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味 > > 权臣本纪 > 第102部分

第102部分(2 / 2)

成去非皱了皱眉,来到她跟前,把手炉塞到她手中,才发觉她鼻间耳尖皆一片通红,正想着她会不会就此得了冻疮,琬宁忽松了手炉,紧紧地环抱住他,成去非一怔,只好也抱紧了她,伸臂轻抚着她肩头:“大过节的,你这是演的哪一出生离死别?”

她伏在他胸前,他的心跳就在她耳畔,琬宁喃喃低语:“我在想,将来有一日,我定要走在大公子前面才行……”

听她开始疯言疯语,成去非叹道:“我就说你有让人不痛快的本事,”缓缓推开她,果如他所料,琬宁已是泪水涟涟,成去非懒得去寻帕子,直接拿袖子给她抹了,盯着她道:“我也在想,人的一生大约眼泪这东西也是有定数的,我的小娘子是不是要等到白发婆娑之时才能学会不哭?那该是老娘子了,对不对?”

本是想逗弄她笑,不想琬宁泪流得更凶,成去非略觉尴尬,又把她搂在怀中安抚道:“思虑伤身,你十几岁的姑娘家就是想太多,何苦呢?”明灯映照,自窗外看去,两人则如双燕般缠绵在一处,琬宁默默流泪,哽咽道:

“大公子不知,我是失去的怕了,大公子不曾体会一夜变天的境地,所以,我想,将来,我愿走在大公子前头,唯有这样,才不会再受这等煎熬……”

少女凄凄的声音在怀中辗转着,成去非半日不语,待她平息些,方道:“如此说来,你该盼着百年之后,同我一起走才是,否则,你要是先去了,徒留我梧桐半死,鸳鸯失伴,就忍心了?”

琬宁听得心底直跳,不由仰面看他,似是不能相信这些话自他口中而出,怔忪许久,直到成去非笑道:“听了这话,心里可受用许多?”

看他如此神情,琬宁略微失望,想他不过是一时骗自己高兴,那颗心不见得就真这么想,听他自己陈述,似乎同发妻亦算伉俪情深,现如今红颜早变枯冢,所谓梧桐半死,鸳鸯失伴,更像是文人说辞,哪里能是乌衣巷大公子的伤心事?他太清明,待她有那么一分心思于她就好比隋珠和璧,琬宁越想,反倒越不能信那番话,这世间事,可见是深究不得的,看透思透,便也了无意趣。她冲他勉强一笑,轻轻点了点头,退后一步道:“明日大公子要参加元日朝会了?”

成去非应了一声,见她失神这半日,不知又想了些什么,只得把那手炉捡起,笑道:“如今脾气见长,会扔东西了。”琬宁想起方才自己确实过了,不该竹筒倒豆子似的,什么都说出去,红着脸朝他一拜:“请大公子回避,我想梳洗。”

等成去非抬脚去了外室,立了半晌,四儿正往这边送温酒的器具,见他在此,明显愣了一下,垂首放好东西也不敢问,随即又退了出去。这边琬宁已从里头走了出来,成去非回眸看她,淡淡一笑:

“你戴这步摇很好看。”

琬宁羞涩看他一眼,微微福身道:“请大公子上座。”成去非照她的要求坐定,只见她端来酒盏,郑重朝自己盈盈参拜,柔声道:

“妾三杯请三愿,请夫君笑纳。”

成去非瞧她又正经又羞赧的模样,便正了正身子虚扶她一把,琬宁往前近了近身,把酒盏高高举至眉前道:“一杯尽,祈一愿,一愿郎君千岁常康健。”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我活那么久做什么?”成去非笑着接过酒盏,一饮而尽,琬宁却已去替他斟第二杯,“二杯尽,祈二愿,二愿四海平边陲靖,塞外轻鸿影不及江南梁间燕,良人早归深闺不怅。”

成去非顿了一瞬,把酒盏稍稍推前,朝她略一回敬示意:“我替将士们谢你,替这万里河山谢你。”说罢仰面喝完,等琬宁奉上第三杯,他不等她开口,先道:“就不为你我二人说些什么?”

“夫君想听什么?”琬宁脸热如许,成去非哼笑,“随你。”

“三杯尽,祈三愿,”琬宁被他这么一打断,先前想好的祝酒词丢于脑后,此刻专心思想,口中便滞后几分,却终还是得了一句,“三愿同声自相应,同心自相知。”

成去非听罢,却不接杯盏,反推给她:“我明日还有朝会,不宜饮太多,你替我吧。”琬宁虽不胜酒力,倒也依言饮了,她极易上脸,不多时,两颊便酡红如醉,因前面又哭得眼酸,琬宁只觉疲惫不堪,此刻心愿既了,这一年就此作结,明日如何,明年如何,是否依然旧恨新愁无际,近水远山都是?再无半点力气去忧思日后,凤凰四年的雪夜,她就此昏然倚在良人怀中睡去,成去非何时离去的,她亦不知,唯外头雪落无声,天地一片寂静无状,宛若初生。

作者有话要说:  本章题目中骎骎(qinqin一声),形容马跑得快。这里形容光阴一晃而过,出自宋代词人张炎《水调歌头寄王信父》。

第165章

正月朔,岁之首也。

元会历来尤受天子百官之重; 是以数月之前; 祠部尚书、太常寺便在本部操劳起来。撇开太常寺不说; 祠部隶属台阁,元会所需一切预算皆由度支尚书顾曙核算清楚,凤凰四年历经两场大案,府库一时间稍显宽裕,遂此间并无半点讨价还价之举; 度支部很快从财政中划拨出元会所需钱财; 众人各司其职,一派忙碌; 到底是一年之始的要会; 于百忙之中,竟有那么些喜气盎然的气象,入秋以来的紧张莫测被人不觉抛于脑后。加之今年有各地使者觐见,更显隆重,凤凰五年的元会自然比往年要费心许多,不过如此可图热闹祥和; 倒也十分称百官心意。

元会当日; 雪已住; 并无先前众人所担忧的日蚀之象,众人一壁盛赞大司徒远见之明,一壁道不尽天家祥瑞。

夜漏还未到十刻,群臣已集; 庭中火盆大燃,百官依礼上贺,有太常在一侧曰“起”,又贺皇后,待回来,便自云龙门、东中华门进入,前往东阁就坐。漏未尽七刻,百官及接收贺礼的郎官以下至各地计吏皆入立其次,守执陛卫的禁军则倚着四周轩阁成仪卫静候一旁。

五刻前,谒者、仆射、大鸿胪各自奏群臣就位定立,等那夜漏滴尽,侍中奏警卫宫禁的外办官员,钟鼓乐声既起,天子缓缓而出,百官皆拜伏称颂,英奴略扫一眼,心底哂笑,这场面他自是见得惯了,早麻木不觉,脑中想的却是倘无上年两件大案,宫中怕是连元会都要办不起了。如此一想,再去看那一众人,天子面上更是几分皮笑肉不笑的神情。

太常这边引英奴升御座,一旁掌礼官则赞颂“请天子登王座!”那边钟鼓随即停了下来,百官窸窸窣窣起身。只见大鸿胪跪地朗声高奏道:“请朝贺!”众人便厥角稽首,口中整齐划一颂圣,英奴面上一直挂着淡然笑意,耐着性子等百官按官品高低一一上前来说着年复一年的陈词滥调,如此反复跪拜、称圣、饮酒、再拜,终等到可入内殿歇息片刻,英奴略觉疲乏,耳边似仍轰鸣作响,此刻被那雅乐扰得心头烦闷,不由想到书上典故,暗叹朕也真是只想听那靡靡之音……

待他再度出来,百官藩王使者皆已献过祝酒,唯剩侍中、中书令、尚书令三人要到最末成行,待侍中朱毓、中书令张蕴各自上殿上寿酒礼毕,众人目光一时聚集到年轻的尚书令身上,因今日有各大州郡使者在场,许多人早于两年前的钟山事变便听得乌衣巷大公子名由,此刻但见真身,不免要多察看一番:尚书令面部轮廓自有几分类似先太傅,只是那眉眼唇角走势呈傲雪欺霜之态,同太傅的不怒自威比起来,更见几分凌厉,但此刻,尚书令成去非神情平静,迈着冉冉的步伐,走到御座前,撩袍跪奏道:“臣成去非奉觞拜上千万岁寿。”

那些使者中有年纪稍长,曾随本州大人有幸前来中枢奏事的,因见过故去太傅本人,见眼前情状,不由赞叹尚书令神姿夺目,自有其父遗风,邻座就近者不由私下窃议几句。等百官酒行过,太官令跪请具御饭,又有大司徒持羹,大司农丞捧饭,一并交与持节,群臣才开始真正就席进食。

如此繁文缛节告一段落,官员们自松下一口气,横竖可放口大啖,不过京官们自是习以为常,那些个使者计吏则多显拘束。又因建康中枢对江左范畴之外各大州郡靠军功上位的刺史都督们向来不屑,此刻见着眼前这些个小家子气畏头畏恼的穷酸使者,更是正眼不甩,自顾说笑饮酒,手底动作大些,竟溅出些酒汁落到邻座徐州刺史遣来的主薄身上,主薄这身特意新换的衣裳登时湿了一块,见作俑者浑然不觉,也不好发作,主薄这片坐的皆是各地使者,因他坐位靠边,与京官们相邻,徒遭此灾,唯有忍气吞声。

众人一盅一盏地彼此敬酒闲话,热闹非常,不知何人起头,说起服散之事,这边主薄离得近,云里雾里听了半日,心底不由冷嗤。又过一阵,有一年轻子弟手中正把玩着白玉酒杯,与坐在一旁的另一人谈起《易》来,渐渐两人似是意见不合,为了什么问题悄声争论起来。

“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然总有未形之理,存乎象卦卜筮之外。唯有推而行之,加以通彻了悟,方可极天下之赜。”

“倒不如化而裁之,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成天地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至于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