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阿哥慢慢的睁开眼睛,听着外面的喊声坐起身,“十三弟,我在这里。”
门被推开,十三看见他放心的舒了一口气,“四哥,你真的在这里?怎么没有出宫?”
四阿哥走到椅子旁坐了下来,“这原来是佟家贵妃住的宫殿,好久没有来了,所以过来看看,谁知睡着了?”
“四哥,你和我就不要绕弯子了,你有心事,我能看出来,自从佟家贵妃死后,你一有心事的时候才会来这里。”
四阿哥脸色凝重,叹了一口气,“今天皇阿玛下旨,要我来查户部的亏空。”
“四哥,原来你是为这事儿发愁,不是有弟弟我帮你嘛,这事虽然棘手,倒也不是很难办,欠债还钱,天经地义。谁敢不还,贬他、杀他,弟弟替你做。”
四阿哥摇了摇头,“十三弟,你初入朝堂想的太简单了,户部亏空那么大,岂是一时之间所能造成的,这里边的弯弯绕多着呢。拖欠国库银子的人,账簿上都有名有姓,好抓,也好问。但是你有想过他们为什么敢这样做?这样明摆着的线索,他们却没有丝毫的怯色,看来他们背后都有靠山,如果我们不谨慎一点,说不定会得罪了什么人。”
十三倒是无所谓,“得罪人 ?'…87book'四哥你怕了吗?”
“不是怕,户部素称‘水部’,主管着天下钱粮财赋,原本应该是一潭清水,可是现在这潭清水已经混了,混的让人感到素手无策,而且这样的浑水我还不知道有多深,什么时候才能摸到底。”
“可是皇阿玛已经下旨,四哥不办就是抗旨。”
“所以才让我有些手足无措,皇阿玛给我出了一个大大的难题。”四阿哥站在窗边,推开窗户,双手背在身后,微微仰望着那慢慢暗下来的天空。
刚刚出宫门,坐在马车上就能听见外面热闹的喧嚣声,我好奇的撩起车窗的帘子,“哇,好热闹啊,好多人,好漂亮哦。”
“今天是上元节,街上人一定会很多。”
“皇上,那我们现在要去哪里呢?”
“还叫皇上?”看着康熙脸色一冷,我瘪了瘪嘴,“一时改不过来,老爷,老爷对了吧?”
“丫头,这是在宫外,要记住。”
“是,老爷。”
下了马车,走在街市里有是另一种景象,宽敞的大街到处都悬挂着红色的灯笼,路边的小摊上也冒着香气,大街上叫卖的声音也是那么的响亮,真是有节日的气氛。而在我们身边虽然人群拥挤,但是却不影响我们,康熙四周跟着六个穿着便服的大内侍卫,他们不着痕迹的保护着我们,倒是让我安心不少。
“老爷,这里的上元节真是热闹,还有好多小吃,啊,还有糖人呢,那里还有灯会和猜谜呢。”
“丫头,还有更热闹的在后面呢。”
“是吗?啊,这是什么啊?”我突然看见一个好美的灯笼,不禁跑了过去。
康熙较有兴致的说:“这是走马灯。”
“走马灯?”
“这灯笼里面的画是可以更换的,不过这个灯笼倒也精致,这里面的话,居然是山水画,别有一番风味。”
“是哦,老爷也喜欢?”
“嗯,李德全,买了。”
我奇怪的看着康熙,“买了?老爷你买这个干什么?”
“丫头不是喜欢吗?给你了,好不容易出来一次,总不能让你空手而回啊。”
我摇摇头,“丫头不要,这灯笼虽然好看,但却不适用,怪浪费的。”
康熙接了过去,“喜欢就拿着,美丽的东西总是让人留恋,如果现在不要,以后想要的时候恐怕已经后悔莫及了。”
听着康熙的话,我犹豫了,而这时李德全已经付了银子,就算我不想要,也得拿着了,“老爷,谢谢您。”
我拿着灯笼开心的跟在康熙的后面,突然察觉到的周围异样的眼神,我微微一愣,他们看什么?没有看见过拿着灯笼逛街的人吗?
康熙显然也发现了,不由的一笑,“子矜,你现在可是一身男装打扮,这样蹦蹦跳跳的走路,当然有人会看你。”
我看向李德全,又看看自己,“啊,对哦,我现在是男人。”康熙瞄了我一眼,继续向前走,我赶紧收敛的跟在后面,走起方步,让自己看上去像个男人。
又逛了一会儿,康熙穿过一条胡同,在一个偏僻的地方居然停着另一辆马车,康熙带我坐上去,我感觉有些不对劲儿,但是康熙没有说,我也没敢问,马车跑了一段时间,停在一个更加偏僻的地方,“老爷,我们这是在哪里?”
“当然要办正事的地方。”
“可是您知道那些难民会在这里?”
“今天上元节,那些难民一定不会出现在大街上,官府的人应该对他们下了禁行令,所以要看那些难民就要来这里。”
“这里?”我撩开车帘看着外面是一所已经荒废的祠堂,“可是这个地方好破,怎么能住人呢?老爷,您怎么知道这个地方的?”
康熙眉头紧锁,“因为破他们才能到这里。”
“可是这已经快到出城了,这个地方是不是有些太偏僻了?”
“下车吧,我们进去看看不就知道了?”
我默默的跟在他的身后走了进去,推开破旧掉漆的红木门,突然一股浓重发霉的味道传了过来,我微微皱眉,现在还是正月,天气还是很冷的,但是为什么这种发霉的味道这么浓重,我好奇的往里面一看,霎时间愣在原地。
这间废旧的祠堂占地面积并不算小,但是里面却住了很多人,让空间变得格外的狭小,甚至走路只能容下一人。看着大冷的冬天,他们连一件棉衣都没有,只能穿着褴褛的衣服窝成团的躺在稻草上,冷了就所有人挤在一起,时不时的传来哀叹和孩子啼哭的声音,让人看了都心酸。
看见我们这群衣着华丽的人突兀的出现在门口,很多人都奇怪的看了过来,“娘,那个哥哥的灯笼好漂亮,我也想要。”
九死一生,险象环生
“永胜不要,现在吃饭都吃不饱,娘买不起。”妇人蓬头垢面,脸色苍白,衣服破旧不已,只能抱着怀里的孩子,眼神带着伤感。
“娘,我要嘛,今天是上元节,外面好热闹,我也想去。”
“永胜乖,不要,娘明天带你出去,看看能不能要来更好的东西吃。”
听着角落里母子俩的对话,看着里面昏暗潮湿的环境,我手中的灯笼发出的光亮显得那样的刺眼,我的眼泪不知不觉涌了上来,心好像被什么东西狠狠的揪住一样。是啊,今天过节,孩子也想过节,可是现在他们连饭都吃不饱,这灯笼对他们来说就是一种奢侈品,我看着手上的走马灯,一种强烈的罪恶感袭来。
我走到那个孩子的面前,蹲在他的身边,看着他期待的眼神,“小弟弟,你喜欢这个灯笼吗?”
那个叫做永胜的小男孩怯怯的看着我,点点头,我摸了摸他的头,擦了擦他脸上的污垢,“那我把这个灯笼给你好不好,当做上元节的礼物。”
小男孩犹豫的看向他的妈妈,那个女人看着孩子渴望的眼神,“公子,谢谢你,我给你磕头了,谢谢,谢谢,永胜快给公子磕头。”
“别别,千万别,我可受不起,快起来,我只是觉得和这个孩子有缘。”扶着他们坐好,我问道:“大嫂,你们是从哪里来的?”
那个女人感激的看着我,“我们是从山东逃难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