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部分(1 / 2)

>放在心上。再者,一大家子的人,即便要说事儿,哪里轮得到她一个姨娘来冲我抹眼泪装可怜的……”

可说着说着,六娘子却嚼出了些不太对劲的味道,连带着方才中气十足的声音都渐渐的小了下去。

是啊,古代夫妻分工有责,男主外女主内,内院的事儿,她其实不用斤斤计较的都和沈聿白说,也没有道理把对梅姨娘的火撒在沈聿白的身上。想着方才他在宅门口明着冷峻暗着支持的姿态,六娘子心头一暖,再开口连声音都柔了好几分,“妾身……让侯爷见笑了,妾身真是气坏了,从来都是见过对亲生儿女呵护有加的,可却没见过梅姨娘这般竟还有功夫在我跟前做戏干哭的。想那时候我去临安大姐姐家玩儿,大哥儿刚出生,调皮起来两个丫鬟都抱不住。有一次不小心磕着了头,大姐姐都暗自抹了一个晚上的泪,可梅姨娘却……”

“虽说男人不管内宅的事儿,可有些事儿也怪我没来得及和你说,谁知道好好的计划会突然全乱了。”沈聿白知六娘子现在肯定是心急如焚的,这边要想着如何照顾出水痘的媛姐儿,可落了脚的一家子人也等着她一一去认识去打点,便拉着她在高脚椅上落了座,然后细心的说道,“那时候章氏刚过门,她性子刚烈,不够圆滑,我那时也多少有些轻狂,且也已跟着皇上去过一次陕北和甘岭,见识过疆土之阔匪寇之狠,总想着要光耀门楣齐国平天下,所以心思就从来没有放在过家里。那时我常年随军在外,难得回去也总是和章氏口心不对,一个不小心就会吵起来,这才先后会有了钟氏和梅氏,后来又抬了章氏的陪嫁大丫鬟康氏,所以……”

“康姨娘就是景哥儿的生母?”关于沈聿白屋里的那些女人们,之前她在去找沈慧春探口风的时候已经问了个大概。而沈慧春喜欢她,生怕她小小年纪不够善解人意,和沈聿白因为这些已经在了的姨娘和庶子庶女们的事儿而闹起了生分,便是一个对一个的把每个人的性格和关系给她理了个清楚明白。

沈聿白点点头,“钟氏是大姐儿的生母,只可惜大姐儿福薄,还未过周岁就夭折了。”父送幼女,沈聿白每每说起也多少有些唏嘘。

不过看着六娘子正目露担忧的抬头望着自己,沈聿白忽然心一柔,伸了手轻刮了一下她小巧的鼻尖道,“但等再过几年,我们会有我们自己的孩子的,来日方长。”

六娘子本是想了满肚子要安慰人的话的,却被沈聿白这样神来一笔的一搅和,当下脑子里就乱成了一团浆糊,只能傻愣愣的问了一句,“侯爷,您出过水痘了吗……”

第一卷 拈花一笑,无猜脉脉心有意 第一百零三章 满庭芳•座上婆婆(上)

确认过沈聿白小的时候也是供奉过痘疹娘娘了以后,六娘子便多少安心了些,可却也不允许沈聿白近内室太靠近媛姐儿。

其实对于她一个现代人来说,小孩子出水痘不过是最寻常的事儿,但在古代医疗条件落后的情况下,这见风就传染的水痘还是很容易引起旁人惶恐的。

这要搁在之前,兴许六娘子还真的会让沈聿白一个大男人来搭把手,可眼下沈家三房宗族回了府,多少双眼睛盯着瞧着,她便不愿意再做个出挑的人,心觉还是墨守成规些来的妥当。

因要照顾媛姐儿,所以晚上的接风家宴六娘子就没有入席,但少了她却没有影响小宴本身的出彩程度。

菜单是十一月的时候六娘子就和项妈妈定好的,开了三桌,上桌的酒是天香阁的玉酿十里香,八道开胃菜,四个小甜品四味冷食,十六道热菜并了一甜一咸两个羹,最后还有两道点心,圆桌子上面清爽整齐,荤素匀称,冷菜里一道醋渍小黄瓜和一道万字麻辣肚丝令人胃口大开,热菜中一个羊肉火锅和一道五彩牛肉几乎都光了盘子,最后上的点心里有一道扬州虾籽饺面让所有人都饱了口福。

这顿接风的晚宴,虽六娘子没有出现,可却隐隐已在沈家每个人的心里落下了一个能干的好印象。

不过六娘子虽没有和大家一起用膳,但却算好了时间踩着点儿,出了暖香坞去了清懿阁。

该来的躲不掉,六娘子觉得她做了大半年的散漫新妇,上无公婆下无子女,中间连丈夫都是远行在外的,如今婆婆回来了,庶子庶女也有了,小妾也都凑齐了,沈聿白也日日坐镇府邸了,若是兴趣起来了,还真是能凑一桌叶子牌了。若是这个时候她还不把规矩做起来,只怕以后就要看人脸色过日子了。

话说从暖香坞到清懿阁,其实并不远,穿过一个小花园再过一个不长的抄手游廊,走到尽头便就到了。当初选择把这个院子留给沈老夫人,主要也是因为这儿坐北朝南屋子宽敞,还有就是离暖香坞最近。

虽自己已过世的公爹在沈家宗族里行二,但是不管怎么说这儿是侯府,是沈聿白的宅邸,分不分家是沈聿白的事儿,但既大家如今都要仰仗沈聿白过日子,那自然是要把行二的沈老夫人放在首位的。

眼下陪着六娘子过园子的是做事谨慎的香巧,见前面就是清懿阁,六娘子有些不放心,还是在门口细细的叮嘱了香巧两句话,方才带着她一并入了园。

门口站着一个面生的丫鬟,方脸浓眉,瞧着不大不小的年纪。见了六娘子,她先是一愣,然后连忙道,“四夫人且等等,我去禀了老夫人。”

六娘子点了点头,然后看着丫鬟碎步的掀帘进了屋。

沈家这些随主的丫鬟小厮都是一路跟着从凉都来宣城的,当时跟着主子们一起下船的有一批,随后傍晚时分到了的又有一批。

沈聿白说当时有一批家仆是先一步走的,行的是官道,这样一比,六娘子才发现原来水陆真的要比陆路快很多。

而就在这个时候,屋里有个动静,六娘子寻声看去,却见刚才那个守门的丫鬟神色匆忙紧张的跑了出来。

六娘子黛眉一扬,只听那丫鬟哆哆嗦嗦的说道,“四、四夫人您这边请。”

六娘子狐疑的看了她一眼,然后便是掀帘入了堂。

…※※※※※※…※※…

宽敞的清懿阁里燃着淡淡的檀木香,香韵有神,令人舒体通畅。

不过沈老夫人到底还只是刚落了脚,是以进门的正堂屋此刻看上去还是空空荡荡的,只有六娘子先前从库房里拨出来搁在南窗边的一个九格黄花梨木雕八仙过海的多宝阁最为夺眼,显得多少有了些生气。

忽然,内屋传来了几阵轻笑,六娘子一怔,连忙朝香巧使了个眼色,然后由那方脸浓眉的丫鬟带着往里走去。

一进屋,六娘子只感觉一股暖意迎面袭来,她定睛看去,屋里或站或坐的竟有四五个人,且年纪老少不一,穿着打扮也各有特色千秋,一时之间六娘子还真分不出谁是谁来。

不过六娘子却敢肯定,暖炕上坐在矮几边的那个看着年过四旬头发夹白的老者肯定是沈聿白的嫡母,沈家行二的老夫人翟氏。

说起这位沈老夫人翟氏,那也是有好几箱故事的主儿。

阜宁翟家前后一共出过三个进士,到了沈老夫人这代,她却成了翟家一代单传唯一的独苗,可偏是个女儿身。翟老太爷觉得天理不可扭,想着是个女儿就女儿吧,翟家不愁吃穿,养活几口人还是没什么问题的,大不了以后招赘个上门女婿就好了。是以沈老夫人从小是被当成男儿来养的,什么琴棋书画倒是学了个一知半解,但是打算盘走账是门儿精的,且也是从小就启了蒙上了家学的,只不过到后来看的都是男儿念的《四书》、《五经》之流的,活脱脱被养成了一个外干中强的女汉子。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不曾想就是这样一个女儿身男儿命的沈老夫人,后来会对沈家二老爷一见倾心。当时这事儿在阜宁那个小地方闹的还挺大,人人都知道翟家女非沈家二郎不嫁。翟老太爷女婿承家的希望破灭了,自然是被气的不轻,频频怪翟太夫人为何没事儿要带着女儿去宣城的亲戚家长住,可翟太夫人却觉得这是一桩美事,便私下同沈太夫人通了书信。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