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味 > > [鼠猫]神觞·御月 > [鼠猫]神觞·御月第9部分

[鼠猫]神觞·御月第9部分(1 / 2)

>    自那夜后,他便开始不眠不休的展开作战会议。

眼下边关冰雪封山,实不是作战出击的最佳时期,但白玉堂却任所有人怎么劝也听不进去。他硬是拟订了奇袭的战法,完全效法前人背水一战不成功便成仁!

他已经因为展昭的出现再不能等下去,他也没有时间再等到来年大雪融化时才全面展开进攻!

到时候,雪化路开,宋军确实有了好走的路,但这也代表着对辽人来说也到了越过解冻草原的最佳时机!

白玉堂从龙麟军中消失的七天后,这个消息就被草原上的鹰带到了辽军大帐内。

耶律宗真勾起一抹残忍的微笑,苍天助他,只欠东风到来,他便能即刻拔营而起,挥军伐宋!

边关风起云涌,战事一触即发。

在遥远的大宋国都,三更天的更鼓还没有敲过,宋帝已经接到了第三封边关战场的加急快报。辽人蠢蠢欲动,就像被封锁了一个冬季急着吞噬血肉的饿狼,而

失去主帅的宋军已经是消耗兵员和战力的消极作战,若不迅速派遣新的将军前去,恐怕此役必败无疑!

十五万驻守边关已三年不能归家的士兵,他们身后就是大宋万里河山万世基业,也是数百万等待亲人解甲归来的百姓!

“诚王!你可有良策晋见!?”龙椅上的天子已不复当年弱冠少年,不怒自威的震慑着一个个前朝的、当朝的王爷,一个个平日里总能舌粲莲花现在却噤若寒蝉的官员。

但见他们不是蠕啮不语,就是毫无头绪说不出个所以然来。看着这些所谓亲王将相,仁宗眉头锁的更深,终于,他把话锋转向他最信赖的丞相,当年有青天直谏之名,如今的国之栋梁朝之大相……包拯。

“包卿家,如今时局危急,朝中却无可用之人,你可有何良策?”烛火炬光中双目隐含期待,却又似责备。已经不再年轻的天子,看着身边的两个人,一个是他最亲密的兄弟,一路以来辅佐他直到今天;一个是他最信任的大臣,若说天下除了包拯,他再也找不到第二个能如此公明无私的臣子。

当年痛失展昭后,最让他意想不到的是那一向不喜朝堂官场的白玉堂,先是终于应朝廷招安入宫做了三品带刀护卫,直到官拜一品禁军统领,最后更是主动请缨到边关效命。

进朝为三品护卫,赴边关戎马报国,均是包拯举荐,否则他也不会留这狂妄不羁的江湖人士在官场之中。

这样的人,不管他本身愿意与否,都不适合留在这里,更何况是名满江湖有着“傲笑江湖”之名的锦毛鼠白玉堂?

为戏御猫,便闯皇宫盗三宝,若不是展昭和包拯力保,恐怕这折他国威完全不把皇帝放在眼里的锦毛鼠已经做了铡刀下的鬼魂。

所以,他不放心。他从来就没对任何一个人放心过。千古帝王家,信人从来只能信任三分,否则,明日就不知道他是否还能有命坐在这龙椅上号令江山。枢密院麾下的密军为他监视群臣,而群臣,则为他监视着天下众生。

白玉堂,以骠骑勇猛的气势为大宋立下大小汗马功劳无数,但他天生的傲气和自负,用好了,将是国之栋梁,用坏了,绝对是一个最可怕的敌人。

所以,他从来没有放松对白玉堂的监视。

七日前,安插在他身边的人终于传回密报,详尽所述,一切似乎合情合理却又似暗藏珠玑。那些连他初看都震惊不已的密报,他真的可以相信?所以,他要试,再试白玉堂的忠心,试他到底是为了大宋江山还是为了当年对朕的御前四品带刀护卫的一句承诺,试试到底真是他赵桢的臣子还是那个一切都敢不放在眼里的锦毛鼠白玉堂!

“回禀皇上,臣以为,边关加急群龙无首,但战事不停我军必将损耗巨大,若能以议和为借口拖延时日,定能有所转机!”包拯略一思索,似乎觉得极为不妥。白玉堂,这只从不受管束只愿独自傲笑江湖的有情有义的锦毛鼠,这些年来竟肯为朝廷所用,成为威慑一方的将军,难道真的只是应了展昭一句为他护佑一方青天的承诺?他一向行事乖戾让人难以捉摸,这次边关报急,莫不是他又恢复了江湖性子,出了事?且若是白玉堂有任何闪失,五义不可能默不作声。若是能利用这个机会将他们一起收归大宋江山,就更能稳固朝廷基业。

“哦?包卿,你定是已经有了接替白将军的最佳人选了?”赵祯眼中染上阴霾,包拯啊包拯,是否真的岁月不饶人还是你入了朝,就已经失去了当年开封青天铁口直谏奉我太后还朝的为人臣却不为人奴的风骨?

“皇上,臣以为目前白将军下落不明生死未断,是以……”包拯还在犹豫,仁宗却已发难。

“够了,住口!”忽然的怒气让包拯一怔,便再不说话。这几年来他确实有点力不从心。自从失去了展昭,如儿如友的左膀右臂,入了这朝堂更不比当年开封断案。太多太多的皇家勾斗权势倾札,不是一方雪亮铡刀能轻易斩断或是理的清楚。

白玉堂,又是白玉堂!包卿啊包卿,你可是还对他信赖有加?若是你知晓了枢密使的密报,不知你是否还能安然立于朝下?

压制几乎勃然而出的怒气,赵祯深吸一口气霍然起身,直吓得堂下的官员跪着的身子更是直接趴到了地上。然他却没什么动作,只是淡淡的看了唯一还立在堂上的包拯一眼便由首领太监服侍着往堂后去了。

众臣见皇帝盛怒下也不吩咐他们退下,只好仍旧伏跪在地。只有包拯会了赵祯的意思,悄悄的由一个小太监引领着离开大殿。

包拯进了御书房的时候,发现所有的侍卫尽数退到十丈之外,伺候的太监也全退了,他心头的暗云,立时更重了几分。

他记得,皇上这样的密谈,一次是在夜审郭槐为太后还朝,一次是命他破冲霄楼取盟书。

“皇上。”御书房里,天子却并没有要谈的意思,只是在书架上来回的翻阅书籍,直到包拯手心微微渗出汗水,是因为这隆冬里宫中碳火燃的太旺,还是因为他的心中紧张。

赵祯盯着手中书籍,心思却没离开过包拯。从他进来,立在一边,直到他开口,包拯,你终是奈不住了吗?你一定在猜测朕的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吧!

枉你一世英明,现在,竟也和那些迂腐的老匹夫一样,开始揣测圣意,开始看皇帝的脸色,开始变得犹豫不决。

又让包拯等了一会,赵祯才拿着手中书籍,慢慢踱到他的眼前,盯着他略微颔首一派恭敬的样子。

“包卿,你可知朕要你来,所为何事?”

“微臣斗胆,皇上一定是为那边关派遣一事!只是不知皇上心中可有合适人员?”还是低头看着波斯进贡的地毯上精美繁复的花纹,但他已听出赵祯语气中隐含的意思。

“朕没问你,你却反问起朕来了?”

“皇上,您独自诏微臣前来,不是已经有派往边疆的最佳人选么?”包拯此时终抬起头来,眼中无畏无惧,哪里有半分权势佞臣的样子?

这仍旧青天明澈的目光,看的仁宗爆出一阵大笑。

“包拯啊包拯,朕果然没有看错你!”赵祯眼中的担忧终于在这个老臣面前暴露出来。如果他连包拯都不能再信任,那么,他大宋恐怕再无人可分担他肩上的重担。

疑惑的接过一支不过一指大小的紫竹信筒,里面暗藏着一卷书信,绢纸薄如蝉翼。

“展昭未死,白玉堂擅自离军救人现生死不明,大宋军情危急,速回!”

短短的一句话,包拯拿在手里的时候就已经看完。但他却呆呆的立在那里,第一次感觉到自己头脑中是空白一片,直到他把手中的薄纸揉成碎片,直到仁宗不轻不重的一声咳嗽。

“皇上,这、这一切都是真的?!”震惊的看着少年天子,包拯浑身如遭雷击,激动或是讶异,恐怕他自己也难以描摹此刻的心情。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