也并非所有人都能享受得到的,至少如今紧急筹备钱庄大计的夏高等人就不知道什么是下九节,杨广也并不知道什么是下九节。不过,这样美好的春日杨广倒没有一直埋头在工作中,此刻他正逗弄着出生才几个月的儿子,难得一见地享受着天伦之乐。

杨瑓莫名其妙地跟着一个宫人来至瑶光殿之时,看见眼前的杨广对怀中的孩子眉开眼笑时,心中便有些不舒服;杨二原本以为杨昭去世后太子之位非我莫属的,但半年都没有动静后他便有些忐忑了;直到又多了这个一个弟弟,他觉得自己的希望至少又少了三成。

“阿孩,过来坐。”杨广看见杨二以后,随即给他招了招手,他手中的孩子当然交给一个老宫女带了下去。

“不知父皇何事相招。”杨二看着名义上的三弟被人带下去以后,心情瞬间好了许多,随即进入殿中战战兢兢地找到自己的位置坐了下来。

“哪有那么多事?不过是想与你聊聊家常罢了……”杨广如此说着,果然是与杨二说起了东家长西家短的琐事,杨二一时反应不过来,但对答虽然有些木讷,总算没闹出什么笑话。

父皇这是干嘛呢?杨二带着这个问题,更加的觉得有些魂不守舍。

“最近圆壁城的进度如何了?夏高此人似乎所图不小啊,竟然准备开钱庄了。”聊了许久,仍是免不了要聊到工作的事,一聊到工作杨二就感觉更加难过,虽然如今他还在实际上主持着圆壁城和土地招标的统筹工作,却是有实无名了。

权力的实质,就是你能在多大程度上控制别人,控制多少人。比如说之前的杨二,官拜河南府尹,以你们平常人的眼光看,权力不算小了吧?但这权力是别人委任的,也就是权柄在别人手里,——杨广一纸诏书,他就什么都不是了。

“圆壁城的进度,一切正在计划中,两个月之内完工应该没有太大问题。至于夏高利用报纸大力宣传,想要跻身于东都的钱庄业,说起来也是利大于弊。”杨二对于夏高开钱庄这件事在内心之中还是抵制的,他这个既得利益者当然希望保持如今的局面,但杨广或许不太愿意看见目前东都的三家钱庄一直垄断下去。

虽然杨二的内心里想要抵制夏高,但表面上至少要做出一个姿态,至少他不能说钱庄的不好,否则那就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哦,这怎么说呢?”杨广饶有兴趣地问道。

“夏高获得圆壁城的承建权后,声望大增,有了开办钱庄的信誉基础,但他想要在固有的局面上分得一杯羹,降低利率才是最大的竞争力,也是他们的唯一选择。事实上,从这几日报纸的广告上看来,他们的月利率已经开出了百分之四的关口,年利率连百分之五十都不到;齐郡钱庄如果能够在东都站稳脚跟,再次降低利率则会成为一种趋势。”杨二娓娓道来,显然他这几日看报纸时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

“阿孩深通其中三味啊,那对你的东都钱庄来说,并非是好事了。”杨广点了点头。

“自古以来便有商人与朝廷争利这么一说,因为天下的财货是一定的;虽然齐郡钱庄的开办对我们开钱庄的不利,那就一定是对朝廷是有利的。”杨二终于说出了这番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话,心中不由得还有些沾沾自喜。

“天下财货一定,也并不尽然,如今我大隋万邦来朝,财货不是越来越多了吗?只是民富国穷啊。”杨广听了儿子的话,却摇了摇头。不过,要说到民富国穷,杨二对他就有点呲之以鼻了,就算他所言真是事实,那也是他这几年折腾出来的。

天怒人怨啊!杨二摇了摇头,却不知从何说起。

“阿孩你知道吗?当初你们搞出钱庄这种新生事物的时候,几个老臣是一心想要朝廷取缔的,但朕却以为这钱庄对朝廷的统治是有好处的,朕不但不取缔钱庄,还会大力扶持。”杨广见儿子不答话,继续缓缓地说道。

“钱庄是与朝廷争利的,父皇为何……”杨二听杨广如此说,却并不相信他的话,他显然早就做好了钱庄被取缔的准备。

“钱庄的出现,意味着高利贷的消亡;历朝历代,很多国家都是被高利贷毁掉的你知道吗?”杨广意味深长地对杨二问道。

杨二理所当然摇了摇头,一脸的茫然,尽管他也算满腹才学,却从未在书中接触过这样的言论。

“你无法从书中读到这个秘密,是因为写书的那帮人,家里都是放高利贷的……”杨广说到这的时候,显得有些咬牙切齿。

121运筹帷幄

“历朝历代,朝廷有关市之征山泽之禁盐铁之榷等收入,但国家的真正主食,还是农业和农夫,——农业提供了主要税收,农夫则负担主要劳役。先帝一意实行‘大索貌阅’制度,目的便是让更多的农夫脱离门阀士族,使得朝廷能够直接从他们手中收得赋税。”

杨广继续说着这些旧事,杨二对这些事自然是知道的。尽管当年大索貌阅时曾遇到世家大族的重重阻力,但效果却也是相当显著的,税赋什么的且不说,仅仅只是统计到的人口数量便已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值。

“依附于这些门阀大族的佃农,最初的来源多半是战争的俘虏,也有许多是还不起高利贷的农夫。”杨二点了点头。

“农村的农夫,一般的状况便是家里有十几亩地,七八口人;他们自己种地养鸡,自给自足,再用剩余的农产品,到集市上去买些盐铁等必需品,手里就不剩什么钱了。而一旦遇到了荒年,红白喜事、生老病死等状况,开源不足或者支出大幅增加,就不得不靠举债过关。”

杨广娓娓道来,但他显然说的是历史。如今大隋的农夫每个成年男丁都能分得四十亩地,女人也能分得二十亩。但这些事杨二显然是不知道的,不过这无碍于他的脑补,农夫们的生活不就是这样的吗?

“他们当然不可能向周围的农夫借债,而是无可奈何地选择向地主借债。可是,地主们放的是高利贷,比现在的钱庄利息高十几倍的高利贷,农民忙活一年,往往只能还上新增长的利息。即便因为年成好也没用,因为多收了三五石,粮食的价格就会下降,他还是还不上。”杨广说至此,声音已变得冰冷,他了解这些民情,但他却无法改变,因为阻力重重。

“还不起债的农夫当然只能把自己的妻女甚至是自己抵给地主还债,于是世家越来越大,这些世家实力壮大后,自然就有了颠覆朝廷的能力。”杨二顺着杨广的思路,不免想到了旧时王谢,自然也认清了高利贷的危害,他甚至为自己阴差阳错开办了东都钱庄而欣喜不已。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揭竿起事了,陈胜吴广以及汉末的黄巾之乱皆源此因。”杨广说完这话,不禁叹了口气,随即又缓缓地说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是也天下黎民纳税的法理基础。如果说商人开钱庄是与朝廷争利,那土地兼并的本质就是门阀与朝廷争利了,你说朕会让那些得逞吗?”

“父皇一番高屋建瓴的理论,令儿臣仿似得了当头棒喝啊;对于夏高的扶持,儿臣当一力促成。”杨二赶紧表态,对于父亲打压关陇贵族的做法这才有了一些理解。

杨二对于杨广的大汉族主义还是不太认同的,有传言说他为了想要消灭北方那几支关陇贵族掌控的府兵,甚至想挑起与突厥的战争;也有传言说他为了打压山东那些北齐逸民,甚至要发动对高丽的征战……

杨二摇了摇头,他希望传言仅仅只是传言。

苏游此时也摇了摇头,心中更多的是对杨广的揣测。

夏高的齐郡钱庄经过将近十天的大力宣传后,终于在昨天举行了盛大的开业仪式,钱庄第一批注入的资金就能看出它的实力,于是轻松地跻身东都钱庄业的前三;又加上杨二亲身前往道贺,这齐郡钱庄的声望迅速飙升起来。——这可是近半个月以来杨二第一次在公众场合露面啊。

齐郡钱庄开出的支票理所当然获得了朝廷的认可,这意外的惊喜让苏游都不禁摇起了头来,心中却在揣测着,“杨广是怎么想的呢?”

苏游最近被许多大事小事忙昏了头,好在如今一切都进入了正轨;对于未来一段时间的工作,他也都理清了头绪,显然,接下来的一切只需按部就班就行了。

苏游此时正与来雁北呆在醉月楼的一个雅间里,不过来雁北并未取下纱幂,而只是站在苏游的身侧,不时给他捏一下背什么的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