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君转世的婴儿有着无限的好奇,时不时就要来逗逗小孩子。
秋冀阳心疼儿子,总是护着他,反倒是小小,将儿子丢给丈夫,自己巴着阿娘不放。
直到回了福安山庄后,秋冀阳才明白妻子巴着郎主夫人不放是为了何事。
一回来,首先面对的就是儿子的周岁宴,虽然想低调,皇帝却不打算让他们低调,太子一度病危,虽然救了回来,皇帝需要喜气的事,让心里好受一点。
得知小两口回来,宝亲王府就来请了。
秋老爷问过儿子,知道郎家庄的事已经解决了,便催着他带小小和亮亮回外家去。
“天天派人来问着。”秋老爷笑道。
其他人也跟着笑,宝亲王一家爱女若命,从这儿就看出来了,而且是毫不低调的,天天派着人纵马飞驰来回奔波,几个年轻的言官一日在路上被飞奔的信使骇着,问明是那家信使之后,写了折子上奏要弹劾,被皇帝压下,接着换宫里天天派人到宝亲王府探情况。
年轻的言官们不服,老御史上司冷哼一声,眼一翻手击桌:“你们难道不知道父母担心儿女,就是这般的吗?女儿因有急难之事出远门,在家的父母岂有不忧心的,你们自个儿纵使尚未为人夫为人父,但总是为人子的吧你们出了远门,难道家里父母不忧心?若有能耐会不心焦的打探消息?”
这么一数落,班房里一干言官个个低头不语,就是最是冲动的那名言官也因老上司的话,而胀红了脸,他是年轻,但他出门赶考,高中返乡祭祖时,听弟妹说了,父母得知他高中,便是派了他们来来回回在庄子路口和家门口间打探消息。
秋冀阳原以为父母早就回家去了,乍见到家人们全在,不由暗惊,还以为出了什么事,待问明之后,他不禁有些眼热。
“亮亮出生的时候,我们不在,洗三我们也没到,满月也是,总不能他周岁,我们还不出席吧”
京里曾传言,嘉宁公主为公婆所不喜,所以产子这等大喜事,公婆也不克出席,虽然这传言很快就埋没在其他的八卦讯息里,但秋冀阳却记在了心里,明知事实不是如此,心里头还是为此不悦,总会胡猜着是否真是如此。
当他们急着出远门,他也不敢奢望父母会留下来,只没想到,他们竟给了他这么一个惊喜。
正文 第五百七十八章 周岁 中
第五百七十八章 周岁 中
秋冀阳带着小小出远门时,并不知何时能返家,因此儿子的周岁宴,他就不打算办,只没想到龙从武和章嬷嬷带着众人一直准备着,帖子却是没有发。
初二清早阳光灿灿,秋冀阳带着妻儿要到宝亲王府,翻身上马正准备出发,只见龙从武追来,一个箭步就抢到秋冀阳马前,“三师兄你先别急着走,亮亮的满周岁,这宴要怎么办?人怎么安排?”
“只请几家亲近的就好,自家人都在,方家和夏家要下帖子请。”方家和夏家是新亲戚,方随风是妹婿,夏家和慎阳是连襟,至于亲近的,自然是指宗室,与小小要好的郡主们,尤其是惠芯郡主,他们不在也就罢了,如今在初五前回了京,周岁宴办了若没请她,日后小小肯定软糯的回来跟他抱怨,被惠芯姐姐烦死了。
至于生意上往来的依前例,一律在福安商业协会接待,这不必下帖子,多的是人来送礼,要伤脑筋的是商业协会的余大主事。
龙从武算了算,知道大概人数后,这才放秋冀阳走。
回到宝亲王府,被抱着亲香不放的,自然是亮亮了,老亲王妃和老宝亲王两人抢着抱,亮亮也不知从那儿学来的,扳着老人家的脸,亲亲热热的送上香吻,把两个老人家乐坏了。
“啧,这小子才这么丁点大,就会拐人心了,不成,不成,月牙,你一定得生儿子,要是生个女儿,万一被这个表哥拐了去,可怎么是好。”
“可是生儿子,就会被亮亮拐着一同去拐别人家的孩子哦”小小危言耸听吓朱平珏。
“我们亮亮最乖了,才不会乱拐人,是吧?”老亲王妃没好气的瞪孙女儿一眼,哄着怀里的亮亮道。
亮亮似懂非懂的,跟着外曾祖母频点头。
“宫里这几日,天天派信使过来,就为了问你们何时回来,想来皇上那儿有封赏吧”当兄弟几十年了,老宝亲王猜皇帝这点心思倒还蛮准的,宫里知道秋冀阳夫妻回来了,就宣他们两带着亮亮进宫去。
老宝亲王和老亲王妃作陪,宝亲王夫妻不去,朱平珏忙着接新的差事,皇帝让他管那鄂青烈那条线的影卫。
送祖父他们进宫的路上,朱平珏和秋冀阳并辔而行,与他说起这件事。
“皇上让我管这条线,传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朱元珠生了个儿子。”
秋冀阳转头睃了他一眼。“这我早知道了,朱嬷嬷早传了消息回来。”
“你竟然都没说一声?”
“说这个干么?”秋冀阳觉得很莫名其妙,有必要说吗?
朱平珏显然觉得应该,对着他好一阵数落,直到宫门口他才罢休。
皇帝在坤宁宫见他们,亮亮一看到皇帝就伸手让抱,把皇帝乐坏了,他的儿孙众多,却没一个像亮亮这般大方的。
“这孩子又长大了不少,抱起来都压手了。”皇帝抱了一会儿,觉得沉,开口对老宝亲王夸了一句,皇后不放心他抱着亮亮,皇帝之前那场病虽是养好了,但毕竟上了年纪,有些事不得不小心些。
皇后伸手要接过亮亮,亮亮先是抱着皇帝给了左右两边各一个响亮的亲亲,然后才探身让皇后抱着。
皇帝摸了摸脸颊,笑得很开怀,指着亮亮对老宝亲王道:“这打那儿学回来的,长大之后只怕嘉宁她们小两口不是得担心儿子讨不到媳妇,而是得烦恼媳妇儿太多个了。”
说笑一番后,皇帝便带着老宝亲王移驾御书房。
“朕自问待平遥不薄,不想她在朕的背后,资助岳宜山挑拨了朕的几个儿子。”皇帝坐在御案后,心情有些低落。
老宝亲王沉吟了良久方才回道:“平遥向来与皇上不睦,人既已去了,皇上再与她计较也无益。”
“朕打算收回平遥郡王的封号,将她的后人一律贬为庶民,永生不得科考。”
“皇上,怎么突然想到要处置此事?”
皇帝这才拿起御案上一个卷宗递给侍立一旁的高内官,高内官将之递给老宝亲王。
老宝亲王接过大略翻看一遍,“竟然有这么多暗桩,潜伏在各皇子、亲王府中。”细瞧名单,不乏朱鹏云外祖父当年那些门生故旧的后人。
“朕真是胡涂,竟然任由她在我眼皮子底下作怪这么多年。”皇帝着恼的是,自己竟然从未将她列入监视侦缉的名单里,当然这事不能跟老宝亲王说,但皇帝忍不住要气恼。
“皇上不必介怀,平遥再怎么使坏,都已经是过去的事了,她已经死了。”老宝亲王不明白,跟一个已死的人计较,不是自找牛角钻吗?
皇帝愤恨难消,老宝亲王低头不语。“朕就不明白,难道朕做的还不够多?不够好?为什么这些人明知不可为,却仍是投身倚靠他们。"
正因为皇帝做的好,这些罪官之后翻身无望,才会攀着平遥公主及岳宜山等人,想要附一个从龙之功。
老宝亲王与高内官对视交换了一眼后,才转身劝皇帝。“皇上,平遥公主已死……”
皇帝气愤难消的道:“就是她死了,我才气,她若没死,兴许这事儿还查不出来。”
老宝亲王只能一叹,该怎么说呢?据卷宗里的记载,便是因为平遥郡王不愿承接母亲当年的允诺,所以才有人松了口,若因此夺了他郡王的封号,岂不反让他寒心?
“皇上,这些人都背后还有没有人,咱们还没查清楚吧?”老宝亲王见皇帝点头,便又接着道:“平遥郡王看来与其母不一样,但人心隔肚皮,咱们也不能肯定,不如,加大他与那些被分派到各府去的暗桩之间的隔阂,让他们认为他不可信,日后他想用他们,他们也不再为他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