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附近街道下雨积水成河成了一景。
林嫣在暴雨里疯狂奔跑,雨水模糊了她的视线,早已将她全身浇透,她不知道自己究竟要去哪里,要做什么。她愤怒、她委屈、她痛恨,但比这一切更强烈的是耻辱,她为身体被猥亵感到耻辱,更让她耻辱的是,她的身体竟然对这样的男人有了反应。她觉得这是一种身体和道德的双重沦丧,她要让大雨冲刷掉一切屈辱和痛苦。
不知跑了多久她才筋疲力尽地停了下来,发现自己还穿着睡衣,拖鞋也跑掉了一只,全身上下没有一丝干纱,湿透的衣服全贴在身上,路人纷纷侧目。她没有带电话,也没带钱,茫然四顾,路边正是一座大牌坊,旁边有一只雪白扇型的巨大贝壳,含着一只呼之欲出的大珍珠,这里是水贝。
她在街边的报亭里拨通了刘卫华的电话。
10分钟后,刘卫华找到了站在报亭檐下,抱着双臂瑟瑟发抖的林嫣。
〃哥〃一见到刘卫华,林嫣就扑上来抱着他大哭。刘卫华心中无限酸楚,像抱一件珍贵的瓷器一样搂紧了她。两个人在雨中相拥,伫立了很久。
这场雨让林嫣在医院里吊了3天盐水。
这几天难得的休息让林嫣平静下来了。她在病床上辗转反侧,想了很多。从父亲的死、萧瑾的背叛一直想到了现在,纷乱的思绪像漂在水里的葫芦,按下去又浮上来。最后,她选择了原谅,原谅别人,也原谅自己。纠缠在细节里会让自己更痛苦,生活还是要继续,不因某人的怨恨或忏悔就可以重来。宽恕是种美德,可也能是软弱,她苦涩地想。
阿虹那里是不能再住了,林嫣又回到了刘卫华家。
刘卫华倒是乐得眉开眼笑,林嫣来了仅仅两天,家里又焕然一新。闻着厨房里飘出那久违的家乡菜的香味,这个在外飘泊了10年的男人眼角湿润了。
但在林嫣重新上班后没几天,她就告诉刘卫华,她想在商场附近租个单间。在她内心深处,隐隐有一丝盼望,她希望常远不要因此误会她和刘卫华的关系。
刘卫华很沮丧,不知道林嫣是否嫌弃他这里条件不好。他拗不过这个倔强的女孩,但也不放心她在外租房,就告诉她商场地下一层配送的仓库还有一间小的空置,如果她不介意那里太黑、潮湿、有鬼和空气差,她可以先住在那里。刘卫华想着毕竟商场24小时有保安巡逻,总比她一个人在外面好。
有鬼?林嫣差点笑出声来,鬼她是不怕的,她觉得人比鬼可怕。
其实那间小仓库并不像刘卫华说的那么差。所谓的地下一层只是相对马路来说,其实这座大厦是建在一个山坡上,地下一层仓库与后面的住宅小区平行连通,精明的房东把其中一部分租给了一家美容院,生意还挺不错。和深圳所有角落一样,黑暗和季节性潮湿是有的,但商场排风系统还不错,何况还开了个小窗户,空气并不差。除了与一楼的商场连通,小仓库另有侧门通往后面,林嫣进出也很方便。
商场里总是有林嫣做不完的事,现在她干脆就整天直落值班了,偶有闲瑕时还可以在办公室上上网。比起她在草埔的家,比起当营业员时的辛苦,这已经很好了,林嫣很珍惜这一切。
湿地 第二章3(1)
生命本身都是高贵的,无关职业、地位、权势、财富。可惜很多人不能真正从行为上认同。
自幼生活清苦的林嫣有着一颗纤细悲悯的心,她尊重一切自食其力的人。
营业员的行为举止必须服从商场的规定,这是保证商场形象和利益的前提。但面对着这些并不由商场直接发工资的营业员,她认为更多时候需要的是人性化管理。
作为一个营业经理,她确实缺乏威严和气势,个别比较〃窜〃的营业员如果撕破脸和她吵架,那她肯定是输的那个。但她亲切、体贴、耐心、凡事替人着想,渐渐蠃得了大家的尊重。想到以前卖场被偷的经历,她一直琢磨防盗措施,比如用透明的钓鱼线将货架和衣架串连起来,教大家分辨哪些人比较可疑。她请常远教她一些实用销售技巧,自己也恶补服装布料和品牌理念知识,然后在晨会时跟大家交流。在她手里,行为不规范罚钱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在她的建议下,商场拿出了一些钱,奖给当月扣分最少、销售额最高及销售额增长最快的营业员,使奖罚制度真正落到了实处。枯燥无味的晨会成了木棉城营业员每天开心工作的起始。
木棉城的营业状况很容易就上了轨道。开业的4月份纯利达到了8万,刘卫华乐得合不拢嘴,立马把常远和林嫣的工资上浮了40%。她觉得好像有些不妥,但被刘卫华堵了回去。
林嫣交到了一个新朋友。
商场附近有个水库公园,这里是林嫣每天早上最喜欢去的地方。
每天她都会沿着公园的小径慢跑,她喜欢沿途看风景看人。和深圳所有的市民公园一样,这里同样绿树成荫,翠草如毡,略嫌不足的是斧迹凿痕重了些。大自然是美丽的,但林嫣觉得比自然风光更美的是人。一个快乐的人就是一道风景,比如现在,看那些风度翩翩跳交谊舞的,穿着对襟衫练木兰剑的,系着红腰带沉醉秧歌舞的,眯着眼睛自摇呼拉圈的,拎着水桶提个自制大笔在路上狂草练字的,老年乐队组合自弹自唱的,溜溜鸟,聊聊天,喝喝早茶,他们是那么怡然自得。她觉得深圳的中老年人生活质量很高,家乡小城里不是没有人晨练,而是缺乏好的环境和组织。要是有机会把妈妈接过来住就好了,她一定会重新快乐起来。想到这里林嫣不禁轻轻叹了口气。
林嫣喜欢一气跑到人迹罕至的水库大堤,然后停下来慢慢踱步。这条细细长长的堤接连了水库边的两座青山。清晨的水面总是罩着一层淡淡的薄雾,每当清风抚面她感觉心中一片平和喜悦,那感觉很像以前每天读佛经给妈妈听。与林嫣同爱好的还有一人,当林嫣第一次来时,他还很诧异地看了她一会,大概觉得她打扰了他的空间吧。这是一个身材高大、气宇轩昂的男人,富态但不臃肿,年龄在45岁左右。林嫣喜欢来回踱步,他喜欢闭目静坐。两个人互不干扰了好些天。
终于有一天,林嫣忍不住主动跑过去问他:〃你每天这样是在打坐吗?怎么不见念经呢?〃
那人睁开眼,满脸忍俊不住的笑意。〃你以为我是和尚吗?!我还敲木鱼呢!〃
这样两个人就认识了。他告诉林嫣每天来静坐,其实是一种梳理和调整。在这样轻松环境里认识的朋友让林嫣觉得很愉快,虽然年龄差距很大,但聊得很是投机。两人有很多共同点,比如嗜辣、怕打针、老学不会游泳、不吃长得花花绿绿的东西等等,想到一个大男人居然也不敢吃蛇和青蛙,林嫣就乐得开怀大笑。
林嫣好奇地问应该叫他什么总。
他沉吟了一会,说道:〃我姓张,你可以叫我老张或者张大哥。〃
菜鸟林嫣开始上网冲浪。
第一次用QQ是林嫣在草埔的一个网吧里。为了让这位美女常来,网吧老板当即给了林嫣一个QQ号,并一步步地教她怎么用。林嫣觉得好神奇啊,QQ里每个人都有可爱的头像,隐藏着一个遥远的朋友,她逐渐发现文字的沟通比生活中要容易很多,而且打字速度突飞猛进。林嫣的电脑水平是从QQ聊天起无师自通的。
商场营运上了轨道之后,时间相对空闲了很多,林嫣常在办公室学电脑。
和许多初用QQ的人一样,她网恋了。林嫣的第一个网友,叫青蛙王子,是广州一个电子产品销售工程师,说话极其有趣。林嫣很喜欢和他斗嘴,工作的压力、生活的烦恼在两个人一来二去的胡说八道中抛开了。林嫣喜欢网络中的自己,刁钻、幽默、喜怒无常,她给自己取了个名字叫〃我是你姥姥〃,不过她还不知道什么叫网络人格分裂,只是觉得好玩。那时还没有视频聊天也不会发照片,两个人只在大语音聊天室乌七八糟地胡喊了一气,觉得不过瘾就通电话了。他的声音非常有磁性,让林嫣暇想了好久。
两个人有点暧昧了,他开始给林嫣发手机短信,全是些暗示或露骨的表白,林嫣很是受用这些新奇的沟通方式。
终于有一天,王子说要来深圳看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