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穑髁璋⒄饧父鋈硕家闼郏∫媸悄茄幕埃忝切睦镌趺垂萌ィ俊?br />
三个孩子站得笔直,头也不抬的听着皇帝的训斥,“还有你,大妞!你比她们都年长几岁,怎么也和着她们一起胡闹?若是给你阿玛知道了,还当……”
“皇伯父,千错万错都是侄女儿的错,侄女儿以后再也不敢了。”
“等一会儿到了潞河驿,你们就下去,到皇后和各自母妃的房中,碰头请罪,知道吗?”
“是,女儿(侄女)记住了。”
皇帝叹了口气,又问道,“在车中呆了很久了吧?”
“是。女儿是早上……”秀慧偷偷看一眼皇阿玛的脸色,小声答说,“……还没有用过早饭呢!”
“惊羽,取几块点心来,给这几个小冤家!”
“女儿(侄女)谢过皇上!”惊羽在一边轻笑着,拉着三小的手,领到一边,取出各色点心,又倒上几碗参茶,回头看看,皇帝一脸爱怜的望着孩子的背影,低头拿起奏折,看了起来。
几个女儿都是自幼在深宫长大,能够出外的机会不多,更不提像载澧、载滢那般的出外办差了,咸丰七年,皇帝南幸,虽然也随扈到过江南,但那时候,也只有秀慧公主依稀朦胧间能够记得事情,颖慧还是小娃娃,大妞更不曾跟随,故而这一次出京,在三小看来,真正是破天荒的第一次了!
皇上在批阅奏章,三个人不敢打扰,趴在车架一角的窗边,撩起布幔,向外张望,已经是初秋时节,路边野花开得正在灿烂,黄白粉红,一片耀眼的妖娆,远处田地间寥寥的百姓,大约也早已经得到本县的知会,御驾经过之时,放下手中的活计,跪倒磕头,一直到车架经过,方才站起身来。
惊羽拍拍颖慧的肩膀,“二公主,可不要探出身子太多,道路不平,难免颠簸,可不要掉下去啊!”
颖慧收回扭得酸疼的脖子,回头一望,皇上正在把笔收起来,麻利的站起身子,跑了过去,“阿玛?不如您给女儿讲故事吧?”
“讲什么故事?”
“就讲……什么吝啬鬼的故事?”
皇帝笑了一下,“你可懂得什么叫吝啬鬼?”
“懂的,女儿问过哥哥了,哥哥说,吝啬鬼就是舍不得花钱的人!”
“这话不对。吝啬鬼不是舍不得花钱的人。便如同阿玛吧,”皇帝完全不似一国君主,倒更像是一个很有耐心的父亲,在和自己的女儿说闲话一般,“从咸丰初年咸丰九年,每一年的万寿节庆,臣工吁请,请朕与天下百姓,共谋欢庆。但屡屡为朕以国家用度吃紧为由驳斥——若是按照你的理论,难道阿玛也是吝啬鬼了吗?”
颖慧吐了下红红的舌尖,“阿玛当然不是!”
“这就是了。吝啬鬼,是指那些爱惜财务,当用不用的人。圣人说,君子使物,不为物使,就是这个道理了。”这样的话自然不是稚龄幼女能够理解的,他继续解释道,“朕和你们打一个比方吧。假如说,有一天,内务府承衣监为你们几个小公主做了新衣服,阿玛带着你们出去玩儿,走到路上,觉得累了,也不必管路上有无污秽杂物,更加不必管新作的衣物是不是会为之所脏污,阿玛和你们席地而坐——便是这样的道理了。”
“阿玛,女儿听不懂。”
“别着急,等过上几年,你们大一点,就会明白了。”皇帝双手一拍,笑着说道,“今儿不讲故事了,咱们唱歌吧!”
“唱歌?”
“是啊,此次西幸晋省,朕偶发奇想,做了一首小令,教给你们唱唱吧。”说着话,他以手指轻叩御案,哼唱了起来,“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
这等乐声是众人闻所未闻的,不但是三小,就是惊羽也愣愣的瞪大了眼睛,“阿玛,再唱,再唱!真好听啊!”
皇帝也给三个女孩子的欢呼逗得来了兴致,“来,朕来教你们唱!”
出京第一天,行至京外三十里的潞河驿便停下来,承办皇差是大兴、宛平两县的差事,皇帝的行辕早已经整理、翻修妥当,随班跪倒,送帝、后等人进入之后,还要应承内务府、礼部、军机处、御前等各级衙门,等到全数停当,早已经累得人困马乏,打不起精神来了。
打不起精神也要强自支撑,这样一份差事巴结好了,日后御驾回銮,叙起功来,换顶戴大约是过奢之望,但吏部考绩,大大的记上一笔,却是板上钉钉的,更不用提奉承好上官,只要上面的人松松手,落袋的银子,就足够一年浇裹了。
三个女孩儿哼唱着刚刚学会的新曲子,献宝一般跑进皇后的寝宫中去了,皇帝由惊羽搀扶着,在一边落座,“怎么了?怎么这么看着朕?”
惊羽脸色羞红,小声说道,“奴才在皇上身边多年,还是第一次知道,主子是如此的多才多艺呢!”
“哈!”皇帝得意的一笑,“你不是吧?不过是一首小曲,就值得你如此前倨后恭?告诉你吧,公子这多的没有,满满一箩筐还有富余!”
这番话是当年两个人在秦淮河边二次见面的时候,皇帝拿她打趣的说话,时隔多年,重又在耳畔响起,惊羽一愣之下,双目含情的望着这个早已经将自己芳心俘获的男子,却又自怜卑贱的叹了口气,“皇上?”
“…………”皇帝嘀咕了几句,惊羽听不清楚,“皇上,您说什么?”
“朕在说,今年是咸丰十年,明年是咸丰十一年,后年是咸丰十二年,是不是?”
这是不消问的,惊羽有点不明白,老老实实的点点头,“是。”
“朕不能做食言而肥之人,故而就是心中再想,也只好强自忍耐,等到后年,惊羽,朕和你这番相思情债,你就从朕吧?”
惊羽失声而笑,“您这人?”
用过晚膳,天气依旧燥热无比,行宫不比大内,更加比不上圆明园中那般的殿阁高阔,装潢上虽然有所相近,但论起居住的舒适,就望尘莫及了。
由惊羽和六福伺候着,洗了热水澡,也不过暂缓一时,呆不得多久,又是一身热汗,听行宫外树上,知了的鸣叫之声响彻耳边,皇帝呼的坐了起来,“吵死了!走,出去转转。”
“万岁爷,快天黑了。”
“怕什么?”皇帝理也不理,一个人迈步走了出去。
出到行宫的外面,迎面正看见肃顺,领着几个人,手中各自拿着竹竿、梯子、抄网等物,在院子里张罗布置,“肃顺,你在做什么?”
肃顺回身一看,赶忙跪了下来,“奴才叩见皇上!”
“朕问你,这是做什么?”
“奴才……心知皇上最不喜知了……”肃顺停顿了一下,大约是觉得‘知了’一次有辱圣听,便换了一句,“皇上最不喜闻听蝉鸣之声,这不,奴才带人来,想爬上树去,把树上的蝉虫全数捉了来,另行放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