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味 > > 水鉴泥心 > 第19部分

第19部分(2 / 2)

专家给了他方法,琳达快乐地来了中国。

这大半年来,李静怡按照高俊明给出的方法,不着痕迹地对黎昕进行心理疗治,黎昕渐渐肯定自己的身份,正视自己的情感,坦然地面对生活。

心脏移植的案例很多,老人移植年轻的心脏以后精力充沛爱玩好动,有可能是老人作为长期病患,在身体好转以后强烈地释放着对生活的热爱;而黎昕手术后表现出的异常抑郁,则有可能是因为对自己的身体信心不足。

黎家人因为黎昕出生的特殊情况,对她过分担心和关注,黎爸爸刻意培养她对生活要有乐观态度,都给了她强烈的暗示,让她也长期怀疑自己的身体状况,所以生病后,她迅速接受了事实,大家都以为是她乐观开朗,但是换个角度看,其实是她多年的担忧终于落实,虽然结果很坏,但已经为此提心吊胆了多年,一旦发生,她反倒接受了现实。那个时候,她允许高俊明陪在身边,她接受家里人所有的照顾关爱,其实,可能是潜意识里认为这一切都不会维持太长远,她带给爱她的人的累赘,会很快得到解决。可是心脏移植后,她不清楚自己究竟还会拖累亲人多久,这样的感觉是她这个有强烈自尊心的人无法容忍的,所以会发生情绪的超常变化,有的人变得蛮不讲理,有的人暴躁易怒,而黎昕,变得抑郁。此时,她还会下意识地与亲近的人保持距离,甚至集中抗拒某一个人。

高俊明忍不住叹气,点头,自己不幸就是那个被黎昕抗拒的人。

琳达母亲点头,是的,这个人往往是她认为的最受自己伤害的人。

那么孩子呢?为什么她会认得冯海燕的孩子?为什么她那么喜欢那两个孩子?

专家作出的分析,连高俊明也不得不承认,当生活一团乱麻的时候,真相是什么,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一切回归正轨,而心理疏导,也是有可能解决问题的。

黎昕的案例,具备了几个巧合。手术是在病情再次突发而且非常严重的情况下进行的;心脏供源体异常死亡地点与手术地点距离较近,提供了再次产生交集的可能性;孩子较一般情况更可爱;有某个因素让病患看到了孩子。

高俊明点头如捣葱,黎昕的情况,专家推测得一如亲见。

关于巧合,琳达的妈妈笑着说,中国人会把它叫做命运。

手术后,黎昕究竟记不记得孩子呢?她的很多反应确实让人疑惑,而心脏存在记忆功能,似乎也并非不可能。但是假如她并不记得,她的反应也是正常的。人对于自己不能拥有的,往往有着非同一般的执着,而黎昕的情况最初或者是一种缺失执着,后来,潜意识里应该成为了拒绝高俊明的借口。

高俊明悟了,原来调整心态不是被病患牵着鼻子走,去分析她的心理顺从她的心情,而是引导她的心理步入正轨。正轨?正轨当然是良辰美景花好月圆,正轨当然是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于是高俊明信心满满地携美归来,和琳达招摇地出双入对。

但是这一切的分析和疏导,黎昕并不知道,期末考结束,满以为高俊明会等着她一起庆祝,没想到高俊明只给了她一条短信,走了。

宝贝,我和美女畅游中国去了,想我也要忍一忍!

黎昕瞬间有揍人的冲动,这还是那个对自己百依百顺的人吗?可惜鞭长莫及,暑假的第一个月,久别重逢的恋人就只能QQ传书,黎昕每天翻看他在空间里更新行走的照片,琳达的神采飞扬让她心有所动,活着,长或短不是幸福的标杆,快乐地珍惜才是生活的真谛。

每一处风景里,高俊明都是兴高采烈,意气风发的,那身影,那笑颜,让黎昕由最初的又好气又好笑渐渐化为思念,丝丝缕缕,一发而不可收,噬骨啮心,无可遏止。她很奇怪,以前没分离过不知相思滋味,可是去年一年,没有思之如狂,如今不过一月,反倒相思兮无穷极。

一天的翻译内容又早早结束,黎昕别无聊赖,手机在手上转动了无数次,终于点动短信:光阴速,何时是归日!

点开短信,高俊明眼眶微红,雨过天青,云开月明,虽千般困苦路途遥遥,终能得,你心如我,爱恋,清澈如水。

作者有话要说:

========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