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错,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他的女儿嫁给了前太子杨勇,所以在当今圣上登基后,他才有灭门之灾,但是这却不是主要的取死之道,最关键的还是他的兰陵王后人身份害死了他。”宇文智及叹了口气说道。
“你的意思是说,朝廷也在觊觎他的兰陵面具?”宇文化及有些不相信道。
“你别不相信,你是不知道那宝藏的奥秘,知道的人都会动心的,哪怕他是皇帝,哪怕他已经是天下的共主,人心的**之壑是填不平的,是个无底洞。”宇文智及笑着说道。
“可是为什么先帝在的时候不要他交出来呢?”宇文化及又发问道。
“这个不清楚,高颖应该是跟随先帝最早的人了,早在先帝还只是北周的宰相的时候他就已经是先帝身边的人了。”宇文智及说道。
“哦?”
“嗯,没错,当时的北周内部并不稳定,那时的北周皇帝年幼,小皇帝是先帝的外孙,那时候权臣尉迟迥作乱,先帝上马镇压尉迟迥的反叛,此后先帝做了北周宰相,总揽朝政,权倾内外。有个叫元谐的人对先帝说:“你没有党羽,就象水中的一堵墙,太危险了。你要好好地干啊!”也许他已经知道先帝是会这样做的,只不过为了表示忠心,特意加以提醒罢了。在先帝当时所收罗的党羽中,高颖是一个重要的成员。先帝与高颖早就相互熟悉,因为高颖是独孤信的家客,独孤信的女儿是先帝的妻子,也就是已经仙逝的皇太后。当然,先帝之所以看重高颖,不仅仅是因为他与自己私人关系密切,更重要的是看重了他的才华,他的胆识,看重了他不但能文,而且能武。”宇文智及跟宇文化及解释道。
第一百零二章 双雄双骑踏胡地(6)
“传说高颖从小就很聪明,自从父亲高宾死了之后高颖就开始冒出头角了,十七岁就开始做官了,在平定北齐的战争中立了大功,年纪轻轻就如此了得,很是受到人们的关注,先帝就是在那个时候开始关注高颖的。
高颖果然是不负先帝的期望,慢慢的成长起来,越来越老练了,而高颖那时候也注意到先帝的大志了,俩人一拍即合,先帝抛出了橄榄枝,高颖一口就咬住了。
他对先帝说“愿意听从你的指使,即便你的事业不能成功,我高颖全家被杀,也是心甘情愿。”于是先帝让他在丞相府担任司录,官虽不大,却很被重用。”宇文智及接着继续讲述高颖的传奇一生。
宇文化及和躲在墙上的萧守仁以及尉迟恭也是静静地听着那大胖子在那讲述当年的往事,仿佛都回到了那段岁月,那段英雄辈出的岁月里。
“随后先帝登基了,高颖更是如鱼得水了,很是的先帝的赏识,女儿嫁给了当时的太子杨勇,眼看着就是未来的皇帝岳父了,可是被当今陛下给摆了一道,再加上他为人不懂得变更,竟然把当时的皇后独孤皇后也得罪了。
这下子就真的是失去了根本了,他本就是靠着独孤家上位的,这时候得罪了独孤皇后,实为不智,后因多方缘故,被先帝削职为民了。”宇文智及估计对于杨坚夺位之前的那段事情不是很熟,所以并没有多讲,而是春秋笔法,一笔带过。
“高颖削职为民后,没有几年先帝驾崩,圣上即位。
圣上启用高颖为太常卿。但是他却是没有从上次的削官里面学到东西,他对圣上也是克尽臣道,见有不正确的地方,就直言不讳,这就很快地招致圣上对他的仇恨。大业三年,也就是五年前,他以诽谤朝政罪被杀。
那时被杀的不是他一个人,我记得那时候我们兄弟三人还不像现在掌一方民众,当时的我们都还没有实权,都是小人物而已,我清楚的记得那些平日里高高在上的大臣一个个人头落地,我当时深深理解了什么叫做伴君如伴虎啊。
同时被杀的还有宇文弼、贺若弼。都是威名赫赫的人物啊,贺若弼是何等人物啊!这样子的大将军大元帅都被砍了,说砍就被砍了,现如今想起来都仿佛是一场噩梦啊。
苏威也被被免官,我当时好好地调查了一下高颖是如何“诽谤朝政”的。一是陛下下诏收集北齐、北周故乐人及天下散乐,想来个天下伶人管弦齐聚,高颖谏止,认为:“此乐早就废弃。现在要是收集,恐怕那些缺乏鉴别能力的人要丢掉原来的正宗,追逐这一末流,相互学习传播起来。”其实说到底就是想说这都是亡国之乐,不宜收集。
哪个皇帝想听到亡国二字呢?除非亡的是敌国,陛下听了高颖的话之后很不高兴。高颖又对太常丞李懿说:“北周天元皇帝喜爱音乐,结果亡了国,前车之鉴不远,怎么可以这么搞呢!”高颖竟然还句例子来说明他话的正确性,这就更是惹恼了陛下了。
另一个原因是漠北突厥君主启民可汗朝隋,陛下为显示中原的富庶,在接待的时候,盛况空前,花费很大。高颖、贺若弼等人认为不应该这么干,高颖对太府卿何稠说:“启民可汗这个家伙熟悉了中原的虚实以及山川地势的状况,恐怕要成为后患。”礼部尚书宇文弼私下对高颖说:“周天元皇帝的奢侈,现在的情况与之比较,不是还要厉害么?”又说:“修长城这件事,实非当务之急。”
还有一条是高颖曾对他的好友观王杨雄说过,“近来朝廷搞得不成体统。”但是,陛下杀高颖还有其更深刻的原因。有一件事,使得陛下要把高颖置之死地而后快。
这就是在废太子杨勇时,高颖始终站在反对的立场。高颖这种立场,不仅直接触犯了先帝和独孤皇后,而且还把自己放在与当今陛下直接对立的地位,因为废勇与立广乃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不废勇就立不了广,广要立就必须先废勇。
所以,如果说高颖与文帝、独孤氏的矛盾,主要是意见分歧,那末他与陛下的矛盾,就主要是利害冲突,是你死我活的斗争。既然如此,陛下能够饶得了高颖吗?
再者,朝廷本来就是个派系林立的场所,这对于比较正派而又甘于冒天下之大不韪的高颖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譬如大将军杨素,他本是高颖荐举的,但在废太子勇时,他与高颖站在完全相反的立场,他察言观色,大做政治投机买卖,投靠了陛下,博得了先帝与独孤皇后的欢心。
高颖下台,他的宰相职位就是被杨素所取代的。陛下即位后,杨素继续执政。
虽然没有什么证据足以说明杨素直接陷害过高颖,但也没有任何证据足以说明他曾保护过高颖,像贺若弼等人所做的那样。他也是最有力量来保护高颖的。由此可以看出,在朝廷上,跟随陛下害高颖的人,必定是大有人在。”宇文智及慢慢分析道。
“如此说来高颖的死是大家默认的了,是大家一起杀死的?”宇文化及有些不相信了。
“就在大业三年,那天还下着小雪,突然间就有人在疯传,说是高颖是北齐皇室的血脉,北齐的死敌是北周,而北周却是把北齐给灭了,北周现在已经是变成了大隋,灭北齐的主将正好就是先帝,虽然说当时灭掉北齐时高颖也立过战功,出过力气,但是谁会记得呢?所以说,高颖和大隋皇室是有着血仇的。”宇文智及回想起来多年前的事情了。
“二弟你这么一讲我倒是也想起来了,那时候好像是有这么一段流言,但是很快就被吞没了啊。”宇文化及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没错,一场大雪之后这样子的言论就没有了,但是这却是埋下了祸根,我们那时候小,年轻不懂事,只是看到了表面上的东西,就好像一场雪之后,我们看到的是一片白,纯白,但是却是看不到白色下面的阴暗和污秽。”宇文智及说道。
“嗯?二弟这话的意思是?”宇文化及问道。
“没别的意思,当时我们都只是看到了皇室和高颖有血仇,我们顶多也就是想到有人在故意挑拨矛盾而已,但是很少有人想到多年前兰陵王临终的那句话,的兰陵面具者得天下!”宇文智及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