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平继续不依不饶地哭。“这孩子也太倔了。”我抱着安平回屋,竹摇子在我手中随着脚步沙沙作响。
我以为有了女儿,丈夫在我心中的地位就会稍稍的退居后位,但当我在宫中见到久别的哲臻时却不自觉地退回成一个充满单纯热情的小女孩。哲臻看上去成熟了许多,至少有了变化,他看着我的眼神更有了一点让我琢磨不透的浑浊。
我问他:“你的书编好了吗?”
“快了。《七略总集》是帝国的宝典,我希望它能以完美的形式展露于世,这也是我以一年的心血献给震旦最珍贵的礼物。”哲臻看着我的眼神有一层让我琢磨不透的浑浊。
“我看出你花了很大的心思。”我近前看到紧随了他的成熟表情而来苍老的先行者,“你的眼角有皱纹了,不过细若游丝。”
“皱纹?我都开始老了?”他一根手指摸了摸自己的眼角。
我做了轻松的笑容。
我不是一个善于劝慰别人的人,很多时候我并不敢于承担他人的苦痛。然而哲臻内心的痛楚是我不得不面对的一份承担。一直以来,他缺乏一个表现自己真实秉性的对象,而被要求得老于世故。但是在我面前,他的真实内心一再突破表面的伪装。
“我不知道寻常百姓的生活会有多苦,但至少他们有可能获得家庭温暖。我呢,生来就被剥夺了享受家庭欢娱的权力。他们给了一个孩子无上的尊贵地位以及随之而来的特权与财富,但这是能令一个孩子快乐的吗?那只是成年人野心与抱负的指向。对我来说,它们不仅取代了我童年的快乐,而且令我在成年后的生活也索然无味。我所要做的只有等待,等掉我的少年、青年、壮年,等到我的意气与斗志统统消磨殆尽,再从父亲的手里接下一个江山。江山,就像我手里的《七略总集》,它再怎么完美,终究只是我投入的一份感情,它能给我怎样的回报?它是死的。皇子是天下最可怜的孩子,因为他们还不像其他受苦的孩子那样会得到人们的同情与怜悯。皇子连痛苦的资格都没有,他必须在人前坚强,没有人理解……”
诉说衷肠中的哲臻很像一个柔弱的孩子,在丈夫的面前表现母性本身令我不能接受,而哲臻似乎总是让我为难,在这个时候我只能给他沉默的拥抱。
*
上元节照例要摆一场大规模的家宴。痛苦于没有家庭温暖的哲臻可能没有意识到自己有一个热衷于家庭聚会的父亲,或许这又反证了哲臻的悲哀。
皇后没有出席。圣上照旧在居高的御座上像一尊不容侵犯神像一样让人可以视而不见。我在流光飞舞、觥酬交错之中没有胃口关照面前的不被当作食物处理的佳肴。哲臻一直非常安静。对面的席位上是宜和帝姬和她的驸马杨昭。这位长公主依然保持着她惯有的冷漠,而驸马则很热络地与旁人寒暄。
满座似曾相识或是根本陌生的亲戚,他们比皇帝的儿女更热情地表达着对皇帝的孝心,不断有人走到御座的台阶下向皇帝敬酒祝福。皇帝似乎心情不错,一直带着微笑应承着。有几回他的目光投向我和哲臻。但我偶尔和他对视时,他立刻先行错开,由此我感到很不自在,
哲臻和他父亲的矛盾是我生命中的一个难解的结,实际上从一开始我就无法对这个问题的解决做任何努力。我以直觉做出了武断的决定,而没有鼓励哲臻向他的父亲主动示好,从而一个真正有效的方法被我忽视了。
正文 第八章
皇后的寝宫寒气逼人,我走在甬道上不禁打了一个寒战,停下回头看了看荷露怀中的安平。
没有一点节日的气氛,皇后穿着不和时宜的深绛红色长袍,以她一贯的姿势半卧在榻上看一对精力旺盛的猫与狗打架。两个畜生不时发出的尖利声音滑过空旷的殿宇形成更令人心发毛的变调。
“安平也大了嘛。”她微微欠身看着荷露怀里的孩子,“会叫妈妈了吗?”
“还不会。这些日子总是流口水。”
“可能是要长牙了。”她躺回去,“其实我也没有小孩子的经验,臻儿小的时候一直随着先孝恩皇后……”
猫被狗抓到,凄厉地哀叫了一声。
“把它们弄走吧。以后也不要带这种粗俗的玩意儿来,没见出一点有趣,倒是觉着烦。”
太监立刻把猫狗抓了出去。
“臻儿这些日子在做什么?”
“奉旨编《七略总集》。”
“哦,那是够他忙的。你要多用些心思,男人做起事来总是不知道爱护自己。”
“是……其实我也不常见到他,他常留宿凤台阁。”我知道这种话有违制之嫌,但还是忍不住道出了抱怨。
“是吗。”皇后不动声色,“编书也编到入迷的程度了。”
“是父皇的旨意,殿下也希望尽善尽美。”
“他什么时候这么听他父亲的话了。”皇后讳深莫测地笑笑,“他总是让人不放心,我看来也没有什么指望了。原本我只希望看到他顺顺当当登上帝位,现在不大可能了。可我也不想操心了,他……从不体谅母亲的心情。”
“母后不必过虑,养好身子要紧。”
“我是在养着一副坏身板,养不下去或许就好了,也不必这么痛苦。”她的目光停在安平的身上,“我要是有一个女孩儿多好。女儿总要贴心一些,至少现在也可以多陪陪我。”
“长公主不常进宫吗?”
“她进宫当然不是为了给我解闷,毕竟不是亲生的……我也有过两个女儿,都夭折了。”
晚风吹进殿里,太监们关上了大门,侍女们抬上火笼。“这个你熟悉吗?”
“宫里也有这个?”我真的有些意外,“我还以为只是永州才有呢。”
“怎么是永州的别处有就奇怪呢?不过这火笼倒真的是从你娘家带来的。你记得那个叫柳珊琢的孩子吗?”
“柳学伴?”
“她回来把这个火笼的样子讲给我听的,说比我们这里的炭盆好,又方便又干净。我就命她着人做了个,果然不错。”
“是吗?”我笑道,“我记得她对火笼是挺感兴趣,没想到还有这番心思。”
“她是我从东都离宫带回来的。她和我的一个女儿是同一天的生日。”
“这可真是缘分。”
“缘分?”皇后朝我看了一眼,“不过是人们制造巧合的借口罢了,往往到后来自己也会相信起初的牵强附会。”
“……”
“缘分……宜和小时候最喜欢和我一起玩儿,我们亲密得甚至超过她和她母亲。而我只是一个昭容,却被全朝阳宫的人看到和皇后唯一的爱女关系密切。他们都怀疑我,以为我有阴谋和野心,以至皇后的暴亡都是我的陷害。然后,他们教唆宜和远离我,甚至对她说我是害死她母亲的凶手。宜和太幼稚了,相信了那些不负责任的谎言,终于疏远了我。最后我特意安排她主持她父亲的千秋庆典,由公主主持大典那是破天荒的一次。”
“我听说过,那次大典很成功,父皇还很高兴。”
“是,可这正是宜和眼中我的罪过。她还是个孩子,看事情的角度总是容易受人摆布。当她的视角控制在对我只有偏见与诋毁的人手中时,我所做的一切就只会令她仇恨。皇上嘉奖了宜和,我也得到恩赏。不久,我成了震旦正平朝的第二任皇后,哲臻回到我的身边,成了名正言顺的太子。但宜和觉得自己是做了一回被利用的可笑工具。她不再是皇后的女儿,正统公主的地位受到了威胁。这在皇室孩子中是很重要的,因为庶出的孩子没有天赋的继承权。我的第一道懿旨就是纳宜和为义女以保持她的帝姬头衔,但和她的关系仍然没有转圜的余地。当天,她走过来对我说,‘我做你的义女是为了继续以最有尊严的姿态留在朝阳宫,我公主的身份不是你一个卑贱的婢女随便改变得了的。我不会感激你,因为你欠我的你永远也还不清!’看着她咬牙切齿的样子,我死心了。我的两个女儿相继夭折,又有人密报那是宜和的阴谋。阴谋,本来就是宫廷天然的孳生,当你开始策划一场阴谋,同时就可能进入了另一个阴谋的设计之中。可惜宜和至今也没有看清,她很可怜,也很危险……”
我在宫中第一次听到如此推心置腹的谈话,仿佛在荒凉枯寂的草原感受到了一点富有人情味的暖风。我的眼有点潮湿,“母后,这些哲臻知道吗?”
“他会知道我为他二十多年的苦心经营,但我并不想告诉他。他是宫中的男孩子,很多事需要自己动用智慧去认识,这是他生存必须的锻炼。”
“您不觉得委屈吗?”
“没有什么委屈……只要有一个人明白。”
“谁?”
“皇上……”皇后的眼睛望向远处,“我的丈夫。他的信任是我生活的唯一支柱。瑽瑢,你知道作为妻子最大的幸福不是丈夫给予你的财富、地位甚至爱情,而是信任。信任会让女人快乐一辈子。”
“是吗?”
“瑽瑢,我要提醒你:永远不要想能够与你的丈夫有同样的思路。他,以及他的父亲,都是真正的宫廷中的人,无论由于后天的培养修行有了怎样的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