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味 > 其他类型 > 钱与法的碰撞 > 第76章 点评 是什么使他着魔

第76章 点评 是什么使他着魔(1 / 2)

很难相信,潘德保为了1750元人民币竟谋害了父亲的老朋友。更令人难以相信的是,潘德保向审讯他的警察交代了杀人的全过程后竟提出要求:

“警察同志!我什么都说了,钱也交了,你们什么时候放我回家?”

杀人偿命,历朝历代如此,难道潘德保连这点都不懂。

非也。由于他一味追求金钱,崇拜金钱,因而灵魂受到金钱的折磨与煎熬,在他的脑海里,在他的生命中,除了对金钱疯狂占有的欲望,别的什么都没有。尤其是没有了人性、人情,受害人曾子柏是他父亲的老朋友,经常往来于他家中,可以说是看着他长大成人。他看准了他红腰袋中的人民币,便顿生歹心,设计将其谋害。因为潘、曾两家过去情谊很深,曾子柏走进他设下的陷阱,从未生半点疑虑和提防。从这一点,更可看出潘德保只要金钱,不讲人性的残酷面孔。

潘德保不讲人性、人情,就更不会讲法律,更不会顾及后果。贪婪的嘴一旦张开,就什么也阻挡不住,不吞噬看准的猎物,决不会善罢甘休。潘德保已经着魔,杀人偿命这一最基本的法制观念,在他脑海里不复存在。在他脑海里涌动、膨胀的除了金钱,还是金钱。

潘德保与所有的贪婪者一样,当自己的罪行彻底暴露,将要受到法律制裁时,才明白了自己所犯罪行的恶果,才想到了生命的重要。然而为时已晚。法律不相信忏悔,法律不相信眼泪。法律只相信光明、善良与忠诚。

所以,潘德保自走进派出所的那一刻起,他再也不可能回到他那温馨甜蜜的木板瓦屋。

夜已深,白日里辛勤奔波的南海,此时像一个熟睡的美人,正发出细细的,甜甜的鼾声。

深圳、湘江如同它的两只眼睛,虽然不像白日里那样闪闪流光,脉脉含情,却也不时眨动着睫毛,闪动着眼珠,传递着梦中的温馨。

深圳、湘江,有夜,无夜;

湘江、深圳,似夜,非夜。

4月25日深夜零时30分,正值夜班的深圳市宝安区沙岗派出所所长温健,突然接到湘江巨商潘先生打来的报警电话,称自己来内地投资,不幸于4月23日夜遭一伙歹徒绑架,抢走他随身携带的大哥大、金戒指、手表及6000多港元,还逼他再交出50万港元,否则性命难保。他已打电话给湘江的家属,携款到深圳市布吉镇领人。今夜,他有幸脱逃,请求深圳警方火速救助。

温健正欲问明潘先生置身何处?何时来内地?向何地投资?为何遭绑架?绑匪是何人?可是,那急促的声音嘎然而止,话筒里一片空白。

是真?是假?温健不容多想。出于保护投资者的安全和利益高度责任感,他必须尽快解救潘先生。他立即查明,潘先生的电话是从松岗镇江边村打来的。刻不容缓。

他叫醒所里的8名民警,组成三个行动小组,逐一分工:

一组打先锋,速赴江边村摸清情况,解救人质;

一组将辖区内5个村子的联防队员组织起来,赶往江边村协同围捕绑匪;

一组速将案情报告国际刑警组织中国国家中心局驻湘江联络小组,请求湘江警方协助查明潘先生其人,并做好家属的工作,稳住绑匪,协助破案。

温健不愧是见过大风大浪的特区警官,也不愧是处于第一线的指挥员,处事机智果断,干净利落。他命令出口,民警们二话不说,如旋风般地分头行动。

江南四月,最富生机的时节,柳吐翠绿,槐绽鹅黄,松发嫩枝,竹冒新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江南四月,最显灿烂的时节,桃花未谢,李花又白,牡丹正红,梨园飞雪。

深圳,南国前沿,华夏窗口,赤道近邻,太阳骄子,顺天时,占地利,多情的春风早已将其从里到外,从内至表,梳理得红红绿绿,灿灿烂烂。四面友人,八方商贾,带着深情,携着巨资,或乘龙,或驾凤,飘洋过海,穿山越岭,云集而来,领略春的气息,享受春的抚摸,体验春的含意。

湘江巨商潘先生,当然不能落后,紧紧追随春的脚步,跨过联结湘江与深圳的罗湖桥海关,昂首挺胸,意气风发地走进了深圳市。

他比身边的白皮肤、蓝眼睛,以及所有相同的黑头发,都要显得兴奋,显得急切。

下午他接到了一个甜蜜、缠绵的召唤:

“潘先生!眨眼分别快一年啦!我好想您呀!”

这是春天的使者向他发出的呼唤。一副美丽、娇嫩的脸孔,一双多情、流蜜的眼睛,立时浮现在他眼前,令他浑身躁热,心旌摇荡。

他再也按捺不住,当即做出赴深圳的决定。

他告诉家人,他要亲赴内地洽谈一宗投资项目,多则七八日,少则三五天,谈成了,可获巨额利润,谈不成,权当游春赏景。

其夫人意欲同往,他婉言谢绝。

此时,他随入关的人流涌出罗湖桥海关大楼,又是在那个出口处,又是在那道栏杆旁,他第一眼就看见了那两只嫩藕似的小手朝他连连挥动,他分开人流,扑了上去。

“潘先生!您终于来啦!”

“游小姐!把你久等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她迎着他扑过去,他将她搂进怀里。

他问她喜欢住哪家宾馆。国贸?芙蓉?中原?海虹?金鹏?雅园?她都摇头。高级的,中档的,她都不去。他有几分糊涂。她伸手招了一辆“的士”,穿越建设路,横跨深南路,顺文锦路奔驰,出市区,到郊外,向北直驱。

“游小姐!你这是去哪里呀?”

“你闭上眼睛,一会儿就到了。”她斜躲在他怀里,柔嫩的手在他脸颊上、下巴上、胸膛上,轻轻摩沙着。他感到松轻、舒服、畅快。他果真闭上眼睛,等待着奇迹出现。

片刻,车轮停止了旋转,她朝他脸上狠狠地吻了一口,说:“到了!您睁开眼睛看看,这是什么地方?”

他拥着她移出车门,抬眼四周,那楼群,那小街,还有那浓绿的荔枝林,欢乐的芭蕉园,一切都是那样眼熟,一切都充满了深情。他说:“这不是布吉镇吗?”

她说:“是呀!我就是要您不要忘了去年的今天,我俩在这里相聚的情景。”

“你真会安排!”

出租车离去。

他俩留下,她把他带到小河边,荔枝林旁的一栋出租屋里。

太阳走到南海那边去了,一盏盏电灯紧接着亮了。他和她关了灯,搂着,拥着,在春天的摇篮里翻滚,飘荡。屋外,两只春猫“喵喵”地叫着,一声长,一声短,好揪心,好缠绵,他俩全然不知。

突然,屋里的电灯亮了,黑洞洞的枪口,白花花的尖刀,对准了他俩的脑袋。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看书网;http://www.kanshu4.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夜,是有情人温馨的港湾,是亡命徒无底的深渊,对于水手,对于骑士来说,则是茫茫大海,则是莽莽草原,拼搏、驰骋,炼一身铁骨,铸一副赤胆。

温健和他的战友驾驶着汽车,风驰电掣般地赶往江边村。很快,辖区内5个村子的36名联防队员接到通知,也相继赶到。温健用简短明快的语言作了紧急部署,大家迅疾散开,封锁各条出路口,堵住所有水上通道。江边村的村干部和许多村民闻讯,也自觉加入了围捕案犯,解救人质的行列,村里村外,房前舍后,处处有寻觅的目光搜索的脚步。

温健搜索完一片竹林,没发现任何异样,他不放心,又对竹密林深的复杂部位梳理了一遍,仍然没有觅到任何蛛丝马迹。

他走出竹林,前面是一栋楼房,夜色中,如一艘停泊港湾的轮船,门前一汪池水,稀疏的星光映入水中,像少女眨动的眼睛,屋后满山翠竹,微风穿过,似万道琴弦拨动。

温健几乎陶醉,若不是重任在肩,他会留下来,细细品味这美丽的田园风光。

此刻,他要解救人质,搜捕罪犯,不能有一刻停留。

为了惩治邪恶,为了保护善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他不知放弃了多少回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温健继续往前,对楼前楼后进行搜索,一切正常。

他正欲离去,觉得楼台上应该查看,不能漏掉,以免放过任何可藏身的角落。

他登上楼台,在一堆杂物中发现隐藏着两个可疑人。

他命令他们出来,并对其进行盘问。

这两个人不予回答,夺路而逃。

温健飞身跃起,挥拳、踢腿,凭娴熟的武功,将这两个可疑人击倒,“卡嚓”,一副手铐,锁住了两双不听话的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你俩是什么人?”

温健问话。

“国家公民。”

可疑人回答。

“是哪里的?”

“中国的。”

“躲在这里干什么?”

“走亲戚。”

“亲戚是谁?”

“就是他!”

两个可疑人朝楼房内呶呶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他叫什么名字?”

温健步步紧逼,他知道他俩是在耍花招,他想从这一问一答中,发现更多的破绽,得到更多的线索。两个可疑人支支唔唔,无法回答。

就在这时,“叭!叭!”两声枪响,惊醒了宁静的村庄。

楼房内的主人听到枪响起床,开门,观察动静。

温健乘此机会将两个可疑人交给楼主看管,自己朝枪声响起的地方奔去。

鱼塘边,围了一群人,有公安干警,有治安联防队员,有老少村民。

“出了什么事?”温健还没走拢,急切地询问。

“这两个家伙朝我们开枪,企图逃跑,我们被迫还击。”

温健走近,分开人群,只见两个年轻人戴着手铐,低头缩颈的蹲在中间,满身泥水,一副狼狈不堪的模样。

民警小刘、小高向温所长介绍,治安联防队员从南到北进行地毯式的搜索时,发现鱼塘边蛰伏着这两个人,正欲上前盘问,这两个人拔腿就跑。

治安联防队员们紧追不舍,眼看快要追上,突然,这两个人露出狰狞的面目,一个拔出小口径手枪,朝治安联防队员开枪射击,一个举起寒光闪闪的尖刀,对准治安联防队员乱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幸亏治安联防队员们经验丰富,躲闪及时,才免遭流血和牺牲。

小刘、小高正在距此不远的山头上搜索,听到枪响,火速赶来,迎面堵住了两个家伙的逃路。

两名案犯见前有阻军,后有追兵,无路可逃,更是急红了眼,恶狠狠地举起手枪,朝小刘、小高射击。

不等勾动扳机,小刘、小高以快制快,以狠制狠,“叭!”子弹抢先出膛,击中持枪案犯的魔爪,手枪掉落地下。

小刘、小高腾空跃起,像老鹰捕捉小鸡似地扑了上去,将两名案犯一脚踢倒,狠狠压住,扳手,锁喉,戴上了手铐。

温健听了,朝他的战友和治安联防队员们投以赞许的目光,他心里有许多夸奖和感激的话要说,但他一句也没说。

他明白,此时,无论是他的战友,还是治安联防队员,需要的不是赞扬,及时审讯落网的罪犯,得到线索,解救人质,才是最大的满足。

温健决定,将四名罪犯分开审讯,打开缺口,深挖全案。

东方露出了鱼肚白,南海上空,湛蓝、明净,一群群鱼鹰从海浪上飞起,绕村舍盘旋、鸣叫,仿佛向人们报告新一天的来临。然后,又转身飞向大海。

温健和他的战友们押着捕获的案犯,朝开始了新一轮喧闹的村庄走去。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看书网;http://www.kanshu4.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狡猾的狐狸总是斗不过好猎手。经过一番智的较量,四名歹徒乖乖地作了交待。温健在楼台上捕获的两名,一个叫林建,一个叫张建;小刘、小高和治安联防队员们在鱼塘边逮住的两个,一个叫刘必胜,一个叫张辉。

他们均为福建武夷人。

他们生长在大山中,却不愿与大山做伴,听说大山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很有味,有大把的钞票可赚,有美丽的女人可玩。

于是,他们邀了郭克文、郭克洪,结伴同行,走出高高的武夷山,千里迢迢,来到了当今中国最富有的深圳市。

最初,他们像全国各地到这里来的年轻人一样,进工厂给老板打工。他们没日没夜的劳作,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得到的收入却极其微薄,面对豪华夜总会,他们只能叹息,面对高级酒家,他们只能摇头。

他们宿工棚,进食堂。

楼群遍地,没有一间供他们歇息;

美女如云,没有一个归他们所有。

渐渐地,他们的心理失去了平衡。娘的!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古人总结的经验,真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晃来荡去的大款们,几个是靠正常手段先富起来的?!老子们并不比别人笨,干它一手,奔个“小康”再说。

他们精心设计了一个圈套。

曾与他们同厂打工的19岁四川女子游霞,也是嫌打工苦,来钱少,便弃工离厂,拉客卖淫,过起了宽松的日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去年,有一个50多岁的湘江商人看中了游霞的姿色,将其带到布吉镇,包租了几天,给了一大笔钱。事后,游霞请他们进高级酒家吃了一顿。

因为游霞与他们同厂打工时,一次遭几个湖南人欺侮,是他们六个福建青年一起保护了游霞。

所以,游霞对他们非常感激,一直将他们的恩德记在心里。

当她从湘江商人手里赚了钱,便设宴款待保护过她的六个福建哥们。

一年后的今天,当六个福建哥们想到要尽快致富奔小康时,决定施一招美人计,引诱那个湘江商人上钩,乖乖地送钱给他们。

他们将设想给游霞讲了。

游霞举双手赞成,并说:

“平时,是那些有钱的湘江老板玩我们,今天,要颠倒一下,我们也要玩玩他们。”

她依计而行。

首先,她找到那个姓潘的湘江老板给她留下的电话号码,向其发出甜蜜蜜的邀请。没想到,不费吹灰之力,潘老板很快上钩。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按照约定,52岁的潘老板准时跨过罗湖桥,春风满面的出现在罗湖海关大楼门口。

游霞迎上前去,紧紧地拥着他,招了“的士”,直驰布吉镇,回到他俩去年租住的鸳鸯屋,重温鸳鸯情。

游霞凭着迷人的姿色,娴熟的技艺,逗得潘老板灵魂出窍,飘然欲仙。

窗外,流水哗哗,蛙声阵阵,春猫啼哭,夜风啸叫。

他全然不知,他忘记了外面的世界,醉心于置身的小屋。

他像一个迷,被书中起伏跌宕的情节,精彩优美的句子所吸引,甚至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个标点符号,都觉得富有无穷的神韵。

他认认真真地读,仔仔细细地品,乐在其中,醉在其中。

游霞也如同一本书,任他翻过来,随他揭过去,一字不掉,一句不漏,一页不错,其中的内含,意蕴,生怕被忽略。

正当潘先生捧着,读到引人入胜处,林建、张建龙、郭克文、郭克洪,按事先与游霞的约定,用钥匙打开房门,冲进屋里,举起自制的小口径手枪和磨得雪亮的尖刀,对准了这对赤身裸体的野鸳鸯。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看书网;http://www.kanshu4.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案犯的交代,证实了温健先前的判断是准确的。

潘先生是在江边村脱逃,尔后打出的求救电话。

然而,他的电话那么快就中断了,连具体所在位置也没有报告,会不会被绑匪发现、追赶,重新落入绑匪手中?

温健越想越关键,虽然抓到了林建、张建、刘必胜、张辉四个案犯,还有游霞、郭克文、郭克洪漏网。天亮许久,也不见潘先生露面。假如潘先生重新落入游霞、郭克文、郭克洪之手,恐怕性命难保。眼下,必须全力解救潘先生。

潘先生究竟在哪里?

温健率领民警和治安联防队员包围了案犯们在江边村的出租屋,可人去楼空,既不见案犯,也不见人质,任何可供判断的线索也没有。

温健心想:潘先生既然是在江边村打出的求救电话,那么,他打电话的这户人家总应该能查到吧!一旦查到潘先生打电话的确切地点,兴许能找到他的去向。

温健把江边村全体干部、治安联防队员召集在一起,讲了自己的想法。大家都很赞同。

于是,全体分工,对全村所有装有电话的村民家进行调查。

很快有了消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依山傍海居住的一对年迈夫妇提供:半夜间,有人敲他们家的窗户,请求打个电话。这对年迈夫妇担心有诈,没有理睬。那个人连声哀求,说自己是湘江来内地投资的商人,遭坏人绑架。好不容易逃了出来,如果得不到内地警方的救助,被绑架他的人追回去,性命就完了。

这对年迈夫妇听他说得真真切切,就动了同情之心,推开窗户,隔着铁栅栏一看,是一个50多岁的壮年男人,肥头大耳,却满身泥水,一脸的悲哀。

这对年迈夫妇同意他打报警电话,但为防不测,没有放他进屋,只将电话挪到窗台上,让他隔着铁栅栏,站在窗户外面,给派出所拨报警电话。

那人颤抖着双手,拨通了电话,刚讲几句,好像发现有人追来了,赶紧搁下话筒,向屋后的小山上逃去。

毫无疑问,这个打电话的人就是潘先生。他是重新落入绑匪手中,还是藏进山里不敢出来,或是出了什么别的意外?

温健当机立断:

搜山。

雁过留声,虎过留毛。

潘先生逃进山中,不可能不留下踪迹。

终于,搜山的人们在一个瓶颈状的山洞里听到呼救声。将呼救者打捞上来,果然是满身血污,鼻青脸肿的湘江商人潘先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温健明白,潘先生黑夜奔逃,掉入了瓶颈洞,洞内大,洞口小,想爬出来,却不能如愿。若不及时将其救出,时间长了,就会活活饿死在洞内。

温健扶着遍身创伤的潘先生,朝村里走去。

潘先生边走边掉眼泪,嘴里连声对深圳警察表示感谢。他说:

“多谢你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回到湘江,要拿出50万元,以表谢忱!”

温健诚挚地说:

“潘先生,除暴安良,保护湘江投资者的利益,是我们内地警察的责任。礼金,我们分文不取,只希望你能如实将事情发生的经过告诉我们,以便侦破全案,抓获所有参与绑架你的歹徒。”

“羞愧!羞愧!”

潘先生摇头叹息地说:

“这么大把年纪,闹出这等丑事,真是没脸见人啦!”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看书网;http://www.kanshu4.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潘先生回想起遭绑架的那一幕,浑身打颤,难于启口。面对给了他第二次生命的内地警察,他毫不隐讳,吐露了真情。

去年,他与游霞在布吉镇租房同居几日,总觉得这是一个够味的姑娘,既有四川女子的辣性,又有南方妇人的温性。

他对她一直念念不忘,挂念在心,当他接到她的邀请时,真是高兴得不得了,未加半点考虑,就如约过来了。

他和游霞重回那间出租屋,尽情干那种见不得人的丑事时,没想到突然冲进了四个青年男子,用枪和刀对准他,指责他犯了嫖娼罪,逼他交出50万港元,作为嫖娼罚款和付给游霞的“精神赔偿费”。

他要求让他穿好衣服后再谈。

那四个青年不肯,一边抢走了他手上的金戒指、手表和包里的大哥大、6000多港元,一边逼他给湘江的家人打电话,速送50万港元到布吉镇。

这时,他向游霞投以求助的目光,哪知,游霞一扫先前的温柔,用威胁的口气对他说:

“潘先生!你到底是舍不得钱呢?还是舍不得命呢?”

潘先生这才晃然明白,原来是游霞与他们合谋,设好了陷阱,引他来跳。

他懊悔不迭。

可悔有什么用?

龙搁浅滩遭虾戏,虎落平原被犬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只怨自己拈花惹草,才落到这悲惨的境地。

他对不起自己的夫人和子女,也不想把这丑事传回湘江。

他不肯往湘江打电话。

这时,全身赤裸的游霞伸出手紧紧地搂着他,那四个青年男子拿出照相机,“卡嚓”,“卡嚓”,拍下了他和游霞的裸体照。

“乖乖!识时务者为俊杰。你还不给家里打电话,送50万港元到这里来,我这帮兄弟可是说得到做得到,将裸体照片寄往湘江,经报刊登载出来,你就臭名远扬,一辈子也抬不起头来啦!”

游霞拍拍他的脸,进一步威胁。

潘先生坚持不给家里打电话。

这伙歹徒就用一辆事先准备好的小四轮车,将潘先生押解上车,经过一阵颠簸,劫持到了龙华镇,关进一间出租屋。

歹徒们轮番看守他,不让他穿衣,不给他水喝,不许他合眼,蚊叮虫咬,苦不堪言。

他经不起这种折磨,只好同意给湘江家里打电话,嘱咐家里派人送50万港元到布吉镇解救他回家。

24日上午9时打完电话,歹徒们才允许他穿上衣服,才给他一杯水喝。

歹徒们害怕湘江方面报警,也为了不让深圳公安发现,又将他押上那辆小四轮车,很快转移到了松岗镇江边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在这里,歹徒们逼他再次用“大哥大”与湘江方面联系,限令在25日上午9时将50万港元送到南头镇。若耍半点花招,就叫他人头落地。

他打完电话,游霞和郭克文、郭克洪带着“大哥大”离去。看架势,是去南头镇,准备25日上午9时在指定地点接钱。

林建、张建、刘必胜、张辉留下,严厉地看管他。

25日凌晨,四个歹徒因疲倦而熟睡。

潘先生瞄准机会,挣脱捆绑的绳索,轻手轻脚地逃了出来。

他不敢走大路,选择山边小道飞跑。

他害怕歹徒们醒来后追赶,要是重新被抓回去,必死无疑。

他想到了深圳公安,只有赶快报警,得到救助,才有活下去的希望。

他发现山边有栋楼房,有电话线牵入室内,便鼓起勇气敲响了窗棂。

多亏那对年迈夫妇给了他同情和帮助。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看书网;http://www.kanshu4.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温健们听完潘先生的叙说,已是25日清晨6时30分,尽管他们经过一个晚上的紧张战斗,都已十分疲倦,但他们顾不上休息,又迅速赶往几十公里以外的南头镇,撒网布控,活捉游霞和郭克文、郭克洪。

他们赶到南头镇,刚刚作好部署,国际刑警中国国家中心局驻湘江联络小组传来湘江警方提供的消息:

情况突变,游霞要潘先生的家人将50万港元送到罗湖海关关口,约好接头双方均穿红色上衣,手提黑色密码箱为标记。接头时间仍为上午9时不变。

温健抬头看表,已是8时15分。南头镇离罗湖海关有二三十公里,中间还要穿越深圳闹市区,若是遇上塞车,即使插上翅膀,也难以准时赶到。时间分秒必争,不能有丝毫犹豫。

温健手一挥,执行任务的干警跨上汽车,闪电般地驶向罗湖海关。

8时50分,他们赶到了罗湖海关关口,入关的人流正潮水般地从罗湖桥那边涌来,穿过海关大楼,缓缓流入深圳市的每一条大街小巷。

温健和他的战友们埋伏在关口四周,锐利的目光朝熙熙攘攘的人流中搜索着,生怕放过了目标。

南国四月,气候宜人。

人们到室外活动,穿红着绿,尽量把自己装扮得年轻美丽。

在这五彩纷呈的人流中,要准确地发现身穿红色上衣,手提黑色密码箱的接头人,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温健他们看见一个又一个穿红色上衣,手提黑色密码箱的男女从面前走过,脸上又没刻字,谁是接头人呢?

时针指向9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温健突然看见,关口走出了一个身穿红色上衣,手提黑色密码箱的中年女子,其神韵,其气质,其修养,从那秀丽的黑发,从那端庄的脸庞,从那修长的身材间隐隐露出。顿让人感到,这是一个非同凡响的女人。

她漫不经心地在关口前的广场上移动着步子,像是等人,又像是沉思。

温健判断,这肯定是潘先生的家人按绑匪的约定送钱来了。

时间已到,接钱人为何没有出现呢?

莫非发现了警方的行动,不敢来接钱?

莫非又改变了主意,重新约定接头地点?

温健和他的战友耐心地守候着。

突然,关口前的广场上一下冒出了四个穿红色上衣的年轻人,可没有一人手里提着黑色密码箱。

他们从那中年女子身边走过,没表现半点异样。

他们走进海关大楼,似乎是迎接客人,看看入关的人流中没有他们要接的人。

他们走出关口,伸手招了一辆中巴。

四人同时上车,关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中巴车疾驰而去。

9时10分,仍不见接头人的影子。

入关的人流依然一批批地涌来,一辆辆载客的的士、中巴从大街小巷驶出,朝关口前的广场上汇聚,一辆接一辆,载了入关的客人,又返身消失在大街小巷。

一辆中巴在那穿红色上衣,手提黑色密码箱的中年女子身边停下,车门拉开,四个穿红色上衣的年轻人从车内钻出。

温健看得真切,正是先前乘中巴离去的四个红衣青年。

他们又返回来干什么?

莫非他们就是接钱的人?

温健刚提出这个疑问,只见其中一个红衣青年伸手从中巴车上提出了一个黑色密码箱,迅速靠近那个穿红色上衣的中年女子。

在双方接头的那一刹那,温健和他的战友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扑了上去,抓获了那个红衣青年。

其余三个红衣青年不知何故,惊得目瞪口呆。

湘江过来的中年女子受到保护,被请进了海关办公室。

民警们立即审讯被捕的红衣青年,原来他并不是绑匪,只是受游霞、郭克文、郭克洪重金顾请,前来接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其余三个红衣青年又是糊里糊涂听了这个红衣青年的安排,都穿上红色衬衫,陪其到海关迎接湘江老板。

当他们得知真情后,都连声发出埋怨。

案犯游霞、郭克文、郭克洪狡猾多端,见顾请的红衣青年没有按事先约定的时间回电,知道已经出事。他们始终没有露面。

这一绑架团伙的三个主犯虽然漏网在逃,可他们的罪恶目的被击碎,七个团伙成员有四个落网,人质潘先生被解救,50万元赎金分文未少。

温健打开对讲机,向深圳市公安局报告了取得的胜利成果。

末了,值班局长指示:

最新小说: 惡墮 顶级暴徒2 臣那心机的白月光(NP) 甜梨 黄雀在后 【权游】太阳之下 【np强制】我在恋综里做万人迷 淫乱血脉(中世纪,nph) 風月录 宅门秘事