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妹安慰着我,却是一边安慰自己一边流泪。
这毕竟是妹妹的初恋啊……
最后,姐妹俩相伴着睡去,还好,这件事没有影响到我们姐妹的情谊。
*** *** ***
第二天,我已经想到为什么卢老板不让我继续做杨家的衣服了,一定是杨夫人发下话来,怕我的不孕之手给杨家带来晦气吧。
我不计较什么,只要有活做,只要自己还能养自己,别的我已经不能够再挑剔了……
新年已过,杨二公子已经娶了程家小姐,随父母赴任去了,妹妹彻底失望。每日里闷闷不乐,有时候随我去裁缝铺帮忙。
这一天,我正在裁缝铺忙碌,忽然一乘轿子过来,说是程家请我过府。
我惊讶万分,这程家是什么人,为什么请我过府呢?
来人说,程家就是程县太爷家,是县太爷的夫人请我过去的。
我忽然想起来,程玉才不就是县太爷家的三公子吗?杨二公子娶的程家小姐应该是程玉才的姐妹了,可这和我有什么关系?县太爷的夫人请我去做什么呢?
第二三章 黑色的蝴蝶
带着疑问,我坐上了程府的轿子。
店铺里的人都知道是程府的轿子带走我的,想来也不会有什么麻烦事吧?
跟轿的是个三十几岁有些罗圈腿的中年男人,路上我便问他知不知道程府为什么找我去。
他挠挠头说,他只在外面当差,府里的事不清楚,但找我一个女人家,想来也就是府里的太太小姐们有什么差遣吧,还能有什么事啊。
我想也是,便问他程府里都有些什么人。
他说程老爷有三子三女,三个儿子都已成婚,除了二少爷没有儿子以外,另两位少爷都已经已经儿女双全,三个女儿也已经出嫁了两个,只有小女儿待嫁。别的情况他也不是很清楚了。
说话间,轿子已经到了府衙后门。
在后门下轿,门口就有仆妇把我接了进去。这后门进去是个花园,有几座假山,花木也算繁茂。
出了后花园,便有几进院落,仆妇让我在一间厅堂外等候,不一会儿里面传出话来,请我进去。
迈步进门,绕过屏风,便见一位夫人居中端坐,四十几岁的年纪,已经微微发福。另有一个女孩子,也就十四、五岁,坐在她身边的小凳上。左右两张椅子上,各端坐一位夫人,左首的夫人三十来岁,圆盘脸,右首的夫人也就二十四、五岁,丹凤脸、吊梢眉,容貌秀丽。
那居中的应该就是县太爷的夫人了吧,我走过去低眉顺目,款款行礼,“见过几位夫人。”
“免礼,你也坐吧。”便有人拿过凳来。
我谢了坐,从容坐下。
程夫人便说:“听说你的织工、绣工都好,我这不争气的三女儿都十四了,是学什么也学不成,想请你来教教她。蝶儿,把你的绣工活拿一件出来,给刘姑娘看看。”
那女孩子蝶儿有些不好意思了:“娘,人家做的不好嘛……”
“哎哟,瞧瞧你,就是不好,娘才想请人好好教教你嘛,别像你二姐似的,到时候让人笑话……”
蝶儿听话地去了。
她二姐是谁?谁笑话她了?是杨家的二少爷吗?一连串的问题在我脑中出现。
不一会儿,蝶儿拿了幅绣品,后面一个丫环拿着针线盒子一块走来。
绣品还在花撑子上没有取下。
我接过一看,见绣的是一对在花丛中飞舞的蝴蝶,色彩鲜艳,但是鲜艳得有些招摇,已经分不清哪是花儿,哪是蝶了。整幅图显得零乱。
程夫人问道:“怎样?”
我说:“三小姐绣得很好,只是颜色搭配欠些,稍做修改就好了。”
三小姐一听,高兴了:“很好吗?我也觉得不错。只是觉得乱了些,你能帮我改好吗?”
这是在考验我的水平呢。
我微微一笑,“尽力吧”。
从丫环手中,我接过针线盒子,选了黑色的丝线,补救起绣品来。
小姑娘喜欢艳丽的色彩,我要用深颜色的丝线,让蝴蝶更醒目些。
飞针走线,对我来说已经驾轻就熟。
另几个人一边吃着桌边的果品,一边静静地看着。
不一会儿,绣品已经改好了。
一对黑色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你追我赶。在艳丽的花丛中,黑色的蝶儿华光闪烁,格外端庄醒目。我利用了蝴蝶原来的色彩,只是用黑色的丝线为蝴蝶勾了轮廓。结果,黑成了主色调,一切艳丽都成了黑的装饰。少女们哪里知道朴素之美呢?
蝶儿看了,拍手称好。
“我还从来都不知道黑色的蝴蝶也可以这样好看呢!”
程夫人和两位少夫人把绣品传来传去,也连连称赞。
“蝶儿,难为你叫蝶儿,却连蝴蝶都绣不好,这回有了师傅,你可得好好学学了。”
“是啊,以前没有好师傅教嘛,我看以前的几位师傅,都没有刘姑娘的绣工好。”
从她们的交谈中,我知道了蝶儿喜欢蝴蝶,也喜欢刺绣,也知道了她们对我的绣工还算满意。
“娘,我推荐的这个人可好?”
一个熟悉的声音传了过来,一个人跟着转进屏风,是程玉才。
“好,好,你总算办了件好事……”程夫人笑了,脸上盛开了菊花。
“三哥,这么好的师傅,你怎么才介绍给我呀?……”蝶儿有些不满了。
“早你也没意识到绣工的重要啊……”程玉才笑了。
原来是程玉才向家里人推荐了我。
时间已经不早了,我向程家人告辞。
程家人极力挽留,蝶儿更是不放我走。
最后,程玉才说:“刘姑娘不如和家里人打个招呼搬到我家来住吧,这样蝶儿也好早晚请教。”
程夫人也说:“是啊,刘姑娘家离得远,天天接送的也麻烦,还是住过来好些,咱家里有得是地方。”
踌躇了一下,我同意了。
只要有事做,可以养活自己,在哪儿住都一样,在娘家,嫂嫂未必乐意呢。
蝶儿高兴起来,当晚就要留下我。
我说得和家里打个招呼,明天再过来。
商量的结果是当晚我回家,第二天过来。
程玉才闲来无事,便说送我回家,顺便看看老同学刘横。
一路上我坐轿,他骑马。
我很想问问他焦仲卿怎么样了,已经几个月了,一直没有他的消息。
虽然我离开了焦家,可焦家的那个人还是让我时刻牵挂。
但是有轿夫在,我怎么和他谈这个问题呢?
只能把话埋在心里。
一路闲聊,我知道了蝶儿急于学刺绣的原因。原来蝶儿和二姐都不喜欢女工的,以为反正家里用什么,都会有现成的,只是嫁得好,有钱就行了。可是他二姐出嫁后,有一次回娘家哭诉,说杨家二少爷嫌她刺绣做不好,箜篌不会弹,成天不给她好脸色看。所以蝶儿听了,开始着急了,她可不想将来出嫁被婆家看不起。
听了程玉才的话,我想起了妹妹,看来杨家二少爷心里还是有妹妹的,他是有意拿媳妇和妹妹比呢,妹妹的绣工和箜篌可都是一流的。
我又想起来,刚才见到了程玉才的两位嫂嫂,可是怎么没见到程玉才的媳妇呢。
问起程玉才,他笑着说,迟早会见到的,她现在即将临盆,不宜见客。
是啊,迟早会见到的。
既然以后住在程玉才家,也总有机会知道焦仲卿的消息吧,不知道他和秦罗敷成亲了没有呢?
……
第二四章 你是我的了,小美人儿!
向家里说了我要去程家的事,哥嫂没有反对。
妹妹见我要离开,颇有不舍。
娘有些担心,但哥哥说,程玉才是他的同学呢,有他在,会照顾我这个妹妹的。娘想想也对,就不说什么了。
第二天,我收拾了一下自己的东西,就又坐着轿,来到程家。
程家已经收拾出两间静房。一间给我住宿,一间让我教蝶儿刺绣。
看到我随身带来的箜篌,蝶儿更是来了兴趣,缠着我弹上一曲。一曲弹罢,蝶儿已经对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程夫人看了,也极为高兴。
便对她的大儿媳说,让莲儿也跟着一齐学学吧,机会难得呢。
大少奶奶答应了一声,不一会儿,一个十来岁的小姑娘出现在我面前。
就这样,莲儿和蝶儿都成了我的学生。我以老师的身份在程家住了下来,两个小姑娘都叫我老师,家里人都叫我刘姑娘。
我急于从程玉才的口中知道焦仲卿的事,只盼着再有机会见到他。
可一连几天,他都不见踪影。
有一天,他回来了。因为他的媳妇临产了。
已经是第三胎了,应该没有什么问题的,可问题就出现在大家的大意上。
连他媳妇自己都大意了!
一开始,谁也没拿这当什么问题,可后来一天一夜了,还没生下来。家人就都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