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倒是。”
“不过真没想到,大爷这么温和的人都恼了”
“我爹说他从十二岁起,在大爷身边侍候到现在,第一次看到大爷生气。”
“你们说大少奶奶会不会被休啊”
“不知道不过她肯定认为休谁也不会休她,真不晓得怎么那般有底气。”只因吴家生意做得大?
“吴家的生意做的不小啊”人家确实有本钱张扬嘛
“我呸吴家的生意,拿是谁的名帖去抢的?宝亲王的啊结果吴家姑娘就差没明着骂宝亲王老眼昏花,连自己女儿也不认得。”一个婆子嗓门特大的,她这话一出口,其它细碎的声音全不见了。
“这下子好了皇上下旨封了公主,这可是皇帝认下的皇亲哪谁敢再冒犯,皇帝可要拿她治罪的。”婆子嗤笑的说,好像就为了刻意说这几句给大少奶奶听似的,说完了,也不管后头丫鬟仆妇们留她,冷哼着一路走远了。
屋子里的大少奶奶听到这些,面上一燥,她向来以吴家女儿自傲,认为秋家若无吴家帮衬着,就不会有今天的发展。
却不知道,真实情况是反过来,吴家女嫁秋家,藉以攀上宝亲王,拿了名帖做生意。
少棋和少琴两个也是羞红了脸,屋里除了那个婆子,就都是从吴家陪嫁过来的,多多少少都明白自家老爷的德性,听到一个婆子不分轻重的大声嚷嚷出来,都觉得脸面下不去。
屋子里那婆子面沉如水,没有任何反应,大少奶奶却不敢再使性子丢东西了。
少棋和少琴两个对视无言,大少奶奶若是知道收敛是好,可大爷已经禁了她足,若回秋家庄后,大爷直陈利害,老太太也未必会保着大少奶奶的,大少爷本就厌弃她,更不会为她说话,如此一来,大少奶奶这辈子若能离了秋家,也许还有转机,若不成……只怕她们两个,都要跟着虚度了。
荣寿堂里,秋老爷坐在上首,大爷、二姑爷、三爷及四爷与大太太她们分别落坐,中间站着秋昱凡,秋老爷看着长孙,沉吟半晌才开口。“昱凡,你是我们家长子长孙,本来你的婚事该由着你爹娘作主,偏生你祖母喜(炫书…提供下载)欢吴家的女儿,横插一脚,拆散你原本的姻缘,你……可有怨?”
“孙儿不敢。”秋昱凡跪倒在地,双手紧握成拳贴于身侧。
秋老爷重重的叹口气。“说起来,是祖父不好,由着你祖母使性子,她既知你不喜大孙媳,还偏疼着她,一次又一次惯出她的娇性子来。”
“祖父”秋昱凡抬起头喊了一声。“是孙儿不好,一直念着故人,待她冷淡,祖母……祖母也是一片善意。”
听孙子将错全揽在身上,秋老爷欣慰的拈着胡子点头。“大孙媳在家里头,一直是不敬长上,对公婆没有尽心孝敬,总是挑起事端,多亏你的叔婶们大量,不跟她计较。”
四太太闻言一惊,难道之前的事,公公都清楚知晓?
“你在这儿替你媳妇儿,向在座的长辈赔个礼吧”
“是。”秋昱凡朝二姑爷、三爷、四爷磕头。“侄儿代乐乐向长辈们致歉,谢谢长辈们大人大量。”
又转身朝二姑奶奶、三太太、四太太磕头。
二姑奶奶舍不得侄子,忙伸手要扶,却听上头秋老爷冷哼一声,才收了回去。
“前事可以不计,不过昨日她的言行实在失当,不止不敬你六婶,还几乎直指你六婶家长辈胡涂,你六婶倒是厚道,还在我面前为她遮掩一二,你六叔也由着她,他们夫妻同心为她在我面前圆了过去,我也不好驳了他们的脸面,一会儿,你六叔会打发人去沧山别院请大夫来,就让大夫好好给她诊诊,开个药方给她,回去后,也好有个由头对你祖母交代。”
大爷一惊忙问:“六弟和六弟妹……”
“小小那孩子厚道,说大孙媳可能撞了邪,语无伦次的。你六弟则举荐他岳父身边的那名大夫。”
大爷听了大松口气,如此一来,母亲也无话可说了吧
大太太听到六弟夫妻为儿媳掩饰,不禁面上一红,另一方面则对处置儿媳的事,不像丈夫这么乐观,丈夫和儿子白天甚少待在院里,自己与媳妇朝夕相对,她是知道这个媳妇的禀性的,若让她见着婆婆,只怕会天花乱坠的为自己撇清,将错处全推到别人头上吧
二姑奶奶也是担心这一点,姑嫂两互相交换了忧虑的一眼。
三太太和四太太两人没多想,此番来这一趟,丈夫儿子们差事有了着落,娘家请托的事又解决了,如今看来,家里最爱争宠的大少奶奶又被处置,她们两个心情好的很。
三爷和四爷两个昨夜将烦恼的事情解决了,今天心情正好,四爷甚至将颜荔莲抛到脑后,根本没想起她来。
正文 第二百二十章 气恼 中
第二百二十章 气恼 中
送走了宣旨中官,宝亲王看着圣旨冷哼一声。“皇帝真是好计策,把我们全绕进去。”
龙大总管走进来时,正好听到这句话,朝老宝亲王与老亲王妃行了礼后,皱着眉走到宝亲王身边耳语。
“怎么了?”老宝亲王见儿子听了龙大总管的话后,脸色更加难看。
“皇上不只封了平珏、还封了小小和冀阳?”
“什么?”老宝亲王讶道:“小小都出嫁了,他封她什么?”
“公主啊还有什么?冀阳封了驸马都尉,另又封武德将军。”
“武德将军?封那做啥?闲职罢了,啊”
“您也看出来了。”
“皇帝来这一手,是把我们逼在前头当箭靶啊”
就算是堂亲宗族,皇上对宝亲王一家的恩宠太过,有心计较登上龙廷的皇子,势必要拉拢宝亲王一家,原本老宝亲王在军中,声势人脉就不弱,宝亲王又藉巡游各地之便,与军中各驻防地勋贵多有往来。
一家三个孩子,同日受封并蒙赐婚,这在宝亲王和朱平珏父子看来,是祸不是福
皇帝这招直白而明显,就不知会是那个傻蛋跳进来?
※
宝亲王嫁女后,远道而来的勋贵们添了奁、喝了喜酒,更谈妥了事,早就打算要告辞,只是没想到皇帝对宝亲王家的恩宠如此之重,宝亲王等于让皇上给硬推上阵,前头替皇帝皇后来宣旨的五皇子,早就得到消息,喝过喜筵便避去参拜寺庙离了沧山。
虽然太子早立下,可不代表太子日后必登大宝,变量太多,皇帝又一直很注重养生,虽是太平天子,却总不忘健身强体,太子的身体反倒不若皇帝强壮。
几位皇子才智武功各有所长,太子在优秀的弟弟们环伺下,总显得软弱不堪。
“看来皇帝心里另有坐龙廷的人选。”武平侯挟了一筷子鸭肉放入口中。
“唉太子实在是没什么建树,除了温文软弱,就只一项广为人知。”定国公冷哼一声。
“听说最近又纳了两个入府?”平国公对着从京里来的信国公问。
信国公讪笑着点头。“幸好当初咱们几个的女儿都没入侍东宫。”
武官女儿不入东宫,这是不成文的规矩,也许是曾有此例,太子妃挟其父军中威名趁乱逼宫,平乱之后,登上皇位的太子惧太子妃强悍,不多时便寻了借口废了她,还一举灭了她娘家,之后外族入侵,天阳国因此差点灭国。
从此武官女不入侍东宫,就成了不成文的规矩。
“太子妃这些年够呛的,几乎两三个月,就又进新人。”
皇后娘家是前朝相爷,太子妃的娘家也是文官,邱家是书香世家,祖上皆入翰林清贵之家,太子妃秀丽文采不俗,与好诗文的太子很相合,只不过,再怎么端庄秀丽,仍然拢不住太子喜艳爱娇的性子。
“太子这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