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及阿济格他们,阿敏不屑道:“那三个小屁孩,哪有他们说话的份?”
“他们可领了两旗,两黄旗可是大汗的精锐,说起来比二哥都强呢。”
阿敏坐不住,愤然道:“难道我还能被他们压一头?”
“不好说啊,有大妃帮衬着,指不定大汗回来了,还是把镶白旗给他们。等过个几年,多尔衮和多铎长大,能带兵打仗了,再有大妃在背后给他们出谋划策,到了那时候……三贝勒和四贝勒终究是大汗的亲儿子,我们可就吃亏了,这始终是个隐患。”
阿敏被他挑得出了火,一巴掌拍在桌子上:“哼,真是个麻烦的女人!”
见他已然发怒,济尔哈朗不再多说,因为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阿巴亥及时敢至,接到了努尔哈赤,可努尔哈赤最终没能来得及回到沈阳,八月十一日在叆鸡堡就突发背疽,撒手人寰。
努尔哈赤终于走完了他生命的旅程。他征伐一生,用兵如神,善出奇制胜,是绝世之军事奇才,把一盘散沙的女真人捏成一团,从此结束内斗,团结一致。他建立了后金政权,是大清的缔造者和奠基人。他也手染鲜血,屠戮无数,征服欲多过创造欲,使得后金民生凋敝,民族矛盾激烈,百姓苦不堪言。
当努尔哈赤的灵柩被抬进沈阳宫,在人人震动的同时,一场激烈的斗争就此展开。
四大贝勒围在一身缟素的阿巴亥身边:“大妃,大汗临终前可有遗命?”
阿巴亥哭红了眼,努力让自己平静,可还是伤心得说不出话,只是摇头。
四人对视一眼,均是无言。
岳托和萨哈廉第一时间求见了代善,向其请愿:“国不可一日无君,四贝勒才德服众,应当嗣登大位。”
代善明知自己不复当年天命汗对他的盛宠,但心底总还存着侥幸,可这仅有的一丝侥幸,在面对两个出色的儿子时,化作了泡影。
连他的儿子们都宁可拥戴皇太极,也没想到要支持他继位,他还能有什么奢望呢?
“你们说得有道理,替我派人传话给二贝勒、三贝勒、四贝勒,请他们来一趟。”代善不动声色地吩咐道。
这一夜,无人入眠,每个人心中都坐立不安打着算盘,皇太极也不例外。
所有能做的都已经做了,所以的计划都已经布置了下去,他现在暂时能做的只有等待。
他也有些紧张,毕竟这关系到他过去三十多年的努力,未来的命运何去何从,将在今夜一锤定音。
他坐在书桌前随手抽出一本书翻阅着,以此掩饰那难以克制的不安,实则看不进任何内容。
房门敲响,皇太极的心猛地一颤,手上一用力,将书页揉在了手心里。
“贝勒爷。”哲哲推门而入。
皇太极一见是哲哲,松了一口气,但似乎又有些失望。
哲哲端着一碗甜汤走了进来:“贝勒爷今晚又要熬夜了吗?”
“还有人能睡得着觉吗?”
哲哲一笑:“是啊,我都慌得心乱跳,没想到大汗去得那么匆忙,连一句话都没有留下。”
“也就是这两天的事了,熬过去就好了。”
虽然皇太极说得风轻云淡,但哲哲仍然无法平静,她也不敢多问什么,因为她知道他表面从容,其实内心也在煎熬着,而她更是慌得没了主意,得知皇太极还在书房,就借着送点心的由头来看看,似乎这样能稍稍安心些。
“小格格睡了?”皇太极随口问道。
也就是在不久前,哲哲刚刚为皇太极生下次女。“嗯,睡得很香。”
“你也累了吧,不用等我了,去休息吧。”
哲哲点点头,向外走去,一打开门就看见敦达里站在门口,正准备敲门。
“四贝勒,大贝勒派了人来,来请你过去。”
皇太极精神一振,把所有的情绪收敛于内,冷峻肃穆。
作者有话要说:明天是很重要的一章,恩恩
58
58、孤儿弱主手足情 。。。
恐怕很多年后;皇太极都会对这一夜记忆犹新;因为这一夜决定了很多人的命运。
代善扫了一眼坐在下面的几位弟弟;面露悲痛之色:“父汗去得这么匆忙;真是让我们几个措手不及。”
底下几人也是既悲且怒:“都是那个袁蛮子,才会害得父汗寝食不安;伤情恶化,否则以父汗这身子骨;起码还有十多年好活。”
代善叹道:“说这些也没用了,眼下当务之急是安定人心。父汗生前定下八王共治之策,由各旗主推举能者继位;你们几个怎么看?”
如果有一个人站出来支持代善继位,恐怕他就敢再争一争,但是没有,他等了很久都没有一个人开口说:“大贝勒,你来继位吧。”
阿敏前所未有得安静,莽古尔泰低头玩着指甲,要皇太极这个野心勃勃的人支持更是天方夜谭。
悲凉在心底蔓延,好歹自己也是这群人的兄长,竟这般不得人心。
“都不说话?那我说了。”代善开口,“我大金开国以来历经千辛万苦,磨难重重,如今父汗宾天,这重担就落到我们身上了,我们虽比不上父汗万分之一的英明勇武,可也得竭尽全力,不能辜负了他。汗王之位,非才德兼备者不能胜任,我以为皇太极比较适合。老八从小就聪慧过人,为父汗打理家业,凡遇军政要务,都能出谋划策,且英勇果敢,为我大金立下过汗马功劳。所以我推荐皇太极。”
一番话倒有些出乎皇太极的意料,没想到他竟如此干脆地支持自己,在原先的预想中,代善应该是最不愿意自己继位,最后被逼无奈认可才对。
皇太极忙道:“二哥,这怎么行呢,在我之前还有三位哥哥,这不合规矩。”
代善摆了摆手,当然,他也不会真把皇太极的推托之词当真,他向其他两人问道:“阿敏、莽古尔泰,你们说呢?”
莽古尔泰见代善已表态,本就倾向于皇太极的他立刻道:“二哥说得有道理,父汗生前就极为器重老八,总是夸他聪明能干,我也觉得他最适合了。”
阿敏看他们二人都支持皇太极了,生怕说晚了没表现机会:“我是个粗人,说不出那么多道理,但是老八在诸贝勒中向来是有威信的,他来做汗王,总不会错。”
代善把视线重新投向皇太极:“老八,我们几个做哥哥的都支持你,你就不要再推辞了。”
“我总觉得不太妥当。”
“有什么不妥当的,能者居之,我们几个都自知能力有限,为了我大金,你应该义不容辞才对。”
阿敏和莽古尔泰也没什么耐心听他推三阻四,也相继说道:“就是,你也不用再谦虚了,你要是不肯做,那我们几个更不行了。”
几位大贝勒的意见惊人得一致,推选汗王一事顺利得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但是这不是偶然,而是必然。那么多年的苦心经营,把每一寸得失都经精心算计,把每一个人对自己的喜恶都捏在手心里,把每一方势力都平衡得恰到好处,所以今天,胜利是属于皇太极的。
这么多心血,没有白费。
皇太极甚感欣慰,但仍然做出为难的表情:“哥哥们信得过我,实在荣幸之至,我也不是不识好歹的人,就怕汗王责任重大,负了哥哥们的期望,更败了父汗的大业。”
“你且放心做,我们几个都会鼎力支持。”
“有哥哥这句话,那我就安心了,以后要是有什么做得不好的地方,还请哥哥们提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