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颐看了他一眼,不免眉峰一扬,略有些兴奋的说道,“说起来还未恭喜陆兄,能攀上沈家,是陆兄的福气啊!”
“哪里是福气,这是运气。”陆文恒一愣,忽而正色道,“黄兄如何知道陆家与沈家的事儿?”
“陆兄不知吧,这事儿要说起来还是黄某向九爷献的计。”黄颐笑了笑。
“黄兄你?”陆文恒确实很吃惊
其实陆家能攀上沈家这桩亲事,真的如他自己所言,是运气。虽沈家找了保山前来说亲的时候他并没有把这事儿放在眼中,提及嫡女他和林氏都自然而然的想到了七娘子。偏林氏也是个目光短浅的,怎的愿意让七娘子嫁过去受委屈,这才有了六娘子回府的事儿。
结果前几日他去拜见九皇子,兜转来回,却发现沈家的事儿竟然是九皇子在暗中牵的线,而且自己还差一点把这事儿给搅黄了办砸了。
每每想到这里,陆文恒总觉得背脊一阵莫名的寒意。怪只怪自己为官太浅,学不会去深究每一件事儿的因果和主子的所思所想。
是以当他彻底弄清楚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总觉得心里惴惴不安,苦于连个可以畅谈排忧的人都没有。
本来陆文恒是觉得或许应该找六娘子聊一聊,但其一是没几日便是除夕又是太夫人的寿辰,他实在也抽不出时间,其二,陆文恒觉得六娘子虽懂事聪慧,可大小也只是个九岁刚出头的小姑娘,且先不说她不知道沈家这事儿,就是知道了她也未必能懂这其中的门道。
所以在和九皇子聊完之后,陆老爷是魂不守舍的回了陆府,只将这事儿囫囵的告诉了林氏,一并吩咐她家宴当天务必要亲自去迎刘氏,剩下的话便是连太夫人这里也没有透露半句。
所以此刻听黄颐这么一说,要陆文恒不惊讶也难。
只那黄颐倒还算镇定,见着陆文恒颇为吃惊的模样只轻轻的耸了耸肩,喝了一口微凉的茶道,“现在翰林院当差的许大人陆兄可认识?”
“是那个少年进士许瓒么?”陆老爷问道。
“正是。”黄颐点点头,“他父亲于我是三载同窗,当年也是一起进宣城赶考的,不过可惜许兄最终成绩平平,考了两次进士后便就此作罢。不过这些年过去了,许兄虽自己仕途有碍,但教的这个儿子确实了得,少年有名,师拜赵老,前途无量。”
普听到“赵老”二字,陆文恒的余光一闪,不免有些讪然。
黄颐将陆文恒的神情看在眼中,不免叹气道,“九爷一直说陆兄沉稳有容,有长者之范。九爷惜才,也会知人善用,我敬陆兄有好学识好气度,陆兄可切莫因小失大。”黄颐一改之前略微浮躁不正的口气,严肃道,“我与陆兄同为九爷办事,私交不浅,我便拿大斗胆叮嘱陆兄一句,沈家不可错过。”
陆文恒心中微动,又想到方才自己同黄颐说的那几句话,不免连连要起身作揖,却被黄颐一个眼明手快给按住了。
“陆某莽撞,还望黄兄海涵。”
“陆兄太客气了。”黄颐坦然道,“既都是九爷的人,那谁同沈家有关系都是一样的。切莫小看沈家,虽蛰伏多年,可却并不见荒败,凉都虽不比宣城,但也不失为是个养人的好地方。”
陆文恒道,“黄兄言之有理,沈家小四爷少年时便是归隐寺无望大师座下的俗家弟子,功夫了得,如今年纪轻轻又凭己力坐上千户之位,便是嫡出的两个爷都没有他这般有出息。”
“诶,可惜了小四爷不是嫡出,不然……。”陆文恒感叹道。
黄颐闻言却不以为然的摇了摇头道,“陆兄此言差异,九爷挑人,从不看虚名。”
短短一句话,让陆老爷眼中放光,肃然起劲。
第一卷 拈花一笑,无猜脉脉心有意 第三十四章 流华里•除夕守岁(上)
因着毕竟是除夕之日,所以来访宾客虽大多尽兴,但也不敢多做逗留。
前院已经醉成一片,陆老爷在和黄颐短聊了那几句之后便开始差小厮安排车马送人了。而内院中最先起身的是刘氏沈慧春,接着陆陆续续项氏、程氏等也都告了辞。
是以申时未到,前后、院的宾客便已走的差不多了,林氏回头看去,只见听音阁里坐着的几乎都是本家女眷了。
直到这个时候,她才微微的松了一口气,总算老太太的五十九大寿也算是像模像样的做完了。
“母亲辛苦了。”正晃神间,林氏忽闻耳畔一句轻语。
她回头去看,见着是初娘子正端着一杯热茶站在自己的身侧。
林氏叹气道,“你祖母歇下了?”
之前台上《醉打金枝》还未唱到高潮,太夫人的眼睛都已经快眯上了。索性初娘子细心,这般热闹的场景还一直陪在太夫人的身旁,见她实在乏了,便起身同妈妈一起将太夫人扶回了陶然居。
“歇下了。”初娘子将茶盏放至林氏的手中点了点头道,“祖母今儿特别开心,回去的时候虽然乏了,不过却拉着我讲了好一会儿的话。”
林氏莞尔,“开心就好,这般大张旗鼓的,就是让她老祖宗开心开心的。”说着她不禁看向了六娘子之前坐着的位置,似关心满满道,“你六妹妹今日也是听了一会儿就走了,晚上若是你们在一块儿守岁,问问她是不是哪儿不舒服。”
初娘子眼神一闪,点头道,“母亲放心,我会的。”
说罢,两人又来回的聊了几句琐事,林氏便折身去招呼王氏、三姑奶奶她们了,而初娘子和三娘子几个则纷纷起身散了……
话说中午吃的是寿宴,晚上吃的团圆饭,陆府今天可谓是将除夕热热闹闹的过到了入夜。
晚上吃团圆饭的时候,连带着六娘子几个小辈这桌也起了酒。带头的是陆青远,起哄的是陆青致和三娘子还有杨凤琪,初娘子提议行酒令,结果喝的最多的还是琪姐儿。
不过她性子烈,说得出做得到,最后竟然拉着六娘子耍起了赖,害的六娘子被她也灌可好几杯,出了膳厅的时候整张脸都是透着不自然的红晕。
“且让你们一个一个灌我!”一出膳厅,便有候着的小丫鬟上前给姑娘们递捂子穿披风,偏琪姐儿醉归醉,可脑子还是清醒的,一把推开了小丫鬟便拉着脚步有些虚的六娘子道,“瞧着你闷声不响的酒量还不错。”
“姐姐赖皮,明明自己接不上酒令偏生说我给你使绊子。”六娘子佯装怒意的推了一把琪姐儿,不过手还是稳稳的抓着她的手腕怕她一个踉跄摔倒了。
“文绉绉的没意思,改明儿我和你比红枪,保管你醉到姥姥家也不认识了。”琪姐儿大嚷,惹得周围看热闹的九娘子、十娘子她们笑的都快岔了气。
一旁在同林氏闲聊的三姑奶奶听到女儿的喧哗,不免皱眉转了头,刚想让丫鬟把琪姐儿带回屋,却听林氏笑道,“妹妹也别大过年的扫了孩子们的兴,都是一家人,没的过年也要做规矩,且都没守岁的,由得他们去闹吧。”
“诶,姐姐都这么说了,就是怕琪丫头没了规矩闹风了,我这老脸都没地方搁了。”三姑奶奶抿嘴笑了笑。
“我瞧琪姐儿这样挺好,大方可爱,之前看她同小七好,眼下同小六关系也不错,是个会打交道的。”林氏温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