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糠蛉艘恢痹诖吓惆樽潘?br />
报导上所提到的,全都是刘永强,而张志耀先生,只不过是把刘永强的光荣事迹,套在了郭桓仁的身上。我想问张先生一个问题,究竟是因为年代过于久远而产生的记忆模糊,还是张先生刻意在隐瞒闽福号海难发生时的一些事情呢?”
张志耀并没有回答这个问题,我知道他也无法回答。
“我相信,以张先生的记忆力,远不止于将刘永强和郭桓仁两人混淆在一起。张先生显然是不愿意让我们察觉闽福号海难时某条重要线索。可是,这条重要的线索,又跟郭子谦的死有哪些必然的联系,以至于张先生要如此刻意的隐瞒呢?
当我们再回到闽福号的这几篇报导上的时候,有个问题一直从我脑海中挥之不去。在海难发生时,为什么一直是大副刘永强,而不是船长郭桓仁站在指挥岗位上,带领闽福号船组人员进行抢救?为什么在整个海难的过程中,由始至终,没有出现船长的身影?在这紧要关头,郭桓仁究竟去了哪里,又在做些什么?这又是一个耐人寻味的谜题。”
第八章 结局第八章 结局
我轻轻扬起了嘴角,将目光从张志耀身上移开。
“然而,闽福号的谜题还未完全结束,在稍候的报导当中,提到了关于闽福号海难赔偿的争论。正是这篇报导中,让我注意到了两个细节。
第一:海难赔偿金额的数目非常巨大,预计达1。2亿人民币;如果按照当时的87名乘客加上18名船组人员计算,预计平均每个人的赔偿金额将超过100万人民币。即使是在2001年的天津4。12海难赔偿案中的7名遇难者家属,总共也才获得550万元的赔偿金额。就算最终的赔偿金达不到索赔要求,在当时也将是一笔无法想像的天文数字。这里面是不是存在着一些隐藏的消息没有被披露出来呢?
第二:海难发生地点偏离了闽福号正常航线达20海里,保险公司怀疑此次海难有人为因素造成的嫌疑。如果该报导属实的话,又是什么原因使得船只偏离了航线而撞上了礁石呢?
现在,让我们看看总共有哪些问题需要解答,先是消失的船长郭桓仁、巨大的海难赔偿金、船只偏离正常航线;还有郭子谦离奇的自杀现场、以及刘永强奇怪的遗嘱。可是,27年前海难中的疑点,跟子谦的死之间,会有什么联系呢?”
我渐渐放慢了语速,将案件中的所有疑团逐一列出,加深众人的记忆。我注意到众人的神情各不相同,坐在正中间的刘永强面无表情,目光呆滞地望着前往;角落中沙发上的张志耀神色飘忽显得异常的紧张,身边的陈科文依然低着头注视着斜下方的地板;刘小玲背靠在椅子上,苍白的脸颊上残留仍然着泪迹;祥叔轻轻抚摸着祥嫂的肩膀,在安慰祥嫂的同时,缓和着自己的情绪;陈筱一脸迷茫,正在思考着我所提出问题;只有王警官似乎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
“我刚才说过,侦破案件好比是在玩拼图游戏,其过程就是寻找和整理所有的案件碎片,而在闽福号海难与郭子谦自杀之间,似乎缺少了一点必然的关联。我意识到,这整个案件的各个环节之间,缺少了至关重要的一快碎片。经过我与王警官的一番促膝长谈,我终于找到了答案。那就是二十五年前发生在船屋的一起杀人事件。”
“你说什么?二十五年前的杀人事件?”陈筱问道。
“可能在座的刘小姐、祥叔夫妇和陈筱,并不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现在我就请王警官,重述一遍二十五年前,也就是1978年,船屋主人被害的详细经过。”
王警官不知何时点燃了香烟,深深吸了一口后将烟雾吐出,一字一句地二十五年前赵远山在船屋书房遇害的过程,完整地阐述了出来。包括当时刘永强的管家身份、郭子谦与赵远山死亡过程的相似之处、以及赵远山将所有遗产留给刘永强,以及王警官父亲怀疑刘永强是杀害赵远山凶手的所有细节都全部说出。
我完全可以想象,陈筱和刘小玲在听到这个案件过程时时所表现出来的神情,其震惊程度,丝毫不亚于被外星人绑架到飞碟后的反应。
我对王警官表达了衷心的感谢,接过他的话题,继续说道:
“一直到现在,我们才能解释,在郭子谦自杀的过程中,为什么会出现这许许多多令人费解的事情。很显然,子谦的死几乎就是赵远山死亡的翻版。更确切的说应该是郭子谦一直在极力地模仿赵远山死亡的过程,从自杀的地点,到弹奏的钢琴曲,从选择的毒药,到打印出来的遗书。
至于郭子谦这么做的目的,显然是希望有人能够从他的死,联想到二十五年前的这桩悲剧。显然,他的目的达到了。我们注意到,当刘永强先生进入书房时一个及其不自然的举动,他立刻让祥嫂端来温水,对郭子谦进行洗胃解毒。试问,如果不是因为他回想起了二十五年前的那一幕,刘先生怎会再未经法医鉴定之前,就意识到子谦中的是福尔马林之毒呢?然而在事后的审问中,刘先生却刻意隐瞒了这件事情。
案件到了这里,却更加的扑朔迷离,虽然我们解释了郭子谦死亡时的诸多疑团,但是却留下了更大的疑问。赵远山究竟跟郭子谦有什么重要的关联,以致于子谦要用自杀来唤起我们的记忆?郭子谦为什么不能活着告诉我们这件事情,而最终选择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现在,把整幅拼图完完全全地展现出来。”
“周郁飞,你就别卖关子了。”
看着陈筱焦急的神情,我异常得意。此时此刻的我,已经完全沉浸在享受推理的乐趣之中,而忽略了侦破工作中另外一条重要的原则。在往后的推理工作中,我都会回想起这个案件,并且告诫自己采取最佳的方法来进行结案处理。
“首先回到闽福号的海难上,我们提到了消失的船长和巨额的赔偿金。于是,我们不妨做一个大胆的假设。就在闽福号起航之时,船上的某位乘客,拎着装满珍贵珠宝的黑色小皮箱,找到了船长郭桓仁。乘客请求将珠宝存放在船长室内的保险箱,一直到船抵达目的地。毕竟,船长室是整艘船中最安全的地方。同时,这批珠宝价值不菲,并且上了高额的保险,如果丢失保险公司就必须赔偿巨额的损失。
这是郭桓仁活了三十多年,都没有见过的奇珍异宝。如果能够占为己有,这些珠宝足够让他快活地过上好几辈子。正是在这种诱惑下,他决定铤而走险。
那是在1976年8月21日的夜里,郭桓仁安排自己值班,当所有船组人员都已经入睡时,郭桓仁悄悄改变了闽福号的航线,往海岸线方向前进。他的本意是要缩短到陆地的距离,方便其登陆,不料却引发了后面的海难。随后,郭桓仁打开了保险箱,取走珠宝,悄悄地放下一艘救生船,消失在茫茫的大海之中。
由于没有人掌舵,闽福号渐渐不幸撞在了礁石上,也惊醒了正在美梦中的乘客和船组人员。当刘永强先生不解地跑到操控台时,却发现船长已不知去向。于是就有了,刘永强带领船组人员奋力抢救乘客安全的那一幕。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当时船长不在船上的原因。
如果我判断正确的话,虽然大多数的乘客得以获救,刘先生的夫人,却不幸在这次海难中付出了宝贵的生命……”
刘永强的眼眶里依稀闪动着光芒,这位坚强的老人落下了思恋的泪水。刘小玲呆呆地望着父亲,终于相信我说的都是实情。
“就在海难过后不久,为了替在海难中死去的亲人和乘客讨回一个说法,刘永强、张志耀、陈科文三人,义不容辞地踏上寻找郭桓仁下落的道路。他们想约好,只要其中一个人有了消息,就立刻给其余二人写信,他们马上赶来会合。不料这一找,就是两年。
皇天不负有心人,当刘永强步履阑珊地来到鼓浪屿时,却发现郭桓仁已经化名为赵远山,成为了当地有名的珠宝商和船屋的主人。”
“你说赵远山,就是郭子谦的父亲郭桓仁?”陈筱显然无法接受这一解释。
“这只是我的推测,不过也是最合理的解释。”我进一步说明,“首先,赵远山于1976年,从原廖家手中购得了船屋,这和闽福号海难、郭桓仁消失的时间是一致的。其次,闽福号海难时郭桓仁并不在现场,那郭子谦又是在什么时候被刘先生收养的呢?我想除了船屋之外,似乎没有更合理的解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