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还能顺便交好纪仁。
但偏偏就是两个人都没那么早死,然后也就有了问题,陆逊参与了孙权晚年的二宫之争,所以孙权对陆逊频频责备,最终导致陆逊忧愤而死。
现在长安城的人都知道,想要找明王,那就去清勇伯府。
其次,如果纪仁不答应的话,那么陆家会倒向谁呢?
大齐在某种意义上是接近君主立宪制的。
这世上,没有比从龙之功更大的功劳了。
所以陆贤昭若是一去,那么没有天王坐镇,却有两大紫级法相的陆家,当即会成为众矢之的。
最有可能的,吴王!
五个皇子中,和纪仁冲突最激烈的,直接派了杀手。
陆逊和孙权相知相交,两个人但凡早死一个的话,那都是君臣相知的佳话美谈,为后人传唱。
好像是没什么关系。
就像齐桓公,就没克制过的,照样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若不能统军,陆家人是无法领会陆逊、陆抗两大法相的真意的。
而且效忠未来的天子,给现在的皇子低头,这个陆家做起来,没什么心理负担,不然的话,效忠纪仁,那这种事情,陆家做不出来,陆家要脸的。
但眼下就这么直接回绝吗?
那显然不是明智的打算。
纪仁眉头皱起,陆贤昭说的有一定道理,假如这是历史世界的话,他作为一个把皇子差不多都给得罪了的人,真的要思考后路起来,那么和明王合作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毕竟,假如魏王或者是吴王登基,恐怕都不会放过现在的纪仁。
只要你有自知之明,平庸或者好色、贪玩这些都不是问题。
那张景寿做皇帝,为什么不可以呢?
毕竟张景寿很有自知之明。
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但君王胡闹吧,它也问题不大,只要你把权力给丞相,你自己浪去就浪去吧。
而且纪仁展现出来的天赋越来越恐怖,那么吴王能上位的可能也就越来越小了。
明王张景寿!
虽然他很胡闹,法相也不是三国的,以往谁都没有把他当回事。
这一点是在其余皇子都给不了他陆家的。
而从纪仁这边考虑之后,陆贤昭忽然发现了一个以往都没注意的盲点。
所以,他其实完全没考虑这个。
但支持谁是一个很严肃的大问题。
陆家原本是不想参与夺嫡的。
直到管仲死了之后,齐桓公身边没人了,才废了。
而纪仁和汉王的关系,显然不如和张景寿的关系好。
明王参与夺嫡失败,那他们两个人的仕途也就到头了。
只要你能任用贤臣,好色、贪玩这些都不会亡国。
毕竟,他不相信纪仁希望魏王、吴王能成功登基。
齐帝不知道是什么境界,但不管怎么说,至少还有六七十年好活,而六七十年之后,纪仁要是还没入超凡,纪仁都可以自杀了。
首先齐帝宽厚,这次陆贤堂的事情不小,但陆贤昭和陆贤节都没有参与进去,那么陆贤昭兄弟大概率是能幸存,两个天王的助力,很重要啊。
而纪仁,且不说他现在和丞相府的关系,就说他那恐怖的潜力,过个二十年,谁知道他会修炼到什么境界?
更别说还有田直、张敢这么一群人。
而且,师兄很辛苦,不要给他增添负担。
只是这个外甥实在不争气,看不到半点可以扶起来的希望,所以没人想扶他。
两個天王,有资格做中间派。
最合适的是吴王,因为吴王实力相对较弱。
甚至陆贤昭觉得这从头到尾都是纪仁布下的一盘大棋,借着商会之名,替明王扩充人手,创建势力,培养心腹。
如果说自己这边费心谋划,最后让吴王捡了便宜,纪仁真的会杀人的。
心中思量,纪仁看着陆贤昭道:“吴王一直以来亲近陆家,年底秘境考核时,陆家还和吴王一起,为何不选择吴王呢?”
www.bqgh.ccm.bqgh.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