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八,你怎么想的,打北京城,你这是吃了豹子胆了?”莽古尔泰说道。
“有何不可,如果我们能从喜峰口入关,攻克遵化,北京不是就在眼前?”
“孤军深入那身打仗的机会,我们去打北京了,万一袁崇焕来偷沈阳怎么办?你想过没有?到时候,北京城打不下来,沈阳又丢了,我们回哪去?难道就住在这蒙古草原上?你问问那些蒙古贝勒同意不同意?”莽古尔泰说话直得一点转弯都没有。
代善语气虽和善,但态度也是坚决反对:“北京城不是这么好打的,我们本来就不擅长攻城,千里迢迢跋涉到北京,人和马都快累死了,如何还能攻城?”
“我也不指望这次能攻下城池,就算真能攻下城池,我们也不可能守住,但可以对明朝形成压力,让坐在紫禁城里的崇祯帝知道,我们大金的实力。”皇太极解释道。
“明知道打不下还打什么?不是白白送人陪葬吗?”莽古尔泰抢道,“老八,打仗我们哥几个可比你有经验,来跟你谈也是尊重你,行了,我们班师回去吧。”
“贸然进攻不是明智之举,你再考虑考虑把。”代善说得婉转,但也是摆明了班师的态度。
他们倨傲的态度,轻慢的话语,令皇太极怒火中烧,但表面上丝毫看不出任何怒气,也只是流露出一丝不悦。不是不能反驳他们,他大可以说出一堆理由来压住他们,但是他选择了退让。因为他不想让代善和莽古尔泰感觉他的强势,不能让他们留下,老八是个不能商量的人,这个印象。
适时的示弱,只是为了麻痹他们神经。
代善和莽古尔泰见皇太极不言语,以为已说服了他。“能说的我们都说了,你再想想,总之我们是不同意继续前进的。”
“那好吧,出征毕竟是大事,我们再召集八旗众人议会,如果大家都同意回去,那就回去吧。”皇太极妥协道。
看来这真指挥不动这几个人。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皇太极默默道。
代善和莽古尔泰一进皇太极的帐篷,事情就传开了。一干小贝勒们聚集在大帐之前,不知究竟发生了何事。
看到他们两人得意洋洋地出来,他们就迫不及待涌了进去,一时间,皇太极的御幄中挤满了人。
皇太极扫了一眼,人倒还挺齐,济尔哈朗、阿巴泰、德格类、阿济格、多尔衮、多铎、岳托、杜度、萨哈廉、豪格全部都在,他们见皇太极气愤的模样,一个个也都紧张地不知所措。
皇太极与济尔哈朗对视一眼,后者在示意下,刚想说话,没想到岳托先忍不住了。
“大汗,两位大贝勒和你说了什么?为什么忽然就下令停止行军呢?将领们都等在外头呢,等大汗示下。”
皇太极的脸上满是失望,挥手道:“让他们先回去吧,计划有变,在没有命令之前,任何人不得擅自行动。”
小贝勒们都已知道了要去攻打北京城,期待远胜过担忧,年轻人总比年长者要来得大胆,富有冒险精神,年长者不敢尝试的,他们敢尝试,年长者拒绝的,他们接受。更何况这群人平日里就以皇太极马首是瞻,极度信赖他。
“为什么?我们不是去打北京吗?兵贵神速,我们应该加快行军才对,趁明军还没有来得及防御,打他个措手不及,我们停在这里,只会延误战机。”岳托说道。
皇太极说:“大贝勒和三贝勒认为北京难攻,不同意出兵。”
“还没打就怕了,哪里是我们八旗军的作风?”阿济格嚷道,虽然他在这班人里属于资历浅的,可嗜战的他最受不了一仗不打就窝囊地回家了。
其余人纷纷附议,都吵着说,不能就这么回去,应当继续前行。
议论声此起彼伏,大帐之中,热闹非凡。
多尔衮看着愤愤不平的众人,又看了看皇太极,不由的好笑。这一幕,恐怕皇太极早就料到了吧?他就等着这些人出头呢。
皇太极注意到了多尔衮的目光,也向他看来,眼里似乎在说:你不发表点意见吗?
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哪里需要自己多嘴。多尔衮保持了沉默。
这时,济尔哈朗开口道:“大汗,大贝勒和三贝勒太过保守,不如我们再去与他们说说。”
皇太极点头道:“也好,那你们就集合八旗固山额真,再与他二人商量一下。”
众人当即退出皇太极御幄,赶去找两位大贝勒。
多尔衮落在最后,待众人都离去后,他迟疑了一下,突然回头,迎着皇太极的目光,走到他身边,笑得意味深长。
75
75、战事再起立新法 。。。
看到多尔衮向他走来;皇太极笑盈盈道:“不跟着一起去?”
“你编得戏码还真精彩。”多尔衮在他面前站定。
“总这么说我;就是对我有偏见了。”
“你明知大贝勒和三贝勒会反对;还故意隐瞒;然后让我们这群小辈去说。”
“那你愿不愿意去说服他们?”皇太极笑问。
“好像也不差我这一个。”
“你可是代表镶白旗。”
多尔衮若有所思,笑容在他脸上减淡;应付地点了点头。
“多尔衮。”皇太极见他神色有变,叫住了打算离去的他;“在想什么?”
多尔衮也不回避,直言道:“我在想,既然你总是在算计;那你有没有暗地里在算计我。”
“这个想法是不是一直在你脑子里?就算我不管对你怎样,你都会有这个戒心的是吗?”皇太极的脸色也冷了几分,“那你有没有阳奉阴违,偷偷算计我?”
多尔衮站在原地,淡淡地看着他,没有答话。
皇太极起身缓步走到他跟前,注视着他:“有戒心是好事,希望你始终能存有戒心,保护好自己。”
四目相对,皇太极微笑如常,可心中却堵得慌,他总能在自己以为与他亲近时,说出拒他于千里之外的话。
多尔衮望着他,也是心有所想,的确,强敌环伺,只有永存戒心才能自保,话虽不错,可为什么他的温情总是带有残酷意味。
“他们都走远了,你还不快跟上?”皇太极向外指了指。
多尔衮又望了皇太极一眼,朝他拜了拜,快步跟上了济尔哈朗等人。
这群人以济尔哈朗和岳托为首,又集合了八旗固山额真,一起找到了代善和莽古尔泰重新商议征明一事。
代善和莽古尔泰见到那么多人一起来,也是吃了一惊。
“你们这是要干什么?”莽古尔泰说。
济尔哈朗态度温和:“大贝勒,三贝勒,听说两位贝勒向大汗提议班师,我们有些不同的想法,想请两位再考虑一下。”
“还要说什么?我们要说的不都和大汗说了吗?”
“我大金征集了那么多兵马,就是为了征伐明朝,现在就这么回去了,可是极为影响士气的事啊。”
“你们这些人说得轻巧,我们去打北京,他们来打沈阳怎么办?”
“明军不会来攻沈阳,他们不敢出城与我们野战。”
岳托接着济尔哈朗的话道:“更何况,我们攻打的不是一座普通的城,而是他们的京城,他们就算有天大的胆子,有无人匹敌的精兵强将,也不敢弃守北京,来攻沈阳。阿玛你身经百战,与明朝对战多次,应该很明白他们的心态。”
在二位大贝勒面前,众小贝勒和固山额真纷纷表示,愿意跟随皇太极,令代善和莽古尔泰两人面面相觑,反倒是他们被孤立了起来。
济尔哈朗微微一笑,不再多说,说服大贝勒们的话语,皇太极都教过了他,如果他们还继续固执己见,还有许多出兵的理由可以说出来,但是眼下看来,似乎没有必要了。
他们又劝说了一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